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坑下刮壁,坑上探孔 ——许昌学院赴濮阳考古实践队探寻宝藏的一天

作者:孙毅彬

“考古在人民大众眼里是挖宝,在考古人眼中更是挖宝。即是挖宝,便要先寻宝,如何寻宝?这就是你们今天的任务。”7月11日清晨,柳根生老师在今天开工前给队员们开会时说道,“坑下刮壁,坑上探孔。”

所谓坑下刮壁,就是在探沟中对垂直土层剖面进行刮铲,去其表面浮土,显其庐山真面目。不同的土层土质土色包含物不同,年代也不同,对于田野派来说,必须要有耐心,挖一层,刮一层,如此循环,直至生土层。在太阳不是太毒辣的上午,队员们一字排开,一人一手铲,一人一区域,俯下身子、弯下腰间,一点一点地对探沟壁进行刮铲。土色杂、土质硬、有夯窝,这是夯土;土色青、土质软、有陶片,这多半是灰坑;土色均匀、土质适中、一层排开,这就是地层。任何蛛丝马迹都不放过,这是田野考古人的精神图腾,短短十几天,队员们显的得心应手。

坑上探孔,就是利用探铲来探测土层,铲子朝地下用力一戳,最深能到达地下八九米深,提出探铲后就会带出泥土,“通过土层的信息,可以了解地底有无文化堆积层,经验丰富的考古人员凭借土层所显示的‘信息’基本就能确定文物点。”马三老师将读取土层信息形容为“让泥土讲话”。这项工作可说是体力值和经验值的双重考验。队员们顶着下午的炎炎烈日,一铲一铲地向下,伴随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汗水,同学们便和泥土来了场亲切的交谈。

一天下来,城墙的面貌,城墙的位置,会盟台的范围,一一浮现在同学眼前,接下来如何挖掘?从哪里开始?是泥土留给同学们的作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问卷调查及街头采访前期准备

2018年7月22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成员很早便赶至化工大楼召开会议。……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英才辈出——东山书院

2018年7月21日,红色精神调研团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湘乡市东山书院展开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戎马一生——探访陈赓故居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两点,顶着炎炎烈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抵达了位于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的陈赓故居进行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探访齐白石纪念馆

(通讯员 陈学飞 蔡智慧)2018年7月20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探寻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及伟大人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其生平事迹。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从小……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7月19日上午,烈日当空,红色精神调研团一行来到湘潭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付出才会有回报——调查问卷发放

7月19日清晨,迎着朝阳,红色精神调研团踏上了第二次调研之途,来到了湘潭市白石公园。……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总结中前进——第三次会议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8日上午九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聚集于生食工楼召开团队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先由队员对赴湘潭市博物馆调研活动进行反馈,随后队长……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7日上午,红色精神调研团奔赴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一行人直赴三楼湘潭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访了“觉醒”、“革命”、……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无人机航拍 考古实践队迎来新阶段
2017年7月11日,许昌学院苏羊考古实践队迎来考古工作的新阶段。从洛阳考古文物研究院的程老师处了解到,“今天上午10点要开始对山上的考古探方进行航拍,还要对周边的植被进行拍摄,咱们研究所的无人机马上就到” …
共建“文明巩义”
7月10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蒲公英”筑梦支教实践团队开始了第7天的教学工作,7点左右,孩子们热情地互相打着招呼,来到了学校里。经过了这么久的支教生活后,支教队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设计, …
古镇西街与商业发展
初到安铺,安铺并非那种商业很繁荣的城镇,安铺的商业还处于较落后的阶段。走过几条安铺的街道,最多的是一些超市、小餐馆、农资店,很少有规模很大的商业店铺。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水果摊,售卖安铺的当地水果 …
文车调研
文车调研今天上午吃完早餐八点不到就一行五人出发,在桥头底下坐乡车前往南亭,到了南亭又转930公车去文车村。刚刚下车,看到文车村的牌坊,哇塞!超级豪华的,真不愧是文车村。一进村,眼前几乎都是一排排的别墅 …
愈艰愈强
2017年7月6日,已经是支教的第二天,有了昨天的经验后,6点左右时所有队员都起床了,开始进行今天的工作,然而今天早晨是个不平凡的早晨,“蒲公英”支教团遭遇了本次支教以来最大的危机——断水。断水是支教队最 …
华夏汉服,传承初心
(通讯员:康紫璇)7月10日,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当涂“国学随身,书理塑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的第四天,队员王家玉为孩子们带来了别样的一节课:重温汉服,重拾初心。身穿清雅古朴汉服进入教室的王家玉, …
顺应时代潮流,勇于进步
7月11日上午,许昌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校友走访队暑期社会实践队采访11级学长冯亚杰。冯亚杰学长已经成为了一名颇有建树的大成建筑公司项目经理,这和他十几年来如一日的努力分不开。今天的采访,最大的收获就是做事 …
分别在七月
分别在七月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明天就要启程回学校了,从一开始到这个陌生的小镇,到现在已经对小镇有了不舍,这期间经历的酸甜苦辣岂是一言两语能够明了的 …
浙江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参观宋濂祠堂:品味孝廉家风
7月8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缘梦·兰启萧情”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兰溪市横溪镇宋宅村,参观宋濂祠堂,体味当地悠久的孝义家风传统,结合金华郑义门历史教育,以先进家风促优良党风。…
安徽学子将汉服带进护河:着汉家衣裳,习汉礼之俗
(通讯员 张友伟)7月9日,今天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当涂“国学随身,书礼塑人”团队来到实践地护河中学的第四天。经典传承心——“穿汉服、习汉礼”阴雨绵绵,风凉清爽。队员王家玉给留守儿童们上了一节《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