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山翠竹是宝藏,林下经济谱新篇——探访华江毛竹致富路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作者:囷囷囷囷

早有听闻“漓江天下美,最美不过漓江源”。而在漓江的源头、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南麓,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纤尘不染,竹林如海,她就是又被称为“毛竹之乡”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

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一带一路”乡村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和了解毛竹产业对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作用,2019年8月13日,山东师范大学赴桂林一带一路产业扶贫调研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西北部的华江瑶族乡,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调研。

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

在华江,有这么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要想富,种毛竹”。华江因其优厚的地理条件,有着极为丰富的竹木资源,全乡毛竹面积达二三十多万亩,年产毛竹超过600万条,是“全国十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当地居民靠山吃山,大力发展毛竹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脱贫之路。为了深入了解华江毛竹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到达华江的第二天,实践队便前往兴华竹碳厂、兴安嘉海竹木制品厂等几家毛竹加工厂,在实地走访毛竹厂的工作人员中了解实情。

队员在竹碳厂采访工作人员

竹碳厂生产出的竹碳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兴华竹碳厂。这是一家将毛竹加工成竹碳的加工厂,厂里几名工作人员都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忙碌着。我们主动帮助了一位正在给制作好的竹碳装箱的阿姨,阿姨热情地和我们聊了起来。听了阿姨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毛竹变成竹碳,要经过这么几个步骤:首先要从竹签加工厂获得加工厂的剩余物,也就是原料,并通过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粉末状。然后再放入压泵机中烧制成碳。烧制成的碳又分为优质碳和劣质碳,分别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优质碳一箱可卖到32元。阿姨还说,近些年竹碳厂的利润提高了,工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生活正在逐步变好。

队员们在帮助竹碳厂的一位阿姨装碳

接下来我们还前往了竹木制品厂和竹签制品厂等几家工厂,工人们在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由机器切割好的竹条被整齐地捆成一扎扎摆放在机器旁。在这里,无数的毛竹被加工为扇骨、竹签、跳板、铁炮串等竹木制品。据一位竹签厂的工人介绍说,像这样的一万根竹签在市场的销售价是25元,工厂一天可以产几十万根这样的竹签,工人们每天可以有大约125元的收入。

探访跳板厂

不仅如此,华江还充分利用丰富的毛竹林发展林下经济,例如在竹林下套种草珊瑚和广东紫珠,规模发展六垌茶、香菇、木耳、高山灵芝等,在河谷、小溪边发展冷水鱼、娃娃鱼、山蛙养殖,增加了许多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在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实践队队员在与六垌茶种植地点附近的六垌桥合影

通过乡政府扶贫办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还了解到,乡党委政府坚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建设特色经济强村,发展绿色经济。例如杨雀村、水埠村利用村集体剩余资金入股猕猴桃种植公司和冷水鱼养殖家庭农场,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分别为村集体増加收入1.2万元和2.5万元。正是因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毛竹产业产业链的加长,使得原被划为贫困村的水埠村于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华江瑶族乡,正在走出一条特色的绿色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实践队队员们前往华江乡乡政府采访政府工作人员时的合影

现如今毛竹产业发展已十分成熟,但如何将毛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将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产业,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做到“精”和“细”,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发展与毛竹相关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打响“毛竹之乡”的响亮名号,走特色产业致富之路,还有待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现在的华江瑶族乡,基础设施、优势产业、生态环境齐头并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华江依靠特色产业脱贫致富、成为华南地区的最美瑶乡未来可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34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日志之榜样的力量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永流传,喜迎二十大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南街村的崛起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淇县大石岩红馆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伟人刘少奇的故居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甘将热血洒中华——赵一曼烈士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生态巴蜀行:南航学子川渝调研宣传垃圾分类
7月6日早晨,“无名之辈”团队6人,从学校出发,满怀热忱地前往禄口机场。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最终到达了成都双流机场,“生态巴蜀行”实践项目正式拉开了帷幕。在机场,团队6人细致地观察了周边环境,发现…
走进爱心献血屋,让更多人了解献血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7月22日电(通讯员乙果)酷日炎炎,阻挡不了实践队队员们的实践激情。暑期实践已经到了最后一天,队员们在献血屋里依旧严谨认真的工作着。然而即便酷暑时节,爱心献血的人却络绎不绝。因为…
山东大学寻梦甘佃支教队与道塘村委会联合开展脱贫攻坚排查预演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现阶段,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也已成为各地各部门首要工…
山东大学寻梦甘佃支教队成功开展三日家访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大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了解家长的希望和要求,完善支教各方面的内容安排,山东大学“寻梦甘佃”支教队自7月22日起进行了为期4天的家访活动。本次支教活动共有6个年级200名左右学生参…
艰苦奋斗之考察太平庄村
今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情系林州,艰苦奋斗”暑期社会实践队下乡考察安阳林州市横水镇太平庄村。太平庄村位于横水镇人民政府西北部。全村共有三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660户,2450人。太…
博物藏馆寻历史 建筑人文相辉映
文字:付君赛图片:曹效义朱泓霖校对:刘商祺三下乡团队:梁带村遗址保护调研服务队韩城市博物馆于1984年5月成立,不仅担负着馆藏文物与文庙古建群的保护管理工作,同时又常年开放,属韩城市旅游接待重要窗口…
艰苦奋斗之努力爬渠
2019年7月7日,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的历史成就观察团:情系林州艰苦奋斗社会实践队从郑州出发到达安阳林州,社会实践队共12人一同来到红旗渠景区观摩世界第八大奇迹。到达景区买过票之后,…
南师大转身遇见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心得(六)
坐落在芮城县东南24华里的神柏峪内,它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一座规模宏大,结构新颖的集灌溉、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七十年代这里修建了大禹渡电灌站,分两级扬水,提水为八个流量,总扬程为214米。河岸的抽…
艰苦奋斗之大学生弘扬使命
回想起我们一行来到林州,参观游览红旗渠展览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身身破旧的棉衣,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悬…
南师大转身遇见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五)
青果巷,常州古老街巷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年(1581年)前。当时运河由文亨桥入西水关,经东西下塘,穿城后出东水关蜿蜒向东。青果巷面临城区运河段,当时船舶云集,是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