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冯建带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采风淅川民歌、丹江号子”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淅川民歌锣鼓曲市级传承人,我省著名民歌歌手李红雨一同拜访了老一辈音乐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淅川民歌锣鼓曲省级传承人——张声。他讲到锣鼓曲的发展史、曲调艺术特征。张老还讲到在曲目的研究上他会根据自己的嗓音和特定表达目的,结合曲目上的情感色彩,在曲调上追求更好听,在填词上,与时俱进,时有创新。张老先生与李先生还共同演绎了淅川民歌中的经典曲调,这首锣鼓曲在新老传承人的共同演唱中让师生感受到淅川民歌中所表现的民风民俗,以及人民真善美的真挚。
随后我们与陈红雨先生拜访了丹江号子继承人陈文义先生,他讲到丹江号子是淅川船工们在千百年来拉纤行船的劳动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民歌,其语言质朴,曲调顺口流畅,易唱、易懂、易学,主要作品有《水上拖号》、《拉纤号》、《扛船号》等二十多个调门,一百多种子。有一人领唱,便有众人应和。有凝聚民心、维系团结的作用,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过程中,陈先生上演了一场老船工的“丹江号子”,这种一领众和的艺术形式,使老师同学们纷纷参与。气氛热烈、乐在其中。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探讨,他们表示:保护曲艺,重在传承;发展曲艺,重在创新,因为只有这样传统曲艺将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锻炼,不仅加深和巩固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也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了音乐学子的综合素质,对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02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