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色家书:纸短情长,家国情怀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团委 作者:青信人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家书是古往今来人们日常通讯,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同时也是沟通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

家书是写信人真情实感的流露,而《红色家书》中所体现的更多的是真、善、美的东西。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热爱祖国、热爱党、尊老爱幼、孝亲敬邻、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精神理念。这些红色家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篇闪烁着传统美德的光辉。

“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也会得到升华,所有的读者都会在这些家书面前接受精神的洗礼。”

红色家书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红色精神,在这些家书里面看到的是活的中国,那些时代鲜活的生命仿佛就在旁边。为了让更多的人拾起对红色家书的记忆,感受到血液里那一脉相承的文化热情,免费师范生院赴新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七琴镇炉村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忆红色家书,体家国情怀”的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们分别在炉村小学和村落各处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旨在激起人们对红色家书和文化传承的热情。

读红色家书,习先辈精神

“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幼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的人身上。今后做事,要立定脚跟,敦品卖力,要谨慎奋发,或可有成。”朗朗的读书声从炉村小学里传来,这是队员们在给四到六年级的学生传授红色家书的有关内容。

“这是杨杰先生写给他儿子的一封家书,他在信中对他儿子提出了几点要求,希望他儿子能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先辈的革命精神。我们今天让这些小朋友读这些红色家书也是想让他们学习感受一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革命先辈是怎样教育他们的子女的?那些品质特征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习一下?”给孩子们上课的队员们说到。

只见队员们在黑板上抄写了红色家书的一部分节选,在简单解释了内容和涵义后,分别请了一部分同学上台朗读,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接触过红色家书,更加不知道它所蕴含的优秀品质,所以同学们都显得异常珍惜和重视。读的同学笔挺地站着,背直直的,用着稚嫩充满童真的语调朗读着。他看上去并不能全部理解家书中所传达的感情,但是他异常真挚,台下听的同学也很认真,一个个坐得笔直,认真地聆听着。

“老师和我们说这些家书是爸爸妈妈给孩子的教诲,我们以后也要一直听爸爸妈妈的话,要努力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要对得起爸爸妈妈。”

低年级的同学断断续续地说出这些话,他们扬起童真无邪的笑脸,一个个许下庄严的承诺。

写家书一封,表牵念之心

与此同时另一边小班的教室里却安安静静的,孩子们挤在一起,每人手里拿着一张小小的白纸,却没有一人动笔,脸上都是茫然的神情。

这是队员们正在引导他们写一封给家人、朋友、老师的书信。

“书信呢,是最能直接表达感情的工具了。在从前通讯工具不发达的时候,人们都是通过寄书信给远方的家人朋友表达内心的思念之情。老师现在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一张纸,有什么想说的话都写下来,到时候我们把信都寄出去好吗?”

只见一个个小朋友端正地坐在椅子上,有些已经提笔开始写了,而有些还是有些茫然,不知如何下笔。队员们见状走下讲台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去写,教室也从吵吵闹闹逐渐趋于平静。

“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很想你们。”

“爸爸,你在外面打工还好吗?我想你回家。”

“我和爷爷奶奶在家里过得很好,就是有点担心你们。”

一纸家书,家里家外。炉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自然就留下来很多留守儿童,而这些孩子用着最朴素却也最震撼的文字在写着给家人的一封信。

“通过这次写家书活动也让我们知道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艰难和辛酸,也是给他们一个说出自己心底话的机会。”一名队员说道。

访革命党员,感家国情怀

结束了在小学的调研,队员们马不停蹄地赶往附近的村庄,前去采访一位40年党龄的革命党员。在正式入党之前,老党员曾有过五年的野战军从军经历。

“我们那个时候非常年轻,我只有十八岁,可以说是一腔热血。每天刻苦训练,就是为了能上前线打仗,那个时候觉得能为国家打仗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情,所以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子劲,满脑子都想着建功立业。”

徐春根对一旁的队员们说,他已经60多岁了,5年的从军经历让他看上去比一般的同龄人更加精神抖擞。

“那爷爷您在部队里的时候有写过家书吗?”

老人突然沉默了,他眯了眯眼睛看向远方,仿佛想起了一些年代久远的事

“当然有了,那还是在我待命要去参战的时候。”老人沙哑的声音响起。

队员们了解到,徐春根爷爷在部队就经常给家里写信,但都是报喜不报忧,从来不说在部队吃的苦和累。“那个时候要去越南打仗,上面让我们待命一周。这打仗肯定是有伤亡的,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回来,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过得很好,让他们不要太挂念我,好在最后活着回来了。”老人边说着边拿出来那珍藏已久的已经泛黄的一封封信。

队员们好似能透过那一方小小的信纸回到那个年代,看到那个一腔热血效忠国家铮铮铁汉,看到那个满心柔情对待家人的孝顺青年。

“红色家书啊!就是革命历史最真实的见证了!”

“我也常常给子辈们写信,警示他们要时刻保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不断拼搏向上,这样才能自己一个光明的未来啊!”

“这也是红色家书所传递给我们的吧,从红色家书中,我们获得的不仅是铭记,还有奋进的力量。”(文/图 免费师范生院团委 编辑/校团委新媒体运营中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959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志愿硒行,不虚此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凝聚青春力量,砥砺支教之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付出辛勤汗水,收获爱与感动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再续前缘三下乡——他活成了光束,照亮世界了的犄角旮旯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生三下乡: 有幸加入,感恩相遇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硒行有爱,你我同行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云支教:走进恩施民族文化,领略别样风情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兴趣课堂,筑梦成长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三下乡 我们出发了
7月13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向日葵社会实践队从学校出发,前往三下乡目的地茂名高州市荷花一中。出发之前,队员们穿着整齐的队服,在燕雷楼前留下了向日葵社会实践队的第一张合影。由于早起,在坐车去 …
善美社区幸福讲 健康文明入课堂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黄蕊)7月13日清晨,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暑期“三下乡”教育关爱服务团来到北碚三溪口社区,拉开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此次活动主题为“善美山西史韵染温情,感 …
关爱孤寡老人我们在行动
2018年7月12日下午,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下乡”科技支农帮扶团于12日在云阳县盘龙街道长安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帮扶团围在老人身边,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围绕在各位老人膝 …
“情系基础,‘艺’起筑梦”暑期社会实践――文体艺术支教活动
盛夏七份,由艺术学院第十六届“一体两翼”主席们和部长们组成的“情系基础,& 39;艺‘其筑梦”暑期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两日。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本着针对基层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群众精神文化中的实际需求 …
酷暑下的那一抹清凉 记重庆三峡学院学子开展暑期“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
  重庆云阳县7月12日电(通讯员 田永平)2018年7月12日,盛夏的烈日似乎要将一切都烤炙得融化。这一天,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科技支农帮扶团(以下简称帮扶团)12名成员在陈 …
敬天下老人,扬中华美德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关爱服务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传承“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心,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所在。7月13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开展“尊老敬老,爱入太平”活动, …
乡村振兴|组织振兴—品味红色游 永远跟党走
  五蒲村是云湖观光秀地党建示范带,一直致力于对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先进性教育,以创先争优为主线,结合“打腰鼓、读经典、游离红色景点”等形式展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建党九十七周年 …
感恩父母,温暖成长 ——支教心得
在这次家访之后,特别想对学生说,一定要理解自己的父母、感谢自己的父母、孝顺自己的父母,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感谢父母,温暖成长。 …
青春助力精准扶贫:江西师范大学学子下乡入户开展扶贫调研
骄阳当头,夏蝉长鸣,江西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调研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和村民们的真诚交流中,队员们为他们的幸福欢喜感动,也对他们的困难感同身受。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脱贫攻坚也同样转入质量提升 …
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参观走访韩钧故居
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性工程,取名来自我校英雄校友韩永信,意为永远的信仰。为了进一步贯彻十九大大精神,弘扬一代新风,7月13日,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新安县韩钧故居进行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