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薄一波同志将个人回忆和对历史档案和文献、中央领导同志的选集、文选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关于重大问题的总结和根据新情况做出的新的重大决策的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如实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
(图为正在阅读中的笔者)
本书上册主要回顾从接管平津、创建新中国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八年间的重大决策与事件。总览全书,薄老总是强调,分析历史事件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应该全面了解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不能现在的眼光去苛责前人,更不应该妄加批判先贤。努力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去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这才是更有助于我们当前的和未来的工作的方法。还能感受到薄老作为久在经济战线上工作的老同志对经济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经济建设的高度评价和谆谆告诫。
(图为部分读书笔记)
作为苏联援助我国时期的亲历者和经办者,薄老在如何正确认识包括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这一问题上,做出了公正的回答。他说,每当回顾“156项工程”的建设,总是想到不要忘记斯大林和苏联人民,不要忘记来华帮助过我们的苏联专家;当时苏联政府提供我们的援助,虽然不是无偿的,确是真诚的。
还有一点也值得我们永远学习,那就是薄老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全书字字句句可见薄老对中央决议的拥护和对党中央的坚决服从。回顾过去,即使在被批评、“误会”时,他也坚信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坚持组织原则、顾全大局,敢于作自我批评。正如薄老所说“党内的矛盾和斗争虽然复杂,发生了一些误会、委屈和失误也是难免的,但是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有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党的骨干和丰富经验,误会可以解除,委屈可以澄清,失误可以纠正,而任何分裂党、毁坏党的事业的行为都是不可能得逞的。这正是我们党的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http://www.dxsbao.com/art/341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