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数字赋能非遗,青春传承文化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仪立昕

创新:融合传统与现代,焕发非遗活力

为了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我们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1月25日,我们与当地一家文创公司合作,设计了一系列以鲁锦图案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包括服饰、背包和手机壳等。这些产品既保留了鲁锦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同时,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拍摄了一系列非遗主题短视频。视频中,我们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介绍了鲁锦、剪纸、泥塑等非遗技艺,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出镜讲解。这些视频在抖音、B站等平台发布后,获得了大量关注和点赞,让更多人了解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总结:收获与思考

2月1日,我们召开了实践总结会。队员们分享了各自的收获与感悟,并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我们一致认为,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技术门槛较高:许多非遗传承人缺乏数字化技能,难以独立完成数字化转化。

2. 资金投入不足:数字化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许多非遗项目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3. 创新与传统的平衡:在数字化过程中,如何保留非遗的文化内核,避免过度商业化,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开设非遗数字化相关课程;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非遗数字化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3.建立非遗数字化标准,确保数字化成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展望:青春力量,传承文化

此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而青年一代正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数字化赋能非遗的创新路径,让非遗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相信,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非遗文化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用心支教,筑梦未来

7月11日至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赴武汉市蔡甸区龙王庙社区,在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开展了暑期托管活动,给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学生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执灯江城 赓续心火: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武汉队正街支教活动结束

为帮助武汉市蔡甸区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益、文明、充实、愉快”的暑假,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队员陈慧宇、陶馨怡、李竞择和李宇航于7月18日至……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扬帆 温暖前行: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结营仪式举行

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2022结营仪式暨白鹤泉青少年空间文艺汇演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主办。奓山新社区委员罗莹、白鹤泉青……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以赛促学 以学促用:安全知识竞赛展风采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以赛促学,以学促用,7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分别于蔡甸区白鹤泉青少年空间、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及正街青少年空间开展了……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师生连心走家访 线上托管助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武汉市线上云托管开展情况,改善线上云托管活动效果,7月18日至8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对武汉市蔡甸区白鹤泉、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学生的线……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以梦为马 共赴星辰大海:龙王庙青少年空间结业仪式举行

7月30日下午,龙王庙青少年空间2022年暑假社区托管班结业仪式暨文艺汇演举行。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举办,龙王庙社区居委会委员刘凡、蔡甸区青少年志……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文聚星火 歌铸赤魂:龙王庙青少年空间红色经典汇演顺利开展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了弘扬红色经典文化,加深青少年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提升青少年的普通话和唱歌水平,7月21日下午,在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的支持下,华中师范……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文聚星火 歌铸赤魂:红色故事展演活动举行

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回顾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于7月21日下午在白鹤泉青少年空间开展“文聚星火,歌铸赤魂”红……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绘美乡村团队前往山西省大同市 开展农民画与乡村振兴融合调研
2月11日至12日,绘美乡村团队成员杨文昕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周士庄镇三十里铺村开展了农民画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实地调研,探索其在乡村发展中的潜力与路径。在调研期间,杨文昕对三十里铺村支书石宏进行了深入…
法律之翼,智慧交响
法律之翼,智慧交响2025年2月12日,南雅中学K2402班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送法到万家”普法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讲解+问答”双轨模式,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实践,如同为普法宣传插上了…
理论筑梦行 | 于数字里溯源 向长征处寻根
为深入研习长征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近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红笔绘初心·声动新时代”宣讲团踏入贵阳市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展开了为期一天的参观体验之旅。在现代数字科技与厚重历史文化的精妙融合间,队…
寻访非遗之光:歙县瞻淇鱼灯文化传承
2023年寒假,安徽工业大学鱼灯传薪火队赴安徽歙县瞻淇村,围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瞻淇鱼灯”展开社会实践。通过走访传承人、参与鱼灯制作、记录民俗活动等形式,探索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路径,提出“非遗+…
“数”中拾遗:数字赋能非遗,青春传承文化
中国青年网济宁2月5日电(通讯员:仪立昕)2025年寒假,曲阜师范大学儒风新韵社会实践队以“‘数’中拾遗,寻游六艺”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我们深入孔孟之乡,探寻数字化赋能非遗的创新路径…
追忆钟楼红韵辉煌,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淮北、宿州、南京红色文化探索之旅
追忆钟楼红文化“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来到淮北市红色文化钟楼纪念馆门前,映入眼帘的便是种种红色元素以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与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先辈们为了革命,为了国…
长街换霓裳
另一位年轻村民小张则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我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
聆听方言,触摸非遗
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键纽带,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风土…
烈士碑前英魂永驻,颂歌声中英雄不朽 ——淮北、宿州、南京红色文化探索之旅
烈士碑前颂英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淮北这片土地上,无数英烈为实现人民幸福、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做出巨大努力,在历史上也曾取得不凡的成就。尽管籍籍无名,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事迹依然值得歌颂,他们…
承乡音,传文脉
实践团成员分赴日照的多个村落和社区,开展深入的实地调研。调研过程中发现,日照方言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连。例如,在日照的传统戏曲表演中,方言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表演的地域特色,还让观众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