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南水北调水资源调研小组来到淅川县,展开与农田建设有关的水土保持工作的调研。
近年来,淅川县牢固树立“生态为先、水质至上、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经济化”为方向,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制定奖补措施,用市场化机制刺激生态高效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淅川县先后引进企业49家(其中柑桔1家、湖桑2家、核桃1家、仁用杏1家、辣椒8家、软籽石榴2家、金银花2家、茶叶32家),承包荒山20万亩,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柑桔6万亩、湖桑4.5万亩、茶叶3.9万亩、核桃3.5万亩、金银花3.5万亩、竹子1.8万亩、软籽石榴6500亩、玫瑰5000亩、竹柳5000亩、芦笋5000亩、设施蔬菜2000亩,全县生态产业总面积已达26万余亩。目前,全县已形成仓房柑桔、毛堂茶叶、荆紫关湖桑、九重金银花、金河和老城竹子、马蹬和西簧薄壳核桃、盛湾软籽石榴、香花玫瑰、大石桥竹柳、厚坡芦笋、上集和金河有机蔬菜等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泓森植物园、竹博园、药圣苑、金戈利生态休闲农庄等一批精品示范园。
除此之外,淅川县还加强在水产业方面的建设。全县水域面积80万亩,其中丹江口库区76万亩,有鳡鱼、白鱼、鳜鱼、鳊鱼、鲤鱼、鲫鱼、黄颡鱼等鱼类68种,虾类3种,蟹类5种,天然鱼类生产潜力为1000万公斤。多年来,淅川通过开展增殖放流发展大水面增养殖、池塘精养、小水库立体养殖和上世纪80年代推广网箱养鱼,渔业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仅发挥水生生物净化水质作用,也可生产生态鱼,打响了渠首生态有机水产品品牌。
这些年,淅川县一直以保护水质运行为主线,突出生态建设、城镇建设、工业发展、旅游开发为重点,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生为本的前提下,政府主导、群众配合下实现环境保护着实有效。(暑期社会实践参赛者 孙宜荣)
http://www.dxsbao.com/news/119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来自华北电力大学(……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民生活环境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