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领略非遗文化,细品传统手工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零度工艺社非遗小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号召,继承与宣传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夏天我们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零度工艺社进行了为期七天的“美丽浙江,问艺非遗”暑期社会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体验并学习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并通过后期的问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与亿万群众生活最贴近、有着紧密关联的文化财富,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文化的创造,他们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处于原生状态,鲜活、生动,且具有生命力,给人的心灵以滋润和慰藉,给人的文化心理以安定和安全,是沟通我们和遥远祖先情感的桥梁和纽带,是大浪淘沙中留下的稀世珍宝,它们当中虽然有封建性的糟粕,但更多的是民族性的精华,承载着鲜活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基石。因此,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守望民族精神家园、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更灿烂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我们到了杭州武林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馆。一进入展馆我就感受到乐一股古朴的风格,我细细参观着,注视着,了解着,明白着。我们情不自禁地欣赏起馆内的作品,有杭秀、盘扣、翻棉丝等技艺等等。在馆内相关人员的介绍下,我们对这些美轮美奂的传统手工艺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不禁对我们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艺感到由衷的赞叹。

我们首先拜访了非遗传承人,为更加深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进行了采访活动。悠悠华夏五千年,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我们浙江工商大学零度工艺社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采访了非遗传承人,对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拍摄记录,并在采访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这次采访活动中,我们走近了杭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和传承人的交流,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先祖的智慧所折服,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这些非遗的传承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传承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身于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与研究,并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如今,政府部门和一些民间组织已经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杭州的非遗传承现状,感受非遗文化的伟大魅力。

在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盘扣制作。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盘扣的学习。盘扣是传统服饰上使用的一种纽扣,是中国传统服饰上最具民族特征的中国符号,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盘扣种类繁多、花式多样,用盘扣工艺做的饰品同样精巧别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体验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盘扣的变化万千、别有韵味,作为传统服饰的点睛之笔,堪称指尖上的奢华,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含蓄、聪慧、灵巧。小小的盘扣略一改变,就能变换出挂件、耳环、手链等各种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的小饰品。制作体验活动让大家不但学会了的盘扣的制作,而且融入自己的心性智慧,亲手制作了一件蕴含美好寓意的盘扣饰品,带着吉祥好运。度过了一段午后慢时光。

盘扣的是做过程学会之后,我们进行了非遗手工艺品制作的教学志愿活动,我们在这一活动中帮助更多的体验者感受盘扣的魅力。也是通过体验互动的方式,让盘扣爱好者们一起指尖作画,领略了中式盘扣文化的美好意境,感受中华传统服饰之美和盘扣艺术的独特魅力。老师讲解着盘扣制作的要领,我们在一旁辅助指导,几个看似简单的步骤让不少第一次做盘扣的人手足无措,一次次向老师讨教,在老师和我们的耐心指导和学员的努力下,一个个小巧玲珑、精致美观的盘扣就制作完成了。在教学志愿活动中,体验者们和我们一起沉浸在制作的乐趣中,大家学习了盘扣的制作技巧后都纷纷制作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盘扣作品。这一制作过程中,展现了学习者们的心灵手巧,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自己手动制作,新颖的活动形式带给了我们身心的愉悦。大家在线与线的穿梭中感受情怀,享受着慢生活。

后续的问卷调查活动也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我们前往博物馆和附近几个社区继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实地调查本地对于非遗的各种看法,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些规律,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更好地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问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确地表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程度。本次我们的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线上与线下两种形式。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大学本科生,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的了解程度,并深入了解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与想法,以便我们今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更加深入的推进。本次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目前所处的状况并不是很好,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加强重视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形式不断创新等途径来实现非遗更好地传承发展。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非物质文化也有着悠久,激情的历史。我细细品味着这一拥有着浓厚的民间色彩的物品,我觉得非物质文化中国五千多年来的民间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值得夸耀的历史,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可不学的课本,是历史的最高见证!这次非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也对非物质文化有了更深的见解并且让我也热爱上了这个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091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日志之榜样的力量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永流传,喜迎二十大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南街村的崛起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淇县大石岩红馆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伟人刘少奇的故居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甘将热血洒中华——赵一曼烈士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巢院学子走进红色金寨:传承红色文化
为深刻了解红色文化,追思红色记忆。7月11日,巢湖学院赴金寨红色文化调研考察实践团队来到红色革命根据地——金寨,参观革命遗址,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红军广场忆红色,梅山大坝学精神。7月11日上午…
巢院学子走进红色金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为深刻了解红色文化,追思红色记忆。7月11日,巢湖学院赴金寨红色文化调研考察实践团队来到红色革命根据地——金寨,参观革命遗址,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红军广场忆红色,梅山大坝学精神。7月11日上午…
“常青藤”暑期社会实践团—乡医调研,用心感受
2019年7月23日,山东理工大学“常青藤”暑期社会实践团于四十里社区服务站与四十里镇中心医院开展医疗调研活动。活动伊始,“常青藤”暑期社会实践团到达四十里社区服务站,通过与服务站医生的交流,实践团成…
“听的见的藏品”——对朱向东先生的专访
7月11日,南京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来到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街道,采访了为西善民歌做出巨大贡献的朱向东老师。朱向东,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现为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梅山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他曾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爱心奉献,梦想墙绘
2019年7月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绘新”艺术服务团来到贾岗小区的星苑美术教育,开启了他们暑期实践活动的第二天。这一天他们在这里,运用专业技能,挥动他们手中的画笔为小朋友们绘制梦幻的家…
保护非遗迫在眉睫,开发利用还须得当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消亡现象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存在的特殊性,需要…
不忘初心继前行,尽心呵护伴成长
不忘初心继前行,尽心呵护伴成长□叶伟岗(物电学院1701班)太阳冉冉升起,微风轻轻吹拂,花草也伸着懒腰,鸡鸣声声,仿佛在诉说新的一天开始。睁开眼睛,窗户已透进缕缕阳光,我们揉着惺忪之眼,进行着洗漱…
“瞭望”队开展精品团课,传承五四精神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好“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做好预备团员的理想信念教育,7月22日,“瞭望”社会实践队于曲界第二…
要做勇敢飞翔的小孩
要做一个勇敢飞翔的小孩三毛曾说过,“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可以选择,我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做一只…
山东学子暑期三下乡:举办汉字听写大赛,领略汉字之美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倡导强化认真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深入开展汉字听写推广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丰富校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