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财大学子登封“三下乡”: 扶贫路上产业行 脱贫攻坚有保障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河财赴登封实践团

让贫困群众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脱贫路上的重要支撑;让贫困群众获得稳定的工作,是不再返贫的有力保障。目前国家已经将“稳就业”放到了首要位置。纵观我国局势,我国务工人员流动频繁,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深入人心。“如何留住青壮劳动力”是当地政府正在积极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寻上述问题在登封市农村地区的解决方案,7月31日至8月1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赴登封暑期实践队又来到了唐庄镇井湾村,调研相关产业和基础配套设施。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主要考察了井湾村的家庭作坊、农业大棚扶贫项目、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交通设施、基础环境保护设施、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及混凝土搅拌厂等产业,而这些产业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在这些村庄产业中,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是家庭作坊和农业大棚扶贫项目。

图为作坊工人刘大婶的两个孩子在娴熟地糊纸、制作档案袋。 夏云飞 摄

穿过低矮平房的羊肠小道,踩着刚下过雨后的泥泞土地,我们在作坊主刘大叔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户看似普通的人家。走进大门后,本想径直朝院内走去,我们却被刘大叔带进了西侧一个不起眼的毛坯房内。屋内的装修十分简陋,只有几张大桌子挺整齐地摆放在屋内,有三名工人正在装订档案袋。我们从作坊主刘大叔那里了解到,该作坊主要负责档案袋的生产,其主要工作是将工厂生产的纸板弯折、粘贴、安装连接口和连接线,加工成成品之后运送到郑州对接的商店销售。由于当时正值暑期,学生放假,作坊工人刘大婶把自己家的孩子也带到了作坊里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糊纸、粘贴、折叠、装订……一道道工序看似简单,却要一个人重复做几百遍甚至几千遍。看到此情此景,我们不禁感叹,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小物品、小部件,都是辗转几地来生产,我们所用的档案袋,说不定就是在某个不起眼的村庄里的某个破旧的毛坯房里,由一群工人甚至是小孩子用双手一点一点地制作而成。没有感情的实物背后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我想,只有真正见到过的人才会有此感受。

图为队员尚舒帮助小女孩制作档案袋。夏云飞 摄

话题再转向生产。由于该作坊出于产业链低端,档案袋成品的附加值很低,且技术含量不高,薪酬也就不太高。我们建议作坊主借助目前的金融扶贫政策,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扩大生产链,将本产品更多的价值把握在自己手中,逐渐发展起系统的乡村产业,减少青壮劳动力的外流。刘大叔和我们一拍即合,告诉我们这正是他目前的想法,而下一步就是要结合相关金融扶贫政策实现这一想法。

图为队员师灿宇和扶贫大棚所有者高叔叔谈论大棚的经营状况。 夏云飞 摄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村里的农业扶贫大棚。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塑料大棚排列有序,像是帮助人民摆脱贫困的排头兵,带领人们走向致富路上的站岗人。走进大棚,一排排绿植错落有致,绿意盎然。大棚所有者高叔叔告诉我们,现在赶上了好时候,党和国家的政策很好,政策的基层落实情况也很好。大棚内种植的是红心火龙果,并有专业人员提供技术保障。高叔叔介绍道,大棚共投入30余万元,大棚内能够调节温度,保障温差,培养口感优良的果子,每斤果子最好时能够卖到20元左右。

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农业扶贫大棚。夏云飞 摄

我们认为,对于登封来说,除了家庭作坊和大棚扶贫等脱贫产业,嵩山也是当地的重要资源,若能够合理利用则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应。从大量的脱贫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经验:贫困村要利用好嵩山、保护好嵩山,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开发好当地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宿、特色农家乐,结合现有的各种乡村产业,不断完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技术,让更多的村民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共同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62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暑期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8日电(通讯员:潘泽瑞)古人云: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7月18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平安交通——宝剑经磨砺,梅花历苦寒
7月14号,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平安交通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启动,全队12位成员朝气蓬勃,整装待发,向青岛进发。此次调研以“轨道交通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围绕青岛地铁2号线与3号线展开,调研其…
大连民族大学学子三下乡:“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2019年暑假期间,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宣讲团的成员们肩负责任,走出校园,回到各自家乡,将宣讲的火光点燃在祖国各地。青年宣讲团羊村005的成员们经过了为期一周的精心…
以梦为桨,驶入远方
作者:文/段兴瑞唐雨李林图/文婷来源:人文学院8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寒梅飘香小分队的寻访校友之旅接近尾声。这一次,团队的采访对象是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廖娟。廖娟留给…
天道酬勤终有报
作者:文/段兴瑞唐雨李林图/文婷来源:人文学院8月11日下午,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寒梅飘香实践小分队的校友探访之旅迎来了最后两名优秀生的分享。虽然采访活动即将结束,但是团队成员们并没有因为活动的结束…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带队老师、指导老师及实践队员们在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前合照)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5日电(通讯员:王鹏翔)古人云:纸上得来终…
赴二龙乡探寻民族发展之路
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二龙乡探寻民族乡发展之路为近距离了解民族乡发展现状,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赴二龙乡社情观察实践小分队”以滁州市为例,于7月22号赴滁州市定远县二龙乡展开了实…
不忘初心,天道酬勤
作者:文/段兴瑞唐雨李林图/文婷来源:人文学院8月11日,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寒梅飘香实践小组的校友寻访之旅还在继续,队员们带着热情与期待投入到下一位优秀校友的采访中去。本次受邀参与采访的是两位优秀…
聚焦建国七十年风雨,青年观察家一路前行
7月5日,由校学生会与校团委学生骨干共同组成的“青春助力中国梦”实践团队齐聚马克思主义学院406教室,绍兴文理学院2019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顺利举行。出征仪式上,团委副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提出实践…
国匠精制,大师风采
烟台大学YTU-winner实践队来到淄博淄川昆仑镇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有幸采访到王一君大师。王一君,号归一楼主人,生于山东淄博,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曾被该院聘为刻瓷艺术研究所所长。他着意于睹物结思、缘物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