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农村垃圾处理难题,建设美丽乡村
长期以来,由于意识不足、缺少经费等原因,农村垃圾、人畜粪便及污水处理等长期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加之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较弱,农村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短板。从“美丽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被提上工作日程,而困扰乡村生态环境的一个突出要点就是生活垃圾。
“锄禾”实践队经过详细的探讨后做出了一份贴合课题的调查问卷后,走访组展开了问卷调查走访的进程。8月14日晚上走访组成员何晓雯在线上采访了三位来自云浮农村的青年,一位工厂工人,两位学生,采访者围绕调查问卷向他们了解粤西地区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这三位青年对于所在地区垃圾处理现状的满意度都不一样,分别是比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采访后得知他们所在村子都有垃圾集中处理的基础设施,政府也有定期派人清理垃圾点,所在村里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都是垃圾由清洁车转运到垃圾转运站焚烧,村里都进行过有关垃圾处理的环保政策宣传,对于垃圾分类,基本是愿意的。根据问卷调查和走访,农村主要产生厨房等生活剩余垃圾、可回收物品如废纸塑料瓶和其他垃圾,虽然大部分人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都是回收有用的,没用的扔垃圾箱,但是就地焚烧的情况也有,众所周知有些垃圾直接焚烧是会污染环境的。从整体来说,人们对垃圾处理的问题是越来越重视的,垃圾处理的方法也比较科学,跟以往的农村形象相比可以说是改善了非常多。
很显然,农村的垃圾处理不能只靠村民,政府的相关措施和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采访中三位青年都认为农村垃圾随意乱扔的原因是农村素质不高缺乏环保意识和缺乏有力监管。这就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加大环保宣传的力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相信粤西农村垃圾处理的问题能解决好。
撰稿人/李子玲
摄影/何晓雯
供稿单位: “锄禾”实践队
作者:李子玲
审核人:侯添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6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