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隧道,品味非遗的魅力,一睹洛阳铲的风采,共赏华夏历史的文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推进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日益成为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我们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的重要部署,使同学们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
近日,龙门书院22级历史二班团支部、21级旅游管理一班团支部与华夏霓裳社团合作,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展现志愿者风采,举办了“追寻非遗文化足迹,弘扬二十大精神”志愿讲解活动。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宝库,它代表着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活动伊始,举办方在国旅学院门口空地上搭起宣传棚,精心设计的非遗文化宣传海报及手抄报吸引了许多师生驻足观看。通过22级历史二班团支部义务宣讲员的精彩讲解,大家得以更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这有助于加强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有助于提高同学们非遗保护人人有责的意识。
洛阳铲博物馆中的洛阳铲,因出自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洛阳而得名。博物馆的主要展示物洛阳铲,是伴随着地下文物探秘应运而生的,在经历了发展、定型与创新之后,以其操作方便、经济实用、效率高、破坏性小等优点,在全国的重大考古发掘中屡建奇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接下来,在引导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前往历史文化学院内的洛阳铲博物馆去参观。该馆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全馆藏品300多件,涵盖洛阳铲的雏形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演变期,收藏有各种形制的洛阳铲、考古用品和考古出土文物。该馆大量采用多媒体展示、互动游戏、VR动画等先进的高科技手段,为参观者展示其文化魅力。
身着汉服的讲解员绘声绘色地为同学们讲述了洛阳铲的前世今生,并通过参观博物馆展厅陈列展览,穿越时空,触摸历史,与文物零距离对话,感受家乡历史文化的魅力。
http://www.dxsbao.com/news/5551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