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别山——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xyh

近日,大别山地区以其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典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大别山地区通过“红绿融合”模式,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红色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

大别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以安徽金寨县大湾村为例,当地通过挖掘红色遗址,保护历史遗迹,发展红色旅游,让这片土地更具历史厚重感和文化魅力。同时,信阳市光山县通过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和青年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

绿色生态赋能乡村振兴

大别山地区不仅红色文化丰富,自然生态资源也十分优越。信阳市大别山区通过“茶+旅游”模式,将茶叶种植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多条茶旅融合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此外,大湾村依托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优势,发展茶旅融合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青年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选择返乡创业。大别山地区通过政策扶持和创业环境优化,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回流。这些青年人才不仅带回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还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展望

大别山地区的“红绿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未来,大别山将继续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推动绿色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和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大别山的实践表明,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传承红色基因,还能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为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传承徽文化,点亮青春之光——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传承社会实践报告
传承徽文化,点亮青春之光——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传承社会实践报告在时代的浪潮中,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为深入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安徽工业大学的学子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传承社会实践之旅,…
回访母校,共话曲园
一、前期准备:精心筹划,未雨绸缪寒假伊始,实践队员们便迅速组建了回访母校的宣传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大家虽分散在各地,但通过线上会议紧密协作。实践队员们深入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专…
实地调研凤阳花鼓,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北京时间2025年1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实践调研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了为期数日的凤阳花鼓实地考察。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传承现状,进一步推动这一国家级非…
爱心暖社区,关怀零距离
爱心暖社区,关怀零距离中国大学生网报张掖2月9日电(通讯员马俊)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残助困的传统美德,传递社会温暖,2月10日,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的实践队员们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走进社…
安徽工大学生测控文化实践调研活动安庆市博物馆站
中国青年网安庆1月22日电(通讯员杨恒基程灿灿)为了了解安庆的传统民俗、民间艺术和饮食文化,通过调研和体验,深入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1月22日,电气学院电亮青春实践队队员来到安徽省安庆市博…
山东建筑大学学子返家乡:青春“播”动,直播助农
2025年1月23日,来自山东建筑大学的乡村振兴,“枣”有所成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大郭庄村进行返家乡社会实践,开展青春“播”动,直播助农、寻访非遗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与和…
重回高中,安徽工业大学绽放光彩
重回高中,安徽工业大学绽放光彩1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的优秀学子怀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与感恩之情,纷纷回到了曾经挥洒青春汗水的高中校园萧县鹏程中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徽工业大学宣传活动,在高中校…
电气学子返家乡:探寻徽州文化,传承中华瑰宝
电气学子返家乡:探寻徽州文化,传承中华瑰宝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025年1月19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亮未来”文化传承实践队怀着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前往安徽博物院开…
湖北师范大学实践队寒假调研,深挖春节民俗传承与创新密码
近日,为深入了解春节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湖北师范大学冬逐遗风实践队在寒假期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域视野下春节民俗文化的传承脉络与创新路径调查研究”。实践队兵分多路,奔赴湖北多地。在武汉…
投身政府实践,积累经验共筑发展路
导语:家乡,那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有着最亲切的乡音,最温暖的乡情。如今,我们带着所学的知识与满腔的热忱,踏上“返家乡”实践项目的征程。寒假是大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实践自己所学知识的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