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7点,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知名导演柳小满、湖北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柳小平做客第231期狮子山讲坛,与千余名师生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座无虚席。
青春岁月美好相遇
讲座伊始,敬一丹、柳小满、柳小平对大学生涯进行了回顾,一系列工农兵学员时期的趣事引得现场笑声连连。
敬一丹坦言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使得她文化底子不免薄弱,在先后遭遇两次失败的推荐入学后,她不愿再这样折腾自己,但言及放弃又让她心怀不甘。苦心人天不负,她终于通过了省电视台代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招聘。“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感慨万千,我的人生又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她饱含深情地说道,“我深知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工程师、老师或翻译家,或许是命运让我等到了这样一个极佳的机会,去遇见我所深爱的话筒。”
工农兵学员的生源参差不齐,身边既有文盲又有小有名气的作者,而当时同寝的柳小平已经是省台的播音员,敬一丹深知自己是起点偏低的业余爱好者,没有任何优势,心中却暗暗地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我练声时从来都是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头,”她这样描述道,“工作岗位的竞争很激烈,只有多付出心血和汗水,才不会被淘汰。”

青春记忆笑中有泪
谈及新作《我,末代工农兵学员》,敬一丹强调,这本书不是史实研究,而是由一段段个体故事衔接而成。“如果将个体故事比作一块块拼图,那么合起来便是历史的滚滚长河。”柳小满则将工农兵学员的历史视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葩”。工农兵学员生源来自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政治高压的时代背景下,他们通过基层大会推荐与组织筛选进入大学,实现“上大学”“管理大学”“改造大学”的目标。
“在那个文化刚刚复苏的时代进入大学,既可说是不幸又可说是一桩幸事。”抢票看戏的过往让敬一丹感慨不已。她补充道,在那个拨乱反正的时代,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能吃到一碗带荤腥的面条,她甚至每天期待着生病,因为只有病号饭才能如此“丰盛”。工农兵学员们还曾组织跨越整个北京城看枫叶红的活动,对此柳小平笑着调侃道,“哪是看枫叶红了呀,我们简直是看红叶疯了。”
敬一丹向现场师生展示了一组《我,末代工农兵学员》的图文,并先后讲述了十四岁驻边小战士锅里洗澡、工农兵女学员的日常生活等一系列笑中有泪的故事。在她看来,那段无书可读的书荒年代,自己怀着知识的渴望劲,却没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去读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书籍,是青春时期最大的遗憾。

青春年华邂逅爱情
同为工农兵学员的柳小满与柳小平既是湖北老乡,又隶属于同一个台,而那段青葱岁月也恰好造就了一段美好姻缘。柳小满介绍了两人“因吃结缘”的趣事,那时柳小满抽屉里塞满了专用于吃饭的经费,他调侃道,“兜里揣着十块钱,便能吃遍北京城。”正是在饭局的一来二去中,两人相识相知。
柳小平以自己的视角讲述了两人的爱情故事,她十六岁下乡,入学仅一年便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直到二十四岁上大学之前,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柳小满是她入学报到时遇到的第一个人,讲述这段经历时她面露羞意,“我一踏进校门,迎面而来一个身着绿色军装的人,那时便心中一动。”而在从北京回武汉的车上,柳小满对农民大爷的照顾有加,更是进一步加深了柳小平心中对柳小满的好感。
因2004年“感动中国”而与敬一丹结缘的徐本禹也携妻子来到了讲座现场。敬一丹邀请徐本禹与我校一名“美丽中国”讲师上台,对他们进行了一场短暂的即兴访问。“支教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方式,还有大山深处孩子们的视野与精神状态。这些点滴的改变,在多年后,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敬一丹分享了她的女儿多年参与“美丽中国”志愿服务的经历,并高度赞扬了华农学子接力支教的行为。她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传承弘扬独具华农特色的志愿服务精神。

人物简介: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主持《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东方时空》《新闻调查》等央视知名栏目。在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建党八十周年等一大批大型直播节目中也曾留下她的身影。连续获得第一、二、三届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著有《我,末代工农兵学员》《我遇到你》《声音》等畅销书籍。
文字记者:杨诗虹
摄影记者:傅亚宁 陶丽雯
http://www.dxsbao.com/xiaonei/691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青春助力三服务的活动,关于进社区已经告一段落了。这一天我们大家早早的集合在一起活动室,讨论关于这次活动的后续、准备工作以及对前段时间来进社区的工作。通过一个总结,大家罗列了……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逐步开展,暑期实践团队的任务即将接近尾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继续问卷调查的归纳,以及对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总之,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深。这次活动,不仅……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工学院“青春助力三服务,科技环保万家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宣告结束。回顾此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太多感动。活动第一天,当我们到达仁北小区后,天正好开始下雨了,有一个成员没有带……
杨琪琪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我们来到了红丰新村社区,为了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明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我们给社区里的老人带来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讲会。在进入社区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地方……
何世佳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志愿者们来到红丰新村一个老年食堂,为该社区老年大学三十多位老年人代表,开了一个有关垃圾精准分类的宣讲会。日复一日的磨练,志愿者们热情饱满,积极向上,在服务社区居民、服务……
邱雪影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是2019年7月19日,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小区垃圾分类宣讲会。外面小雨淅淅,志愿者们带着热情高昂的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红丰新村的老年中心。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
匡洁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在7月18日这一天,跟随着暑期实践团队的步伐,今天的任务是对湖州科技创业园的马经理进行采访,他是负责于环保服务与回收垃圾的处理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充分准备下,我们精心选择了几个问……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和往常一样,大家很早就集合在一起,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今天的活动安排又照旧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应“路长制巡逻”活动需要,在学士路全段负责志愿者工作,路长制以“全路实名”“……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