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蓝靛染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索以“非遗+文创”为基础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助推非遗技术与榕江县的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非遗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7月18日中央财经大学“村超黔行侠”志愿队,前往贵州省榕江县“青于蓝”非遗传承基地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并与基地工作人员以及非遗传承人杨再蓉老师进行对话,对蓝靛染工艺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团队成员与“青于蓝”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方睿婕 供图
“青于蓝”工作人员给团队成员介绍蓝靛染文创产品。邓智鸿 供图
非遗传承人杨再蓉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蓝靛染的技巧。潘盛鑫 供图
据悉,“青于蓝”非遗传承基地成立于2020年,其旨在探索“非遗传承+文化扶贫+振兴乡村”的新模式;“青于蓝”非遗传承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榕江县政府分大力支持,如:在基地发展初期免费提供场地给基地使用,仅仅收取基地的水电费等基础使用费,“青于蓝”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条蓝靛染从原料板蓝根的种植到蓝靛染产品的销售的全产业链。“青于蓝”非遗传承基地的发展始终坚持“使非遗走下神探走进生活”的理念,致力于将蓝靛染技术与生活中人们的日常所需相连,开发出了胸针、丝巾、包包、衣服、玩偶等一系列创意产品。
蓝靛染技术为基础的创意胸针。潘盛鑫 供图
在基地运营发展的初期,曾经面临过绣娘不足或者绣娘对于基地不信任的问题,工作人员回忆说;“我们一个村一个村的宣讲我们的项目,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定期开展蓝靛染技术的培训”,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这些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为了进一步确保绣娘的稳定性,基地还努力打造更加利于绣娘的工作环境,配有婴儿床等女性友好设施。但是基地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如:蓝靛染普及程度不高,蓝靛染技术人工成本较为昂贵导致产品价格较高,产品的量产与技术的传承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在车间工作的绣娘们。潘盛鑫 供图
此次蓝靛染奥秘探寻之旅,使得团队成员对于蓝靛染发展的现状以及困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未来,团队将致力于将本次的调研实践形成一份具有借鉴意义的报告,助力蓝靛染技术的推广与传承。(通讯员:潘盛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0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11日至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赴武汉市蔡甸区龙王庙社区,在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开展了暑期托管活动,给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学生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武汉市蔡甸区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益、文明、充实、愉快”的暑假,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队员陈慧宇、陶馨怡、李竞择和李宇航于7月18日至……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2022结营仪式暨白鹤泉青少年空间文艺汇演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主办。奓山新社区委员罗莹、白鹤泉青……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以赛促学,以学促用,7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分别于蔡甸区白鹤泉青少年空间、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及正街青少年空间开展了……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进一步了解武汉市线上云托管开展情况,改善线上云托管活动效果,7月18日至8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对武汉市蔡甸区白鹤泉、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学生的线……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7月30日下午,龙王庙青少年空间2022年暑假社区托管班结业仪式暨文艺汇演举行。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举办,龙王庙社区居委会委员刘凡、蔡甸区青少年志……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了弘扬红色经典文化,加深青少年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提升青少年的普通话和唱歌水平,7月21日下午,在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的支持下,华中师范……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回顾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于7月21日下午在白鹤泉青少年空间开展“文聚星火,歌铸赤魂”红……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