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农林学子暑期实践感悟:感悟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作者:红色GIS

(通讯员 蒋学庆)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红色GIS”实践团于今年暑假赴乌镇、绍兴、临安多地调研传统文化发展现状和开展志愿服务。“红色GIS”暑期社会实践团8名成员先后来到谭家湾马家浜文化遗址、横港国际文化村、乌镇竹编发源地陈庄村、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鲁迅故里、绍兴黄酒博物馆、临安博物馆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民俗文化调研、体验非遗制作、采访问卷等活动,成员们体会到了吴越地区灿烂的传统文化,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图为红色GIS实践团在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内的合影 通讯员李伃

谭家湾遗址是乌镇历史的源头,对乌镇史研究乃至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马家浜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马家浜文化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时代变迁,如今马家浜文化遗址上现代化的“云上农场”,成功实现了“互联网+”农业的生产方式。不忘初心,虽然农业生产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变的是勤劳、朴实、肯干实干的精神品质。

图为谭家湾遗址古人生活的复原图 通讯员许鑫磊摄

在乌镇竹编之乡陈庄村,我们拜访了浙江非遗乌镇竹编传承人钱鑫明老师傅。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步伐远远赶不上现代化的速度。作为竹编文化发源地的陈庄村付出了了很多的努力,值得成员们学习、借鉴和思考。竹云工坊作为其中的代表,号召许多青年返乡创业,用DIY的方式让失传的竹编再度回归大众视线。凭借着独树一帜的创新思维,用竹编摆饰、竹编画、耳饰、竹编玩具等开辟了崭新的竹编文化市场。这充分说明了非遗文化与现代创新结合将创造更大的价值,将上千年的非遗传承和传统工艺得以延续。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钱鑫明老师傅了解竹编文化 通讯员许鑫磊摄

今年江南雨水不断,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更加激起了实践团成员们的热情和兴趣,在艰难的环境磨炼自己,充分展现了农林学子肯干、能干、实干的品质和坚忍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做为农林学子,成员们也深深地感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它给大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传统文化作为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文化必须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方能保持健康与先进,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中保持生机与活力。“红色GIS”实践团成员会继续努力协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22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来自华北电力大学(……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民生活环境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最新发布

景区保护 我们在行动
景区保护我们在行动——许昌学院旅游(历史文化)学院为绿而歌,与绿同行实践队今天是社会实践的第12天,为进一步探究景区环境保护的现状、景区保洁工作者的工作,我校“为绿而歌,与绿同行”社会实践队特于7…
缕缕阳光,照亮梦想
——许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邮递员”支教队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许昌学院“梦想邮递员”支教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已过半,队员们在实践中感悟新时代的新变化,在实践中承担着新青年的新责任。伴着早晨…
莲江村垃圾分类
2020年7月11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在莲江村就垃圾分类展开调查。据介绍,莲江村每天下午5时,保洁员都会驾驶电动车搭载4个不同类型的垃圾桶上门收…
垃圾分类,我们一起
2020年7月10日,今天是许昌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环境保护,共筑蓝天”垃圾分类处理调研及宣讲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的第十天了,今天准备到周边宣讲垃圾分类相关的好处和知识了。今天,实践队员马光辉和马成功来…
许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防联控严防溺水”社会实践队
夏日炎炎,我们不“闲”——联防联控、严防溺水社会实践队活动纪实大暑将至,随着气温逐渐上升,溺水事故迎来高发期,暑假的到来更使得广大学生的溺水安全隐患尤为突出。对此,许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听响应…
了解母亲河,珍惜水资源
--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绿色音符环保小队巡水护水”社会实践队线下活动7月10日,今天是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绿色音符环保小队巡水护水”社会实践队线下实践的第三天,队员们纷纷忙碌了起来。今天的主要实践…
安全第一,严防溺水
——暨许昌学院“联防联控,严防溺水”社会实践活动截至7月10日,由许昌学院“联防联控,严防溺水”社会实践队举办的宣讲活动已开展了11天,实践队员热情积极的宣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活动多次被国家级网站及…
严防溺水,安全第一
——暨许昌学院“联防联控,严防溺水”社会实践活动截至7月10日,由许昌学院“联防联控,严防溺水”社会实践队举办的宣讲活动已开展了11天,实践队员热情积极的宣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活动多次被国家级网站及…
中旅拾忆,毅然前行
中旅拾忆,毅然前行——许昌学院“良承律所暑期实践队”合同法案例分析今天是我们良承律所暑期社会实践的第十二天,下午三点,队长刘雨欣为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阶段总结会。队长刘雨欣强调,社会实践接近尾声…
合理分类,绿色健康
绿行•我与未来的第十三天—许昌学院绿行•我与未来社会实践队第十三天7月8日,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绿行•我与未来社会实践队队员通过查阅书籍资料,网络资源。总结出垃圾分类的规律和方法,助力垃圾分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