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南石油大学学子三下乡:勿忘故迹,牢记使命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0617

7月13号至7月17号期间,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穿越在银河的火箭队在指导老师宋姝蕾的指导下赴宜昌大撤退纪念馆,宜昌革命烈士纪念园,宜昌博物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公馆等地展开实践活动,亲身体会先辈们的红色精神,感受我党的红色文化,了解优秀先进的红色人物故事。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革命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发展历程中最真实生动的写照。

在接到上级文件后,各位同学通过组队商议并确定了“三下乡”的主题,随后决定在多地展开活动。同时,在各成员的讨论下,确定了小组成员的分工。

7月13号,小组成员来到宜昌革命烈士陵园和开展活动。还未入园,首先看到的便是矗立在山顶上的革命烈士碑,碑高22米,基座长33米,宽31米,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正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两侧底部塑有“渡江战役”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浮雕。背面底部的大理石上篆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宜昌的不朽战绩。瞻仰拜谒纪念碑,激情往事涌入心扉,正是革命先烈不顾自身安危,用鲜血换来神州遍地光辉。随后小组成员们来到了革命烈士陈列馆,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成员们了解到了革命先烈的故事,加重了对烈士们的敬畏和敬仰。队员们都觉得这是一座流淌着鲜活记忆的陈列馆,是一座闪耀着革命光辉的纪念馆。宏伟的历史从文物与史料中喷薄而出,交织成热血激荡的壮烈史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数的革命先烈,再现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缩影。同时,成员们在陵园里还遇到了同样参与社会实践的夷陵中学的学生们。通过对他们和工作人员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学校和社会都非常重视党史教育,双方都会通过相关途径加强党史教育,如学校会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基地,而工作人员也会到学校进行宣讲等。

7月14号,在西安的实践成员参观了当地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重温了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深切缅怀了老一辈革命家齐心奋斗的峥嵘岁月。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实践成员了解到由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医疗器械和药品师傅匮乏,周恩来同志便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我党联络代表刘鼎在西安设立秘密交通站。刘鼎同志不仅完成了转运医疗器械和通讯器材的工作,还在地下工作人员涂作潮的帮助下,安装了一台由电子管收音机改装的电台,将中共中央的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

同时,队员注意到有不少青年大学生,穿军装的小学生,各单位组织的人员也来到了八办。由此可见社会越来越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中的人也越来越相应号召,积极了解党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7月15号,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的两位成员来到了宜昌市党史馆。在此之前,队员们通过网络等相关途径了解到宜昌党史馆是宜昌地带的共产党活动记录和贡献的红色场馆。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述,我们对宜昌市第一位共产党员胡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到生于宜昌的夏明翰的壮烈牺牲;学习到“男儿有志在四方,为国为民奔波忙”的不惧苦难;学习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坦荡从容。同时,两位队员还在博物馆开展了志愿服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采访了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对党史教育的看法。

7月16日,穿梭在银河的火箭队的一位成员来到西安事变纪念馆。虽然在中学历史书上多次提及西安事变,原本以为这次实践只是加深印象而已,可当真的亲身走进西安事变纪念馆,再次走进历史,实践队员仿佛又能看到张扬两位将军不顾个人安危,荣辱得失,为民族大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通过回顾历史,我们更能体会到它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发生及合平解决基本结束了国共内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极大鼓舞了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抗战的基础。往事已成为历史,英雄人物却永远活在在人民心中。

7月17日,两名成员来到了素有“中国敦刻尔克”之称的宜昌大撤退纪念园。 宜昌大撤退纪念园的主体雕塑由蓝色铁锚和数字组成,“1938”“10”“11”这样一组数字组成,形象表明了这一历史事件是发生在1938年10月,11月间40个日日夜夜里。站在浮雕面前,眼前仿佛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面。不得不说,发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宜昌大撤退,是一部民族救亡的悲壮史诗和英雄篇章。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宜昌大撤退和敦刻尔克大撤退,都是改写历史的大撤退。

同时在活动期间,实践小组还组织了两次线上会议,回顾了百年的发展历程,相互之间分享了实践的感悟,重温了习总书记的经典语录,体会到先辈们的满腔热忱及拳拳爱国之情,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爱国志士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正是有他们舍生取义,才换来今日繁荣富强的中国。我们要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过去,我们的国家曾经历苦难,我们的人们曾饱受折磨,而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崇高的理想,鉴定的信念带领全国人们一步步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实前进。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应当分外珍惜这一荣光,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1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济南JN150文创园展开调研

2022年7月24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两名队员王雨佳与孙瑞泽来到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展开了关于济南文化资源开发的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 白洋颍翔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调研团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7月9日至8月19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顺应建成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遵循“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罗雅轩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张天洋:咏园运营的挑战与启示

7月27日,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关于北京文化资源开发经验的分析调研。咏园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是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 张天洋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高明翔:走访咏园文化产业园

“以诗和歌,咏以为园”。7月27日,我与张天洋同学代表“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对咏园文化产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原址为北京市三露厂。上世…… 高明翔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京溪渡泉”调研团对话文化产业专家

8月19日,为获取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行业与专业意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模式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北京市“咏园”调查

7月27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张天洋和高明翔前往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调查。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类似…… 张天洋 高明翔 彭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孙瑞泽:探访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感悟

本周,我所在的“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的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济南建设路85号,是原重汽离合器厂,1960年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卡车就在这里诞生。半个多世…… 孙瑞泽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王雨佳:寻访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

今天,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了我们在济南的第二次文化资源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设……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趣味课堂 多彩新集——新洲支教队进行创意教学
(通讯员龙佳琪张宁)伴随着新集炎热的天气,华中师范大学心心火义教之家暑期支教新洲队第二周的支教活动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支教队员创新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融合…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电商助农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合肥7月26日电(通讯员龚天乐李海蓉江雯)“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党对自身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亦是关乎中国政治实践的重大政策方针。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
走进现代粮仓探访大国粮仓
为继续了解粮仓文化,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新郑市中央储备粮新郑直属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调研。公司相关负责人员王博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正在建设的粮仓。经过事先与相关负责…
走进现代粮仓访大国粮仓
为继续了解粮仓文化,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新郑市中央储备粮新郑直属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调研。公司相关负责人员王博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正在建设的粮仓。经过事先与相关负责…
躬逢其盛 寻史探今:当新洲队遇上趣味文史
(通讯员高祺龙佳琪张宁)7月31日,华中师范大学心心火义教之家暑期支教新洲队按照计划开展支教活动。支教队队员杨玉其、张思怡、高祺分别通过趣味语文、趣味历史课程的讲授,向新集小学学生展现广博的人文世…
缅怀刘少奇先生,践行中国梦
为深入缅怀刘少奇学生,践行中国梦,7月9号,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缅怀刘少奇先生,践行中国梦”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河南开封的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到达开封市之后…
于长河之迹筑起大国仓廪
2021年夏天沁·禾社会实践团队集结在一起,从一点点筹划到出发,从有些迷茫到愈发坚定,从郑州到洛阳,从洛阳到新郑,这一路沿着黄河,循着漕运,访古今粮仓,我们学到很多也收获颇多。开始前,我们一起在课业…
追根溯源,传承经典 ——文学院暄和队开展语言汉字及武术文化类系列课程
为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及武术文化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暄和云实践服务队于8月3日继续开展语言汉字及武术文化类系列课程。今日的语言汉字及武术文化类系列课程共设三个课时,第一…
循着漕运之迹访大国粮仓
为深入学习粮仓建设相关知识,深入探寻大国粮仓,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4日下午来到新郑市中央储备粮新郑直属有限公司考察学习。经过事先与相关负责人联系沟通后,队员们于14日下午来到正在建设中的新…
沿黄河之迹探访古都粮仓
为深入学习调研黄河流域古粮仓建设的技术与智慧,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3日上午沿隋唐大运河顺流而下来到位于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睦邻大道的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回洛仓遗址,经过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协商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