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党政领导带领学院教工、学生党员代表前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开展“强党建喜迎二十大,强发展赋能新红原” 结对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7月2日,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与红原县麦洼乡洞拉村支部开展党建工作交流座谈会。红原县麦洼乡党委书记黄志明、麦洼乡洞拉村支部书记贡秋让窝、洞拉村村支部副书记桑洛、洞拉村驻村第一书记洪庭祥以及驻村队员岳晓、夺吉措、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马旭东、院长雷玉华等一行13人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麦洼乡党委首先向学院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麦洼乡发展的基本情况,洞拉村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以及党支部建设情况。随后,学院党委对于洞拉村的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建工作、学科建设等基本情况,以及学院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帮扶工作重点,并表示未来的帮扶工作中学院可对洞拉村乡村博物馆建设,乡村旅游的内涵挖掘、理念设计等方面给予协助与支持。双方围绕洞拉村的经济收入、文化建设、党建情况等方面开展了进一步讨论。 会后,马旭东代表学院向洞拉村党支部捐献了101本图书、101枚党徽以及数面党旗,祝愿洞拉村的党员干部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学习本领,做好党员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表率,用高质量高标准的新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随后,学院一行来到对口帮扶的牧民卓尕家里,进行了走访与慰问。学院党政领导与帮扶对象卓尕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健康状况、家庭和生活状况以及当下存在的困难及诉求,并叮嘱他们要保重身体,继续发挥畜牧养殖优势。本次结对帮扶慰问活动,拉进了学院与牧民间的距离,巩固了脱贫攻坚的优异成果,让学院充分了解牧民的实际生活状况,真正了解了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以便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实困难,帮助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将在日后的帮扶工作中,坚决扛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探索对口帮扶深度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 下午,学院一行来到红原县瓦切镇北部的红军过草地长征纪念碑处,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向大家介绍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艰辛历程,为党员代表们“补钙铸魂”。随后,党委负责同志带领学院党员代表,面对党旗与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再次向党庄严宣誓,用铮铮誓言宣示坚定决心,激励了在场所有党员代表们立志发扬坚韧不拔、自觉奉献、一往无前、奋斗终生的红军长征精神,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攻坚克难、奋发作为。
http://www.dxsbao.com/news/4599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