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平陆运河文化带品牌化实践探索:文化廊道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语嫣、汤曼文、

平陆运河文化带品牌化实践探索:文化廊道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2025年1月17日至23日,广西师范大学“运河之上·平陆寻根”的社会实践团队以“品牌化实践赋能新时代文化廊道建设的路径探索”为主题,深入广西钦州及广西南宁横州平陆运河文化带开展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非遗体验、政策访谈和生态考察等,聚焦华侨非遗、红色廉洁与绿色生活三大方向,探索文化廊道建设的创新路径,助力运河文化品牌打造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华侨非遗融古韵,文化品牌照新程

2025年1月17日,团队分批分别抵达钦州平南古渡与宋城墙及南宁横州海棠桥。在钦州,成员们通过访谈当地文史专家,了解到古运河从航运枢纽到现代“世纪工程”的演变历程。平南古渡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依托平陆运河建设,其历史文脉正通过“非遗活化”焕发新生。例如,钦州坭兴陶技艺传承人向团队展示了运河沿岸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尝试,提出“非遗+文旅”的品牌化路径,将运河文化符号融入产品设计,推动非遗走向市场。

在钦州的老街,团队还发现广府文化与南洋华侨文化交织的独特风貌。通过调研广州会馆与钦州非遗馆,成员们提出“华侨文化IP”打造建议,建议以运河为纽带,整合侨乡资源,策划“运河侨韵”主题展览与节庆活动,增强文化廊道的国际传播力。

而南宁横州的海棠桥——横州市重要文物遗址。该桥在古代是横州市的象征,现为横州市古文化的代表。桥畔一带有横州市古八景之“海棠暮雨”、“紫水呈祥”、“月江澄练”美景,是海棠文化的发源地。海棠桥位于平陆运河的沿边,而横州也作为平陆运河的起点城市,也承担着平陆运河国家重大战略的发展任务,承载着大家对于当地未来文化品牌化发展的期望。

红色廉洁映时代,政策引领文化兴

1月18日至20日,团队聚焦红色文化与廉洁教育,走访刘永福旧居、冯子材旧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刘永福旧居,成员们通过历史档案与廉政故事,挖掘民族英雄“精忠报国、清正为民”的精神内核,提出将红色廉洁元素融入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运河廉政文化长廊”,通过VR实景体验、主题微党课等形式,增强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

团队还访谈了平陆运河集团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运河建设中的“绿色监督”机制。例如,工程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控环保指标,确保生态保护与廉洁建设同步推进。这种“政策引领+科技赋能”的模式,为文化廊道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绿色生活展新貌,文化廊道焕生机

1月22日,团队走进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白石湖公园,实地考察运河生态保护成果。平陆运河建设中,中交集团采用“洄游鱼道设计”和红树林原位保护技术,实现了航道开挖与生态修复的平衡。成员们建议,依托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资源,开发“运河生态研学路线”,将绿色科普与文旅体验结合,打造“零碳文化廊道”品牌。

1月23日,团队探访坭兴陶艺术馆与钦州老街,聚焦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通过对比发现,坭兴陶产业虽已引入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但仍面临技艺传承断层问题。团队提出“文化廊道+社区工坊”模式,鼓励青年工匠参与非遗创新,并建议政府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推动传统工艺与绿色生活理念深度融合。

“此次实践调研为平陆运河文化带的新时代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思考,后续我们将继续关注平陆运河文化带的动态发展,为推动区域文化繁荣贡献青春力量。”团队负责人在实地调研返程路上谈到。

本次实践通过多维度调研,为平陆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非遗活化、红色赋能、绿色共生”的实践路径。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文化廊道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经济、生态与人文协同发展的载体。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运河文化品牌建设,助力“向海经济”与“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度融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9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深入群众基层 解读核心价值观

  2017年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祭城,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宣讲团就讲述河南的发展,映射到全国各地,从吃不饭穿不暖到…… 查看全文 >>

情系核心价值 争做文明公民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 查看全文 >>

解读核心价值 争做文明公民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 查看全文 >>

理解核心价值 做文明公民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 查看全文 >>

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富……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守护乡村健康生活
随着"三下乡"活动深度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也走向了农村。2025年2月7日,安徽工业大学"智行科普,勇做先锋"移动科普实践团队前往六安市古碑镇南畈村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科普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通过现场讲解等…
探索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天柱山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调研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天柱山作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兼具“奇峰、怪石、幽洞、秀水”四绝景观,同时承载着“古南岳”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次实践旨在:1.调研天柱山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2.探…
大学生进社区“执手”,电动车停放“守序”
随着非机动车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出行工具,常常出现非机动车摆放混乱的现象,再加上缺乏规范管理,在人员密集的区域时有发生此类情况。对此,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声传力行,共叙邻里”实践队…
捕捉方言神韵,护持非遗传承
方言在地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载着地方文化价值体系。因此,面对方言式微现状,促进方言再次焕发生机活力是当下无法回避的课题。将方言和非遗文化相结合,以促进非遗发展为切入口,保护传…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寒假返家乡,投身社区清洁志愿服务
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的3名学生自发组成志愿服务小队,回到各自家乡,于2025年1月10号在多个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洁志愿服务活动,旨在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家乡的美好环境贡献自己的力…
绘乡村记忆,影像留痕
为留存乡村文化记忆,2025年2月7日,筑梦乡途实践团队赴广东英德大湾镇启动“故园记忆,影像留痕”乡村影像记录活动。团队通过纪录片与摄影集双线记录,展现乡村振兴脉络。活动中,成员分组深入村落,捕捉村民…
以影像为笔,绘就乡村记忆长卷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以影像为笔,绘就乡村记忆长卷(通讯员:刘恩沛)艺术是生活的反映,时代是纪录片创作的终身命题。在时代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乡村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记忆,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根…
青春撒播社区路,爱心开花邻里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
触摸方言纹理,守望非遗根脉
方言的形成和流变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直接载体,更是地域性格的外在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就接地气的方言,在渲染气氛、强…
青春科普行,电气学子点亮科学之光
青春科普行,电气学子点亮科学之光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寒假期间,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热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