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读《朝花夕拾》有感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向颖超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读《朝花夕拾》有感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一本只有十篇文章的回忆散文集,鲁迅先生用最平实的语言揭露着近代中国的黑暗与封建,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的武器,我想鲁迅先生的目的也在于此。读完《朝花夕拾》,我不禁感慨万千……

让我印象较深的是《五猖会》。热闹非凡的盛会,鲁迅早已是兴奋不已。然而,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父亲却在出发时让他背诵鲁迅一点都不懂的《鉴略》。这如同一瓢冷水把鲁迅的兴致完全给浇灭了。在他在父亲面前懵懵懂懂地背完后,一家人这才出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看到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有多少孩子被“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等的这些封建家庭教育准则所扼杀,失去童真与快乐。从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与隔膜中,作者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回首现在,中国的教育正在一步步进行调整,推陈出新,重视儿童心理,全方面发展,更加突显出了中国教育的崛起!

在《狗、猫、鼠》中,鲁迅先生清算了猫的恶性: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玩弄厌恶了才肯吃掉它;第二,猫与狮子、老虎等凶残的肉食动物归为一类,却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娇柔可爱的姿态。鲁迅先生取猫的例子来抨击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伪君子。通过猫将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欺软怕硬、恃强凌弱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其说鲁迅先生讨厌猫,不如说是借猫来表达他对反对文人和政客残忍无耻的行为的痛恨!同时,鲁迅先生也是在告诫后人,做人一定要正直真实,与人坦诚相待。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当牢记鲁迅先生的教训,坦坦荡荡,争做能为国家效力的好青年!

读了《藤野先生》后,当我看到中国人充当俄国间谍被捕枪毙,周围围观的中国人麻木不仁的表情时,我十分痛心。中国的思想太封建,太落后,在自己的国人受到欺辱时,他们仍然以围观者的姿态毫不关心。“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看到书中日本学生的这句话,我的心就像被锋利的刀刺穿一般剧痛无比。我敬佩鲁迅先生大义凛然,弃医从文;敬佩他的勇气,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为中国传播新思想、新科学,为祖国的崛起重生而奔走!同时,我也深深反思,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国家强大,才能不被欺负:唯有新思想的涌出,才有新中国的崛起。当下,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也应当有鲁迅先生的勇气与志气,铭记国耻,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然而,我也深深地被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所感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国战争的惨败,让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在日本,无数中国留学生受到歧视与排挤。然而藤野先生并没有任何民族偏见,教中国学生与本国学生一样认真负责。鲁迅讲进校后才过了一星期,便询问鲁迅能否记下讲义,而且从此开始经常查看和订正讲义。他的正直无私,热忱帮助中国学生的可贵精神,受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度赞赏:“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同时,这也对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一个人民教师的我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很庆幸我能读到《藤野先生》,它让我获得了很多启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人民教师的高度赞赏。在将来,我也会坚持自己的初衷,就像学校校训“仁爱精勤”一样,努力成为一名负责的人名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无论是回忆作者快乐童年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还是讲述回国后为革命事业奔走的《范爱农》,。作者采用反衬的手法,从无数鲜活的形象中反衬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与压抑。简洁朴实的语言在无形中强烈地抨击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也表达了对旧制度的不满。同时鲁迅也在提醒我们,作为中国人,不能堕落懦弱,不能向旧势力屈服,应当积极与之斗争!

读完《朝花夕拾》后,我逐渐感受到了一种信念。那是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前行的动力,是能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凝聚起来去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号召力。“少年强则国强”如今的中国正是崛起之时,我们中国青年应当肩负起使命,振作起来,积极创新发展,为祖国的明天绘出更壮观的蓝图!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真实的写照。虽生在那个动荡年代,却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来与封建势力作斗争,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愿我们所有的中国青年都能有如鲁迅先生一般“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铮铮铁骨。我也会豪情满怀,努力读书,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http://www.dxsbao.com/art/6496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日志之榜样的力量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永流传,喜迎二十大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南街村的崛起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淇县大石岩红馆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伟人刘少奇的故居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甘将热血洒中华——赵一曼烈士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作业辅导“童”进步,携手追梦筑未来
作业辅导“童”进步,携手追梦筑未来为关爱儿童健康成长,保证儿童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提高假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打牢学习基础,分担儿童的家庭教育压力。今年暑期,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校团委“乡伴童…
浓情七月·“情暖夕阳”
今年暑期,本次活动中实践团队为社区老人提供一系列服务和娱乐活动。首先,实践团队组织一场健身操,并调动了社区老人的兴趣,使其参与其中,享受健身操带来的快乐,顿时房间里弥漫着了欢声笑语,声声悦耳。…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一书是由德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精神病学家、教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创作的。雅斯贝尔斯在书中以“存在、自由和超越”的存在哲学思想为根基,深刻阐述了他对什么是教育的独特见解。刚读…
牢固树立新粮食安全观新闻稿
7月18日,惠山区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区文化广场隆重启动。无锡质监分局根据区管委会的安排,围绕本次宣传周“社会共治同心携手维护食品安全〞的主题,突出质监部门的特点,扎实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
乡村之旅,启迪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正在加速向城市国家转型。然而,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然突出。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约有40%的人口生活在乡村。广袤的乡村地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脉,关系着国计民生。…
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文化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人们幸福安全生活的基础,是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想要乡村文化得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了解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曲阜师范大学计算…
爱心健康知识科普 青年在行动
为更好地支持国家2030健康规划纲要的实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河南科技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专业“爱心健康科普实践团”于今年7月1日至7月20日在各自家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
关心乡村老人,致力乡村振兴
乡村老人是中国乡村振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他们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是乡村智慧的集结点,更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关心乡村老人,致力乡村振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对现今…
三下乡推进乡村振兴青年赋能行动|匠心筑遗—街院“剪”社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非遗展馆寻,
习近平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总书记指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人才见习调研实践团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类人才见习调研实践团为了让学生可以紧密结合实际产业发展趋势,培养实践与应用能力,同时响应“三下乡”社会实践,2023年6月30日,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