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贵安新区“菌菇专家”杨建均:“做农民事,走产业路, 用菌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作者:汤晓晨 程俊杰

贵安新区“菌菇专家”杨建均:“做农民事,走产业路,

用菌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多年来,他在种植食用菌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并将自己的专业技术无私地推广出去,这一切都只因为他心中怀揣的那个“菌菇梦”,他就是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洋塘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骨干杨建均。7月20日,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浙青春,正黔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洋塘村,与这位当地老百姓口中的“菌菇专家”聊起了他的“菌菇人生”。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

杨建均,男,1973年8月出生于重庆垫江县五洞镇文龙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1年高中考入垫江中学,但由于家庭原因,两年后也就是1993年我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杨建均说,刚进入社会时,他很迷茫,随着南下大军到广东打工。那段时间,杨建均并不快乐,他不停问自己“难道这一辈子我都要做一个打工仔吗?”为了让知识改变命运,杨建均毅然选择重新拾起了书本,在书店偶然发现一本有关菌菇的书籍《食用菌生产技术》,觉得很有意思就买了下来,仔细研读了几遍,又想了想,觉得自己既然是农民,那就做点与农业相关的事吧,最终他下定决心回家种植菌菇。

1994年春,杨建均带着自己打工挣来的五千元钱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菌菇人生”。食用菌到底怎样种呢?杨建均感到仅有书本的知识远远不够,于是他走遍垫江,终于找到了一位种植食用菌的师傅,在启蒙师傅的指导下,杨建均老家的食用菌开始投产。虽然辛苦,但当他看到自己种出的一朵朵菌菇,感到无比欣慰,似乎也看到了希望。

“梦想是朵花,谢落了可以重新开放。”

在杨建均老家食用菌投产半年后,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菌棒开始大批量被污染。杨建均说,“当时由于资金问题,生产无法继续。我想到了放弃,但又不甘心。”经过一番挣扎,杨建均决定重新站起来,“当时为了弄明白失败的原因,我开始疯狂购买与食用菌有关的书籍,每天坚持学习到深夜两三点钟,最终找到根源,恢复了生产。”

但这次生产上的失败,让杨建均深深体会到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于是他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上。2002年起,他先后到中国农业大学专修食用菌高级技术,到西南大学进修了园艺和应用心理学,加入中国食用菌协会,多次在北京参加食用菌技能培训,并考取了中国首批“菌类园艺师”资格证。经过多年的努力,杨建均研发出“前发酵半熟料食用菌栽培工艺”,打破了传统食用菌生产理念,真正达到节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轻简化、粗放化“五化栽培”,使食用菌生产工艺更接近农民,让食用菌生产技术从实验室落地到田间。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

提及现阶段的梦想,杨建均说道,“我是一名普通农民,我要做农民事,走产业路,用菌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今年2月,杨建均在贵安新区马场镇洋塘村的邀请下,到洋塘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技术员,支援精准扶贫项目。短短五个月时间里,他从北京、江苏、福建等地引进菌株三十余种,并带领合作社工作人员成功自主研发培育出2个菌种。杨建均从菌株选育、菌种扩繁、菌棒生产、出菇管理、产品加工等环节科学管理、严格把关,逐步打造“云上菇”这一洋塘村食用菌品牌,预计满产后每年将生产食用菌菌棒50万棒,产值将达300万元,净收益175万元。

杨建均表示“这些年我在渝、黔多地工作,熟知菌菇本土化培育、野生菌菇驯化等技术要领,洋塘村在发展菌菇产业上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气候适宜、有充足的农作物秸杆、猪牛粪等。未来可以打造一个康养农业孵化园,以菌类产业(白色农业)为切入点和核心,同时把种植业(绿色农业)、养殖业(蓝色农业)整合成良性的闭循环农业产业链;通过第一产业(农业)的打造,驱动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据悉,在采访的最后,“浙青春,正黔行”实践团与杨建均就构建“洋塘食用菌电商平台”达成初步共识,以“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创新精准扶贫方式,发挥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师生的专业优势,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相关详细的合作事宜还在进一步协商中。

通讯员:汤晓晨 程俊杰

http://www.dxsbao.com/news/48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循环利用社区传 垃圾分类万户走

垃圾分类符合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唯有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才能让市民更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一支旨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翁荣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传垃圾分类,开展社区活动

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实践调研团今天集体出动,去湖州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分别进行了义卖和宣讲活动。雨后的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些…… 康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实践团队进社区,垃圾分类入人心

俞今天是7.14号,对于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队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团队即将在东柿社区和翰林世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及相关活动,展示我们…… 俞凯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讲传文明,义卖送真情

湖州市在几日暴雨的冲刷下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伴随着一缕缕的阳光我们在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举办了我们的义卖宣讲活动。在几天忙绿的前期准备下,我们终于在今天上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 李伊妮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走进东郡红树湾,共创绿色新社区

随着上海最严垃圾分类的来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调研实践团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东郡红树湾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小区里的大妈大爷、阿姨叔叔、小朋友们…… 徐徐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爱暖人心,义起同行

2019年7月6号,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随着垃圾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饱受垃圾污染之苦,因而垃圾的分类、处理、排放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 韩丽洁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翰林世家迎入垃圾分类新时尚

为了响应湖州市首创的“三站三定二进楼”分类制度体系,形成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湖州模式”,翰林世家社区特邀请求真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团于2019年7月14日举办“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 王佳颖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湖师院学生开展社区活动,宣传垃圾分类

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暑期实践活动拉开帷幕。为响应新时代垃圾分类的潮流,人文分院成立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此调研团于2019年…… 蔡婷婷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成效显著, 贫困户罗元祥幸福点赞
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成效显著,贫困户罗元祥幸福点赞据悉,贵州制订《贵州省城乡低保减量提标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城乡低保减量提标,确保城乡低保标准、保障范围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相 …
日照之旅
7月6日下午,携情筑梦实践队走访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日照中心,与长辈们进行交流并对惠民政策和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解由于对老城区周边已经较为熟悉,而日照中心距离住处较远,队员们做好了行程规划并提前集合。与 …
垃圾分类进社区,居民意识伴我行
垃圾分类进社区,居民意识伴我行  为了激发居民对垃圾分类更深层次的兴趣,2017年7月2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暑期调研团在舟山市环境与卫生管理处的帮助下,前往舟山市定海区檀东颐景园设点发放问卷 …
社区之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认真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组建了以“国情社情观察团” …
千乡万村 最美好的回忆
探寻装配式建筑的源头--中铁十四局产业化基地之行
  探寻装配式建筑的源头  ——中铁十四局产业化基地之行  7月20日,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行业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调研团以及丝路新探调研队来到了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主任张春雷 …
蒹葭小分队成功探访德阳市第三中学
7月17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蒹葭小分队”一行来到四川省德阳市第三中学进行探访,以便为后期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工作做好准备。  团队来到学校时,正值该校新生军训汇报表演 …
浇灌,最灿烂的花儿
7月9日,冷雨来袭,温度骤降,让来自广东的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贵州遵义当地的变幻天气,但不变的是我们那颗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的热心和激情。在淅淅沥沥的雨中,队员们精神饱满地出发去各岔路口等待参与“夏令营”的 …
世外仙境环保行,桃园景色醉人间
世外仙境环保行,桃园景色醉人间  如今,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环保成为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2017年7月21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携手垃圾分类,童绘海上花园”家庭垃圾分类宣传调研团前往舟山市 …
与“红军村”的第一次接触
  2017年7月8日,我们志愿服务队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的目的地——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这是一个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著名村庄,如果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那么,在苟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