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祥“泰”之地,瑰宝四溢

来源:大学生网报 作者:王贝丽

泰州,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风光旖旎,文物彰明,而在这其中,有一群人,一直坚守本心,一丝不苟地传承着古老的手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无尽魅力。7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校园通讯社“凤城·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泰州海陵、高港、靖江等地,走访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他们的生活点滴和心中感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未来。咫尺遇匠心高港文化中心的根雕传承人袁永亮先生。在他看来,要完成好一个根雕作品,最重要的便是“静”,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近几年来他喜欢把自然界中看到的一些动物植物,用他的创作思维表现到作品中。对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根雕艺术的发展,他认为工艺品不仅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还要符合传统的创造理念,有一种年代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向现代化发展。一盆一世界海陵区稻河古街的泰云堂,拜访杨派盆景技艺传承人曹季德先生。踏入屋内,入眼只觉山清水秀集于此中,各式各样的植物盆景错落有致,苍劲古朴之感扑面而来。曹季德先生在采访过程中语言风趣幽默,其中又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制作盆景最重要的便是材料的选取,讲究“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而杨派盆景最独一无二的特色,便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云片”一般,层次分明,严整平稳。“一盆一景一世界,半农半艺半神仙”,曹季德先生回忆,在制作盆景的过程中,一些自然生长的植物枝条布满了刺,要将它们都扎成云片状,每次手上总难免被扎几个血窟窿,盆景这门手艺,需要恒心和耐心。而随着时代发展,现如今他也在努力尝试,让盆景符合现代自然式的要求,从传统艺术向现代革新迈进。泥中有生灵靖江,孤山泥狗子钱伯平先生。一下车便看到热情洋溢的钱伯平先生,笑呵呵地招呼队员们去家里做客。在钱伯平先生家的阁楼中,陈列着各式各样别致可爱的泥狗子,他现场捏了一团黄泥,瞬息间就出现了狗的雏形,后用竹签点上眼睛,用竹棍打响,不到一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泥狗子跃然于手上。钱伯平先生告诉队员们,他从五岁时便为父亲制作泥狗子打下手,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泥狗子最重要的便是能够打响,说到此,他不禁流露出自豪的笑容,说他打响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在他看来,时代不断发展,他的泥狗子也可以有更多新的形式来更好的传承下去,比如除了传统的烧制后镀上松香的形式外,还可以进行烤漆工艺,让泥狗子更加精美独特。盏盏屋中月高港华艺宫灯厂刘雨晴女士。她是宫灯厂的第一批工人,一直从一而终,宫灯厂里的工人大多都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从他们娴熟灵巧的制作技法以及精致华美的宫灯中仍可感受到那份盎然生机。在刘雨晴女士看来,宫灯的美不仅来自本身浑厚的历史感,更是由于纯手工的精密制作,大多数时候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做完一盏灯。正因过程如此细致繁琐而非流水化生产,有时生产会赶不上销售。在交流过程中,她说自己也曾想过放弃,但宫灯是她和她爱人毕生的心血,她要把它传承下去,她认为宫灯比她的生命还要重要。托风舞云天海陵风筝手艺传承人朱万元先生。朱万元先生是家族里第三代传人,五岁打下手,十三岁便开始制作风筝和花灯,至今做的风筝光品种就有将近70种,样式更是五花八门。朱万元先生拿着风筝,特别自豪地对我们说:“我做的这些风筝都有它的特色,分为大型风筝、中型风筝、微型风筝和掌中宝,我只要拿出去放,别人都会感到稀奇。”在他看来,制作风筝的任何细节都不容疏忽,材料毛竹的选择非常讲究,制作时把握的角度和平衡点都要掌控好。与其他非遗传承人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实现产业化不同,朱万元先生并不希望在市场上卖他自己做的风筝,他说,如果是工艺培训,他大力支持,只要有需要他都会教,但是卖的话就使风筝产业化,他希望人们能全心全意的欣赏风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价瑰宝,而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更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来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若干年岁月的洗礼,智慧的凝聚和情感的沉淀,融汇成一腔古韵情怀,一湾历史长河,熠熠生辉。不想看,它们因轻视而呻吟哭泣;不想看,它们因摒弃而伤痕累累;不想看,它们因淡忘而消散成云烟。年华易老,技艺永存。非遗的保护从来都不是仅仅依靠小部分人就能做到的,只有当每个人都发现自己可以成为保护非遗的一部分时,才能将民族的文化瑰宝持续流传下去,生生不息,芳华四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70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党建带头促发展,合作共赢谋富裕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问题。牛家村党支部按照“建好一个党组织,振兴一个好产业,致富一方群众…… 华德鑫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党建带头促发展,合作共赢谋振兴

赴鲁探红政队队员和欣瑶于2022年7月18日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翟镇进行了实践活动,围绕着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党支部与合作社、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等主题…… 华德鑫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党建促发展,合作谋振兴

赴鲁探红政队队员和欣瑶于2022年7月18日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翟镇进行了实践活动,围绕着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党支部与合作社、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等主题…… 华德鑫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党建促发展,合作谋振兴

赴鲁探红政队队员和欣瑶于2022年7月18日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翟镇进行了实践活动,围绕着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党支部与合作社、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等主题…… 华德鑫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实践行:党建促发展,合作谋振兴

赴鲁探红政队队员和欣瑶于2022年7月18日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翟镇进行了实践活动,围绕着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党支部与合作社、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等主题…… 华德鑫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实践行:访谈村民真想法,知晓发展不容易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谋发展。我与王书记做了一个关于兴隆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访谈。访谈进行的十分愉快,我也从书记的回答中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知晓了…… 华德鑫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实践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谋发展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谋发展。我与王书记做了一个关于兴隆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访谈。访谈进行的十分愉快,我也从书记的回答中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知晓了…… 华德鑫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党建引领合作社,合作报团致富村

去年的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一次走进农村,深入基层,真正实地调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机会。但是,我们小组认识到,上一次的调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在这次暑期,我们在上次…… 华德鑫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记大连理工大学三农学社长兴岛“三下乡”支农实践
走进镇巴,寻健康脱贫之路
2018年8月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秦巴山区健康扶贫调研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赴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结构性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开展对秦巴山区健康扶贫有效方式的调查研究。…
诚朴勇毅,心系镇巴
通过几天的深入了解,队员们分别对镇巴县中心医院和中医院的扶贫病房的49位贫困户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
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翔梧小学支教:我青春中最美好的记忆
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翔梧小学,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支教的地方。每个支教的老师和孩子都有很多难忘而又美好的故事,我也不例外,我青春中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在这所小学短短17天的支教生活。虽然在这支教的时间不长, …
西农学子寻访镇巴经验,扶贫调研助力脱贫攻坚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同时也为了在调研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赴秦巴山区健康扶贫调研服务队一行人利用暑期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展开了走访调研。…
东北大学社会实践团探寻历史足迹,参观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学习沈浩精神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历史足迹,安徽省凤阳市小岗村留下了许多值得青年学子去铭记学习的光荣历史,东 …
翔梧之行——翔梧小学支教感悟
短短十几天的支教活动,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在我们英雄校友李翔梧的故乡,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翔梧小学进行支教活动,这是一份难得的体验和经历;这也让我更加走近了我们的革命先烈,去更加深刻 …
“生态科技洲,低碳智慧岛” ——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走进江心洲
2018年7月,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Produce1724团队成员匡华、刘露、周碧琬、潘镜羽在江心洲开展生态环保调研。本次实践活动以“百名博硕进百村,生态理念入万户、百名博硕进百企,绿色理念促发展”为宗旨,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
“农情社区,古韵悠悠”实践团圆满完成支教工作
  9月1日,“农情社团,古韵悠悠”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了最后一天的支教工作。  上午8点到11点半,支教按照正常的教学日程进行。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语文和数学课的学习,三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则学习了 …
翔梧小学支教感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时光匆匆,岁月荏苒。不知不觉此次支教生活已经悄然结束,回首来时的岁月不禁感叹时间过的如此之快,仿佛昨天大家还在一起讨论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如何更好地举办特色活动,如何拍好《翔梧青年》视频等等。如果你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