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重走红色英雄路,青年接力新征程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 作者:叶子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领青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感悟革命文化,厚植爱国情怀,锻炼强健体魄,砥砺强国之志,2024年8月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走红色英雄路·青年接力新征程”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榆林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烈士陵园开启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站。在感悟革命精神过程中强化使命担当,在社会实践中淬炼大我青春。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榆林烈士陵园参观学习。榆林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1955年正式落成投用,占地面积66亩,是陕西省十大陵园之一,也是陕西省政府批准的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陕西省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集中新迁建了248座零散烈士墓后,园内共有革命烈士墓712座,其中单葬墓667座,合葬墓45座;累计安葬革命烈士961名,其中有姓名烈士336名,无姓名烈士625名。在这里安葬的革命英烈,有的没有留下生平画面,有的甚至没有留下名字,但他们都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图为榆林烈士陵园正门

走进烈士墓园区,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整个墓区碑石林立、风清气静、肃穆庄严,让人肃然起敬。实践团队成员们目睹墓碑上英烈们一个个高大伟岸的名字和光辉事迹,穿趆时空,一幕幕战场往事仿佛在眼前闪现,让人震撼,让人敬畏。那一个个有名、无名烈士长眠在地下,英灵不朽,默默地祈愿用生命换来的太平盛世。此时此刻有种别样的情怀充满心房,那是充满感恩、敬仰的情怀,那是思绪绵长、饱含泪水的情怀。一座座墓碑里蕴藏着一件件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图为烈士陵园内革命先烈的墓碑

榆林烈士陵园饱含博大精深的红色基因,见证榆林的光荣历史,这块红色印迹就是伟大的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陕北革命文化的时代烙印,这块激发榆林儿女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红色地标,闪烁的千秋之光必将万古流芳。

随后,实践团来到了革命英烈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纪念馆中,实践队员们认真学习榆阳革命历史。馆内布展以陕北革命历史为背景,以榆阳党史、革命史为主线,以在榆阳参加革命活动的英雄、牺牲的革命英烈为重点,通过历史图片、微缩景观、实物陈列等表现形式,以“革命摇篮、星火燎原” “武装斗争、血雨腥风” “团结抗日、同仇敌忾” 等七个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了榆阳近百年来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画卷,深刻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革命烈士的精神风貌。

图为纪念馆正门烈士铜像浮雕

图为纪念馆展示榆林战役制作的微缩景观

榆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这里是陕北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是陕北革命的重要发源地。1925年建立的中共榆林中学支部是榆阳第一个党组织,点燃了燎原西北的革命火种。这块土地上孕育了诸多革命先驱和优秀共产党人,数以千计的榆阳儿女为追求真理和争取自由解放,为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献身精神感天动地,气壮山河。

图为纪念馆内展示革命先烈光辉事迹

走在纪念馆中,实践团队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看见了奔赴战场的先烈们,他们宁折不弯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看过一样一样的实物展品,过去和现在好像跨过了历史的鸿沟,就仿佛这些人民英雄还在身边一样。这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位烈士的奉献与牺牲,都深深地触动着实践队员的心灵。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石,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岁月,让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图文纪念馆展出烈士遗物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学习

革命英烈纪念馆的存在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革命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同时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革命文化、进行社会教育以及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瞻仰烈士姓名墙

图为纪念馆展示主席祭拜英烈发言

实践团队成员于革命英烈纪念馆门口合影

榆阳近百年来的革命历程也同全国一样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回首往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谱写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时过境迁,当年的金戈铁马已经渐渐远离了大众视线。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永恒的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万里河山,成为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摇篮。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方能致远。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对榆林先辈们的革命斗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敢于奉献的精神。实践队员们表示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弘扬献身祖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3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在洛阳历史印记中探寻“以民为本”思想脉络
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在洛阳历史印记中探寻“以民为本”思想脉络7月8日,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深入洛阳市,参观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借由…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以民为本”暑期实践队赴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开实践调研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以民为本”暑期实践队赴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开实践调研中国古代治国理念最早可追溯至周朝,强调“民为邦本”,认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必须以民众福祉为根基。这一思想在随后的朝代中…
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展实践调研活动2024年7月7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抵达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此…
深入乡村调查,探寻人本思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
深入乡村调查,探寻人本思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2024年7月6日,在探索以人为本的传统思想的背景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调查活动…
人科学子在下乡;急救知识融生活,科普春风吹人心
酉阳7月13日电(通讯员冯馨宇蒋晨曦何曼)为宣传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高大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宣传培训进…
走进基层,探访乡村 ——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
走进基层,探访乡村——公共管理学院以民为本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做县委书记,一定要把下辖的村走完;做市委书记,一定要把乡镇走完;做省委书记,一定要把县走完。”这是习总书记“沉到一线”实地调研法的…
井冈红色追风行,“财”子探访神山村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8月15日下午,南京财经大学校团委“红色追风”实践团联合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等兄弟高校实践团队前往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全…
公共卫生服务,参与志愿活动
在这个充满来温情的暑假里,我参与了在卫生院内的敬老院的健康指导,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5岁老年人健康体检,在医院进行见习活动。此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
治国有常民为本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实践——公共管理学院暑期调研实践团
治国有常民为本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实践——公共管理学院暑期调研实践团“治国有常,而立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氾论训,自古以来被各朝代统治者所沿用,其在治国理政方面对后人起到了极大地启发作用。近年来…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 :酉阳之行苗韵浓,文化探索启新踪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方乐乐蒋晨曦何曼)为了深入了解和传承苗族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前往酉阳县龙潭镇寻访苗族文化。实践团深入酉阳腹地近距离感受苗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