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外文学院“最美乡风”脱贫攻坚实践团赴江苏沛县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赵曜

8月1日,“最美乡风”脱贫攻坚实践团成员赵曜前往家乡的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及其村庄搬迁处周田新村,对矸石山的矿山运作模式以及在开采煤矿造成塌陷后促使举村踏上脱贫之路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调研。

我们团队最初的主题围绕“脱贫攻坚”、“乡风”来定的。当看到这两个词时,我立刻把目的地锁定了我的老家。

我的家乡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安国镇周田村。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上下学都会经过张双楼的矸石山,走过崎岖不平的石子路,到达村子里。曾经有一次,我和伙伴们去矸石山捡过煤炭卖钱,那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与“矿”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这冥冥之中注定了我7、8年后会进入矿大与矿“再续前缘”。

于是,庄子附近的张双楼煤矿首当其冲,成为我探索乡风的第一站。1号上午,我从家里出发,到达安国时已经乌云密布了,这也自动给我看到的“矸石山”、“矿井”等加了一层灰蒙蒙的滤镜。

时隔几年再次见到矸石山时,它已经与我记忆中的样子相去甚远了。由于不停的开采,原来“高耸入云”的煤山如今也已经“泯然众人矣”了。考虑到安全问题,我隔了一段距离观察了运作中的拉煤车,并且在这之前去了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了解到了双楼煤矿的发展以及近些年煤矿开采的情况。

在深入实地调研了矿山的运作模式和向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询问及交流中,我了解到该地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投入生产,最初煤矿归中煤集团大屯煤电公司管理,1986年交由地方煤矿即徐州煤矿管理,即如今的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到2000年时双楼煤矿附近的村民小组已经开始准备搬迁。截止2003年,10个村民小组已经搬走了7个,剩余的村民小组中就有我所在的村庄——周田村。

2013年,我上六年级,周田村举村搬迁至安国镇,居住环境由砖石水泥院儿转变成公寓式楼房。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亲身参与了这场搬迁“大活动”。爷爷和爸爸骑着电三轮一趟一趟的拉家具,那一段时间马路上处处能看见我们村的人骑着车拉着大大小小的家具奔赴我们的新家。

自搬迁以来,周田村的村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不仅居住环境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交通也便利了不少,而且几乎每一家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至的飞跃。而那一年,我也因为升初中,爸妈带着我和弟弟妹妹搬到了县城。我只短暂的在新家里住了不到一年,因此,在我缺席的这6、7年中,我与家乡“渐行渐远”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都不能第一时间得知了。幸好有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一个“弥补”家乡knowledge的机会。我找到了孙奶奶,在和奶奶话家常的同时了解到了周田村搬迁的来龙去脉。

原来,当年举村搬迁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村庄旁边的张双楼煤矿以其为中心点,周围十公里以内的区域都成了煤炭开采区。经过几十年不停的开采,很多地方都成了塌陷区,这就造成区域内的人不得不另觅新家。得益于政府的“富民政策”以及矿方的资金支持,村民们不用为买房而费劲发愁,直接拎包住进已经盖好的小区——周田新村。在恍然大悟的同时,我不禁在心底为自己能享受国家和党的福荫感到幸福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我入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

采访完奶奶后,我又走访了其他几位村民长辈,询问近10年来他们对搬迁后生活状态的感受,了解到村里人都对目前的生活感到非常幸福。对张双楼煤矿的调研和对周田村搬迁的了解让我认识到了:企业生产需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此外,政府的举措和对人民生活的大力支持,是促成全面小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体验最美乡风,传承弘扬并讲好家乡故事,我又在当天下午前往江苏省沛县安国湖湿地公园开展实地调研。

安国湿地公园——采煤塌陷区2.0:这可以很清楚地说明湿地的前身。

为了体验环卫工人清扫面积517公顷的湿地公园的辛苦与不易,我自带了工具前往湿地清扫参与垃圾。仅仅是一个木栈道,就让我感受到了清洁工人的日常劳累。我在打扫时正巧天已经放晴,也没有下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打扫木栈道都已经隐隐感到有些疲惫,更别提定期都要工作的清洁工人了,遇上下雨天时更是难以清扫。塑料瓶一类的还好,糖纸、卫生纸和其他一些具有黏性的垃圾要是遗落在木栈道上,无疑又给打扫增加了难度……

随后,我采访了公园旅游办的主任。在采访相关负责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该项目以“美丽安国、生态家园”主题,从水质净化、湿地景观、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大汉文化五个层面打造生态湿地。

毋庸置疑,湿地的建成有效地改善了安国、张双楼矿周边生态环境,而我在临走时特意经过湿地,观察到湿地周边都已栽培了很多树种,相较于几年前湿地的满目疮痍,现在的湿地已经变成了一个绿色、美丽、和谐的生态公园。在游览湿地的过程中,我也偶遇了很多游客在此地拍照、游玩,这正证实了湿地的建造方便了人民在农闲之余有个休闲养生的娱乐场所。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我切实感受到了国家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区的资源,合理改善生态环境,建造利民利生态的湿地公园以及努力实现全面小康这一目标的决心。除此之外,政府的政策扶持、矿上的资金支持以及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促成湿地改造的关键因素。同时,此次实践也我明白了拥抱自然、回归生态是人们在匆忙急促的快节奏生活中缓解身心疲劳的金丹妙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7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日志之榜样的力量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永流传,喜迎二十大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南街村的崛起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淇县大石岩红馆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伟人刘少奇的故居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甘将热血洒中华——赵一曼烈士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山东学子三下乡:韩庙小学家长会的召开
韩庙小学家长会的召开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烟育菏梦”社会实践队经过了一天的招生,学校已经形成了雏形。但是由于昨天的天气原因,招到的学生数量远远不够,所以支教队员们决定继续招生半天,经过…
劳动知识快乐谈心得
作为还未正式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虽然我从小就一直接受劳动教育,但是对劳动关系、劳动法律等劳动基础知识是比较陌生的。通过此次劳动知识快乐谈,我对劳动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对于实…
趁年轻,去基层:公益长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
大学生网报湘西8月21日电(记者李喜磊|通讯员饶琮琪覃龙腾王琮翰)8月21日,吉首大学李喜磊响应团中央“趁年轻,去基层”号召,深入喀左县水泉镇、羊角沟镇、大城子镇等地各大景点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先后去…
走进青城新农村、感受变革新面貌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赴呼和浩特市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来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东乌素图村进行调研考察。东乌素图村位于大青山前坡,是一个汉、蒙、回聚居的多民族村庄,也是呼和浩特市的革命老区村。村…
保护攸县沙河,共建美好家园
8月18-19日,湘潭大学赴攸县社会调研团的队员们前往皇图岭镇,调研皇图岭镇沙河流域的河流生态环境以及水污染情况。8月18日,团队成员按照计划租车到达攸县皇图岭镇人民政府。下车以后环保站欧站长接待了团队成…
“烟育菏梦”支教队开始招生
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烟育菏梦”社会实践队今天来到了菏泽省单县东城韩庙小学,收拾好学校教室后,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烟育菏梦”支教队正式开始招生。在来之前,队员们便与村委书记们进行了关…
走访美丽家乡,延续文化传承
6月12日上午,实践队队员罗松前往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镇进行采访调研。由于疫情原因其他队员无法正常调研,线上的讨论与网上资源调查也没有疏忽。(实践队员们线上研讨)千人桥镇位于舒城县东部,辖21个行政村…
福大学子巧妙运用互联网技术带动农产品销售,助理脱贫攻坚
2020年8月15日至19日,来自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的初心不变实践队队员们在对互联网+与线上销售有了足够的了解后,前往福建漳州龙海九湖镇新春村,为当地种植有机蔬菜却苦于无处销售的村民们介绍互联网带货方式…
甘做服务百姓先锋战士,敢做战胜疫情逆行勇者
甘做服务百姓先锋战士,敢做战胜疫情逆行勇者——浙江工商大学“百年百人话初心”专项社会实践团社会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专注于乡村建设,服务于社区工作,投入于志愿活动。日常活动之中,他们怀着热情去…
池州学院东至花灯研究团活动
为响应国家号召,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8月7日起,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依据此次三下乡主题“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组建了一支东至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