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黄河古迹,寻南阳汉画
“古时好拓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
拓片是南阳市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
在2021年1月28日,“寻非遗,’豫’黄河”假期实践队的队员姚远前往当地的汉画馆了解古时拓片,根据拓片上的石刻、碑文等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古时黄河流域的文化背景和民间故事。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汉画馆的大厅,向内走不远处就能中国汉画像石墓分布图。
根据这副地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汉代刺史部分界和画像石墓石棺崖墓石椁墓等。我们可以看到,拓片汉画的分布地点包含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所以我相信这次的社会实践一定能发掘出灿烂的黄河文明。
在分布图的另一侧,陈列着千百年前古人留下的文化瑰宝,上面雕刻的画作栩栩如生,生动地向大家展示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们的歌舞娱乐、人们的文化思想等等。整个展厅寂静、庄严,队员在展厅里学到了很多。
随着调查的深入,队员在展厅内发现了一副拓片,名为《神兽、河伯出行》。
石左刻大象、熊、虎,均为神兽;石右为河伯出行,三鱼拉一车,车乘二人,前不车夫,后为河伯。河伯为黄河之神,所以要乘鱼车出行。这副拓片展示了中国古人所构想的神话传说,富含绚丽的文化底蕴。从侧面也能看出黄河这条母亲河对沿岸人民、聚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是一种拓在一个民族思想骨子里,绘在一个国家精神面孔上的抽象之物。但是它同时也是具体的,能被人们看见,能被人们传承,能被人们发扬的。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次文化寻访,让我摸着历史的藤蔓向上攀登,与穿越了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遇相知。黄河于中华民族而言不仅仅是一条河,它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符号,一座民族文化之泉,一种华夏儿女家的归属感,一首伴着汉语传唱了千年的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04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