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找历史中的文化印记——良渚站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张琪

文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良渚遗址的发掘堪称是惊喜连连,良渚古城遗址是于2007年发现并正式确认的,随着之后的发掘,它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堪称拔高了整个良渚遗址的意义。它所在的文化中心已经远超本身的意义,是开阔文明见识的良好途径,是深入认识浙江,体会浙江文化的有力途径。遗产的保护、遗产的适当开发合理利用、遗产周边环境的开发、城乡经济的发展,遗产地产权,这些问题之间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反映的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关注点,近些年来,遗址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是不断在实践探索的问题。

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遂成立了“良渚文化价值及发展”调研团队,7月11-13日前往良渚文化区(良渚博物馆、良渚古城遗址)体验了良渚文化,深入了解了良渚文化,感受良渚发展历史、文化价值、文化区的建设经验。同时切实将古城遗址情况与当下景区、文化区建设相结合,探讨了文化遗址的未来发展方向,深入古城当地,了解文化相融和发展模式,提出了以下问题并尝试作解:让历史照进未来,阐述现有良渚文化传承发展的方式以及对未来的建议,如何通过良渚更好地讲述中国文明的故事?当地居民与良渚文化区的建立完成了较好的相融和妥协,现有的相处模式如何以及对未来有什么发展建议?良渚文化区作为古城遗址的文化标志,在往后的发展方向上应该如何明确、古与今应该怎样更好地融合、遗址应怎样保护?未来的文化区开发、文化点建设等又应该怎样相容妥协?古迹与现代文明,怎样才能在经济发展当头的今日实现更好的融合?在世界遗产的舞台上,良渚为探索中国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的路径做出了贡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在经济发展大头的当今,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相融等问题仍然需要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发展意见。

“历史遗址当然具有旅游价值,但是它绝非仅有旅游价值,它还有见证价值、研究价值、教育价值、欣赏价值等等。我们不能为了一种价值而去破坏和牺牲其它价值。要开发遗址的多样可能性,就要平衡这些价值,无论是仿古还原或是景观打造,目的都是让遗址能从自身历史文化层面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文旅以及经济效益。”文化遗址存在的价值在于激发,激发共同感,激发人类情感,激发沉淀,激发古今共通的美,最本质的作用是激发情感,这些都是感情的力量。在良渚文化区,通过视线感受努力生存的价值,古时智慧的沉淀,当代申遗的努力,我们存在智慧的国度,我们拥有价值非凡的文化,我们拥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力量,我们拥有无比的骄傲。

文/张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10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来自华北电力大学(……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民生活环境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萤火之光,照亮梦想之路
南阳市南召县7月31日电(通讯员庹玉明珠)为积极响应学校活动,鼓励和关心乡镇儿童的身心健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萤火之行志愿服务队召开会议,准备开展一系列帮助儿童身心健康…
“行知”社会实践团:爱心支教助乡村 传统国学进课堂
(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七月暑气盛,满怀热情,爱心支教正当行。为让国学走进乡村课堂,贴近生活,7月30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行知”社会实践团线上支教活动第四堂课正式开始。时代变迁…
线上一对一,爱心传真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开展三下乡暑期“云支教”实践活动
受疫情影响,近日,为关爱帮助贫困家庭青少年,因疫至贫青少年,我校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云支教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一对一免费学业辅导、陪伴交流、兴趣引导等志愿服务。在物理学…
湖医药学子暑期三下乡:行百里路,看一方水
2020年7月10日,湖北医药学院E·H问渠暑期社会实践队正式成立,并在十多天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名称“E·H问渠”英文部分由环境与健康的英文首字母组成,而“问渠”则出自典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筑梦返乡,观家乡建设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发现家乡新变化,7月31日,“筑梦青春”实践团成员通过线下走访的形式,就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符村乡村基础建设情况开展调研…
山东理工大学“青鸟”下乡,助力脱贫
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7月31日,青鸟社会实践团成员于临沂市苏村镇杜家庄村就乡村脱贫问题展开深入调研,在本次调研中,实践团成员结合调查问卷采访当地村民,全面了解该村近年…
走进建始县:提交答卷
走进建始县:提交答卷2020年7月31日,湖南工学院计信学院赴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决胜小康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了线下访谈反馈。通过前几天的线上查阅资料,线上会议讨论,低风险地区线下…
我眼中的美丽乡村
7月30日,在吃过早餐后,我来到了今日的目的地——何屋村。在进入到村里后,我的目光很快便被一个池塘所吸引,池塘的中央一株株粉红色莲花在傲人的绽放着,不时有鱼儿游出水面吐着泡泡,在池塘塘靠近马路的一…
“人民群众对党及工作认知”线下问卷调查
2020年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文明我先行”实践队以“人民群众对党及工作认知”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线下问卷调研工作,以下为今日工作开展情况及感悟。小组成员将提前制作好的问卷打印,在保证安全…
宁夏盐池:深入扶贫工作,对比攻难克艰
宁夏盐池:深入扶贫工作,对比攻难克艰通讯员杨托杰李国毓韩艺瑶中国青年网吴忠市7月31日电(通讯员杨托杰李国毓韩艺瑶)为真切了解宁夏盐池人民脱贫的现状,聚“宁”发展、察“盐”民情实践团队代表进入了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