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逆风飞翔,打败苦难

来源:湖南陈茜 作者:H-c

逆风飞翔,打败苦难

——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

一个从小生活在由废铜烂铁堆积起来的垃圾场的山区女孩,17岁以前从来没有在学校接受过教育,却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你敢相信这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女孩吗?她,就是上市第一周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的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是我们多数人遵循的成长轨迹。然而塔拉的童年是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的,那里没有朗朗的读书声,那里没有笔尖摩擦试卷的沙沙声,那里更没有激烈的学术辩论和讨论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声,只有父亲每天饭后长时间低沉的传教,只有一家人为“世界末日”到来筹备桃子罐头、枪支弹药忙忙碌碌的身影。她曾一度笃信自己的未来就是早早结婚生子,继承母亲的工作去替人接生孩子。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求坚持的忠诚与真理。我们难以想象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的女孩,竟有朝一日戴上了一顶高学历的帽子。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那塔拉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摘得这一个个熠熠生辉的荣誉呢?

哥哥泰勒通过自学离家上了大学,为她播下一颗好奇的种子:废料场沉闷而危险,家之外是否有一个可以救赎她的世界?当她拆下散热器上的铜,将第五百块钢扔进分类箱时,属于她自己的声音渐渐苏醒:离开家,去上学。经过几个月的自主学习,她收获了一个奇迹:大学入学通知书。离开巴克峰,前往杨百翰大学是她勇敢迈出的第一步。进入大学,意味着全新生活的开始。新的生活意味着许多新的挑战,大学对她来说是全然陌生的世界。她不知道论文为何物,不明白教科书是用来读的,错认欧洲是一个国家,甚至不认识“大屠杀”这个词,以为犹太人被杀害不过五六个人的规模……在踏入杨百翰大学的那一刻,她就明白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距离:她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填补那空缺十几年未曾上过学的漏洞。

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在学习的这个技能至关重要,那就是对不懂的东西耐心阅读。”早晨,她会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上静静学习;不上课时,她会利用电脑,上网查询不理解的名词,再去逛几趟书架,通过翻阅书籍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为了读完经典名著,她常常挑灯夜读到凌晨两三点。她一直都是“耐心阅读”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她奋不顾身地努力,沉浸在阅读中,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一次又一次成功地获得了奖学金,荣获了硕士和博士学位,赢得了那份属于她自己的殊荣。

“只有依靠自己,胜算才更大。”在塔拉的人生路上,不乏二哥泰勒、教堂的主教、斯坦伯格教授等人的帮助,但是,真正让塔拉实现华丽转身的,还是她自己的强烈的求知欲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台前所有的云淡风轻,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负重前行。我们无法知晓夜深人静时,她究竟是如何耐心地阅读完一本本厚厚的经典,一字一字地写完论文;我们也无法体会到饱受老师和同学们讥讽嘲笑后,她是怎样安慰自己不去理会,鼓励自己前进;我们更难以想象一人奔赴远隔大洋的英国求学,她到底是凭借多大的勇气与内心格局独当一面。我们未曾经历,也无法感同身受。现在舞台上的她光鲜亮丽,但在台下耐受了多少的孤独与寂寞,又抵挡了多少外界的舆论非议,更付出了多少的汗水与泪水,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努力奔跑。没有伞在雨中奋力奔跑的孩子,才更能理解独当一面,顽强面对的重要性。

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中曾慷慨激昂地说:“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句话,放在塔拉身上,再适合不过。刚到大学的她,一切都是在煎熬中度过的:生活上,她极度贫穷,这使得她在踏入教室前,不得不先去快餐店洗盘子或者便利店干保洁;学业上,她完全跟不上进度,甚至分辨不出哪本书是教材,别人脱口而出的话,可能是她未曾听过的陌生名词;上课时,浓重的口语和匮乏的词汇让她看起来像个哑巴;更煎熬的还在心理上,她穿着男式牛仔裤和夹克衫站在人群中,自卑和孤单让她局促难安。面对这一切,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抵挡外界的压力创造出了一个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然而绝地反击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塔拉在奥普拉的节目上说:“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飞往新的世界,汲取知识的代价——被迫背弃父母,违背虔诚,背上异教徒的骂名。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开,因为她渴望自由,渴望巴科峰以外的世界,渴望追求知识与智慧。是教育给她打开另一个世界大门的钥匙。教育意味着自我创造,令她鼓起勇气去打开生命的无限可能,去接受不同的声音。她曾活在父亲确凿的规训之下,是主动寻求教育让她发现了真正的自己。接受教育,世界不再非黑即白,而是色彩斑斓。

塔拉在福布斯杂志访谈时,谈论自己关于教育的态度:“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尽管教育在她和家人之间划出难以修复的深深裂痕,但是教育也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她的人生。她实现了经济的独立,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与愉悦,摆脱了被父亲控制的世界中,成功地自我救赎。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黄国平博士,“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出身贫寒的他承受少年丧亲之痛,经历自尊心受挫之辱,饱受贫穷带来的饥寒交迫之苦。“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然后靠着这个信念,一个贫困家庭的少年,就这样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明白,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他才拥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从泥泞沼泽走到群山之巅,黄国平用了22年,教育与知识的引导是他站上顶峰的关键。

周国平博士在《致谢》中表达自己的志向:“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记得《排球少年》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正因为没有翅膀,人们才会寻找飞翔的方法。”塔拉,一只羽毛尚未丰满的雏鸟,却也在逆风中试着飞翔。塔拉用一颗勇敢而坚定的心,凿开了生活的一丝缝隙,像鸟一样飞了出去,飞向与她原生家庭壁垒分明的崭新世界,飞向属于她的山,最终让自己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巅峰。

她似乎在向我们传达:即使没有命运的青睐、幸运的光顾,我们依然可以凭借内心的力量,打开生存的局面。这份力量,足以让我们走过艰难险阻,补齐人生的各种短板。

强大的心,是向阳而生的骨气;强大的心,是走出绝境的底气;强大的心,是逆风飞翔的勇气。

让我们一起面对逆风,整理行囊,披挂行装,无畏向前,飞上顶峰,俯瞰世界,在高处的凛风中感受不一样的风景。

逆风的飞翔,更适合成长。

http://www.dxsbao.com/art/6518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新生合唱团受邀参与教职工篮球赛开幕式表演
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新生合唱团受邀参与教职工篮球赛开幕式表演(通讯员莫冬婷、吴春勤指导教师黎益君、江冰洁)10月10日下午,湘潭大学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教职工篮球比赛开幕式在体育馆隆重举…
2023年湖师大马院学业发展部举行第一次部门例会
为了提高部门负责人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效率,推动部门后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学生会学业发展部于10月15日在博后楼201教室举行本学期第一次部门例会。此次会议由学业发展部部门负责人任泓伽、志愿者负责人朱嘉…
满“新”欢喜,相遇与你------数学院宣传部开展新成员见面会
满“新”欢喜,相遇与你——数学院宣传部开展新成员见面会(通讯员:谢启亚指导老师:罗宁子)为使新一届学生会宣传部成员了解部门工作,明确工作目标,提高行事效率,为往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湘潭大学数学与…
湖师大马院学业发展部举行第一次部门例会
为了提高部门负责人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效率,推动部门后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学生会学业发展部于10月15日在博后楼201教室举行本学期第一次部门例会。此次会议由学业发展部部门负责人任泓伽、志愿者负责人朱嘉…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团学干部见面大会暨月度大会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团学干部见面大会暨月度大会(通讯员党谷雨指导老师李言蹊)近日,公共管理学院团学干部见面大会暨月度大会于公管楼东附楼召开,院党委副书记李玲利、学工办李言蹊出席本次大会,参…
足球与梦想交织,拼搏与希望共存
时维九月,清风正气。为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文化活动,提高大家锻炼的积极性,激发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9月23日,我系在学校足球场举行了“迎新杯”新生足球赛初赛。本次比赛在蒙蒙细雨中拉开帷幕。足球小将们早…
迎“篮”而上,勇摘桂冠
让身体在篮球场中飞驰,让汗水在青春记忆里闪光。为了丰富机电学子的大学生活,增进同学们的友谊,我系于9月24日下午6时在校文体馆体育馆内举行“机电系迎新杯”篮球赛初赛。本次比赛由8个队伍参加,共四场比…
烈日砺青春,风雨铸军魂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转眼间,23级的军训日程已经过半,在此期间,新生们相互了解,协调合作,班级之间的团队性以及契合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提高。军训教官表示:在这段时间的训练当中,教官们从…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开展第十六届ICC”走长城“活动
(通讯员陈婉晴徐奕飞)由长沙市彩虹残疾人士服务中心组织,法学院团委青工部参加的“走长城”志愿活动在西湖公园洋湖湿地公园举行。志愿者们于早上8点在洋湖新城地铁站集合完毕,并在活动的主会场由带队人…
2023年湖师大马院文化体育部组织运动会选拔暨第一次训练
10月15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体育部在北院田径场组织了运动会选拔暨第一次训练。文化体育部黄婷婷等负责人携干事及所有运动员参加此次活动。选拔训练开始前,工作人员提前到达北院田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