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情系校友意深沉,一封书信寄相思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 作者:王晶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曲阜师范大学在历史的长河中已走过70载风雨,而每一位校友都是这所学府的骄傲与荣光。为进一步促进学校与校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更好地联系和服务曲阜师范大学校友,2024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校友会“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开启了一场“送给校友的一封信”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校友凝聚力。

曲阜师范大学,这所承载着无数学子梦想与回忆的学府,已经走过了70年的辉煌历程。从洙泗讲堂的琅琅书声到杏坛广场的欢声笑语,从图书馆的挑灯夜战到操场上的青春飞扬,每一处都铭刻着你们的奋斗与成长。70年来,曲阜师范大学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遍布世界各地,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了力量。而你们,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的校友,始终是母校最珍贵的财富。70年,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曲阜师范大学不仅是一所高等学府,更是一片充满人文精神的土地。在这里,我们传承着孔子的教育思想,践行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从古代私塾的启蒙教育到现代教育体系的完善,从老一辈教师的无私奉献到新时代教师的创新探索,我们看到了教师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坚守教育初心、默默耕耘的身影。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曲阜师范大学70年的辉煌历史。在活动开始之前,实践团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周密的安排。通过收集校友信息,规划行程路线,准备活动物资,力求把每个细节做到完美。

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协商之后,团队成员首先确定好邮寄信封所有的信纸,了解每位不同校友的功勋卓绩,对应确定不同的书信内容,并购买了部分礼品作为随信附赠,聊表心意。

在做好PPT展示,确定好活动主题、方案、内容、流程等主要内容之后。团队成员开始对书信内容进行思考,除对不同校友的关心与问候之外,团队成员将曲阜师范大学近几年来的发展成果、重大成就以及对校友的殷切关切进行详尽描述,并表示希望能收到校友回信,并能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在随信附赠的礼品上,团队成员将曲阜师范大学精彩瞬间、校友难忘回忆等拍成照片,并用相框进行装裱,以及其他如校徽、校庆纪念钢笔、鎏金书签及优秀校友关于校训的书法一部。

实践团精心策划并撰写了书信,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优秀校友们寄出。这些书信不仅承载着母校对校友们的问候与祝福,更蕴含着对校友们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由衷敬意。信中回顾了校友们在校期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了母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并诚挚邀请校友们在百忙之中回信,分享他们对母校的思念与祝福。众多校友在收到书信后,纷纷给予了热情的回应。他们的回信中充满了对母校的深切思念,对母校多年栽培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即将到来的70周年校庆的美好祝愿。这些回信如同一股股温暖的暖流,汇聚成母校与校友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在众多回信中,许多校友都深情地回忆起在曲阜师范大学度过的美好时光,在信中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并对即将到来的70周年校庆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在书信往来的基础上,优秀校友薛飞与于其光先生更是热情地邀请实践团成员前往当地进行深入交流。

在曲阜,实践团与优秀校友、曲阜市凯大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学薛飞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薛飞校友分享了他在教育领域的丰富经验,讲述了他在推动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收获。他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他鼓励实践团成员们珍惜在校时光,努力学习,为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上海,实践团与优秀校友、曲阜师范大学上海校友会秘书长、上海兆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于其光校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于其光校友分享了他在毕业后的就业经历,讲述了他在这几十年来的成功与对母校的思念。他提到,母校给予他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他希望实践团成员们能够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

通过这次“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不仅成功地将母校的深情传递给了众多校友,也收获了校友们的热情回应与宝贵建议。书信往来与实地交流,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深厚情谊,也让校友们更加了解母校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为母校的发展凝聚了强大的力量。校友们的支持与鼓励,将成为实践团成员们在未来学习与工作中不断前进的动力。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他们将努力学习,传承校友们的优秀品质,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团队成员将继续以“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为主题,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校友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凝聚校友力量,共同推动母校的发展。无论是学术交流、文化活动,还是社会实践,我们都将积极邀请校友们参与其中,共同见证母校的成长与进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2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博物馆讲解实践心得
初任楚文化博物馆讲解员时,我内心充满了紧张与不安。面对熙熙攘攘的参观者,我常常大脑一片空白,讲解词忘得一干二净。记得有一次,在为一个旅行团讲解时,我因为紧张,说话结结巴巴,游客们的眼神中透露出…
楚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实践
怀着对文化与创意融合的憧憬,我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到楚文化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项目中。我们一头扎进博物馆,仔细观察每一件文物,从中寻找灵感。在反复观察和讨论后,我们决定以小巧玲珑的楚金币形状为灵感…
博物馆文物保护宣传实践
在楚文化博物馆,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物保护宣传活动中。前期,我们团队成员齐心协力,精心设计并制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宣传海报。海报上不仅有精美的文物图片,还配上了简洁明了的文字,阐述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楚文化调研在博物馆
为了深入探究楚文化的奥秘,我与团队成员一同来到楚文化博物馆开展调研。走进博物馆,琳琅满目的文物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手持笔记本,仔细记录下每一件文物的独特之处,从小巧精致…
楚文化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之旅
初次踏入安徽寿县楚文化博物馆,那独特的建筑风格便深深吸引了我。它巧妙融合楚地千年古韵与现代简约设计理念,每一处线条、每一块砖石,仿佛都在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主要负责引导参观…
返回母校的科学宣传活动
应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
2025年新年禁燃炮竹,大学生志愿者在行动
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共度低碳新春佳节,2025年新年期间,全国各地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禁燃炮竹社会实践活动,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春节期间,我国多地出台禁燃炮竹政策,旨在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
2025年新年禁燃炮竹,大学生在行动
为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2025年新年期间,我国各地大学生积极参与禁燃炮竹社会实践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共度一个清新、祥和的新春佳节。新年伊始,全国各地大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投身禁燃炮竹社会…
返家乡大学生情暖居委会,“创青春”绽放光彩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这个寒假,“创青春”返家乡活动如一阵春风,吹进了安徽蚌埠的每一个角落。在这片充满…
2025年新年新风尚,大学生积极参与禁燃炮竹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国家关于禁止燃放炮竹的号召,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2025年新年期间,全国各地大学生纷纷投身禁燃炮竹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新年新风尚。近日,我国多地出台政策,禁止在春节期间燃放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