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调查社区垃圾分类情况,以小行动撬动大环保

来源:法学院法学院 作者:绿韵分类先锋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处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垃圾分类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2025年2月10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绿韵分类先锋实践队踏入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滨河社区,围绕社区垃圾分类开展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以及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政策提供依据,探索垃圾分类的可行路径和长效机制,以小行动撬动大环保。

首先,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绿韵分类先锋实践队设计了包含基本信息、垃圾分类知识、行为习惯和意见与建议等内容的问卷,随机发放给社区居民。问卷回收后,团队成员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了解居民的整体情况。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居民对垃圾分类中的某些常识仍然不是很了解,对垃圾如何准确分类、如何正确投放垃圾以及垃圾分类的投放地点等都不是很清楚,这放映出来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淡薄以及参与度的不足,这也是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薄弱处之一,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

然后,调查团队对部分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和建议。访谈对象包括不同年龄、职业和教育背景的居民,以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在访谈中也发现了有关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过程中的一些阻碍。如部分居民认为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之前并没有过多了解过社区垃圾分类的标准以及相关常识,社区组织力度不足,通常不能有较大的组织力来进行大型的社区垃圾分类尝试的培训。还有一部分居民并没有了解过垃圾分类的积极作用,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在处理垃圾时采取传统的混合处理的垃圾分类方式。当然,也有一些居民缺乏足够的垃圾分类习惯,认为垃圾分类在处理垃圾时不太方便,导致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成效并不好。

最后,团队成员在社区内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的行为表现,以及分类设施的使用情况。通过观察,团队发现了一些居民在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分类不准确、分类意识不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分类设施不便利或分类标识不清晰而放弃分类;二是社区垃圾分类投放有具体的时间限制,部分居民在非分类垃圾投放时间进行投放,导致垃圾并没有得到最大效益的处理。三是垃圾分类工作站缺少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

随后,针对居民普遍反映分类设施不足、分类标识不明确等影响垃圾分类的主要难点,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增加分类设施、提高分类标识的可视性,并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和知识。并且社区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举办讲座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的分类意识;改善分类设施,在社区内增设分类垃圾桶,优化分类标识,确保分类设施的便利性和可视性;引入激励机制,通过积分奖励、定期抽奖等方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建立监督机制,成立垃圾分类监督小组,对居民的分类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分类错误。

社区垃圾分类调查实践活动是一次成功的绿色革命。通过调查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也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社区和居民共同努力,持续推进,才能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共同构建美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环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0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深入群众基层 解读核心价值观

  2017年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祭城,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宣讲团就讲述河南的发展,映射到全国各地,从吃不饭穿不暖到…… 查看全文 >>

情系核心价值 争做文明公民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 查看全文 >>

解读核心价值 争做文明公民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 查看全文 >>

理解核心价值 做文明公民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 查看全文 >>

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富……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线上线下齐发力,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
为深入宣传中华民族文化,增强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湘潭大学“红石榴”返家乡宣讲实践团在春节期间积极开展宣讲活动,创新性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络技术将民族团结的温暖之声和中华民族共同体…
完善社区垃圾分类规章,助理垃圾分类法治化
垃圾分类是我国推进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新时代新发展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社区是基层的神经末梢,对基层建设起重要作用,也影响着上层建设和中央的工作建设。自从我国推进垃圾分类…
“红石榴”宣讲进校园 青春同行筑同心
为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民族团结进步,湘潭大学“红石榴”返家乡宣讲实践团于2月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周南中学开展了一场以“共育石榴籽,共赏团结花”为主题的宣讲实践活动,吸引了周南中…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重温历史动容片段,感受皖西博物馆魅力
重温历史动容片段,感受皖西博物馆魅力实践队员:胡煜一、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物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六安皖西博物馆坐落于安徽省六安市,是一座集收…
德州扒鸡:薪火永相传,创新向未来
近年来,德州扒鸡不仅在传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更在时代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发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2025年2月3日,“护遗之手”社会实践队亲身实践,对德州扒鸡的美食传承与创新进行深度分析。一、德州扒…
鲁豫美食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护遗之手”社会实践队奔赴河南探寻鲁豫美食文化的交融。团队成员们深入街头巷尾,探寻两地特色美食,品味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深入探索两地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鲁豫美食文化的交融…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2025年寒假“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风采展示(四)
基层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它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是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们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体会到人间冷暖。下面跟随我们的步伐一起去体验基层工作。中文239吕海涵吕海涵同学,在郑…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2025年寒假“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三)
基层,是社会的基石,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温暖人心、激励前行的画面,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用自己的汗水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故事,现在就跟随同学们…
安徽学子返家乡: 聚焦古城魅力,聆听文化之音(襄阳)
安徽学子返家乡:聚焦古城魅力,聆听文化之音导语:文化犹如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由分说地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即便吉光片羽也叫人趋之若鹜,引人不住深究,令人为它着迷。它是一个地区精神的…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2025年寒假“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风采展示(二)
脚踏实地,服务社会,文法学院学生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向基层报道”社会实践,在为社会服务中展现青春风貌,彰显青春风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法学院学子在基层实践中的感悟和收获。中文2311陈嘉璐寒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