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共筑下姜富裕梦,智汇乡村文化兴:浙农林学子深入开展产业调研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 作者:蒋玲苔

2021年8月4日至8月5日,浙江农林大学“下姜筑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带着面向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政府、香榧企业、葛根企业的三十个问题和市场“云调研”结果再次来到大下姜,深入开展大下姜产业调查。团队协助枫树岭镇政府紧密联系当地企业和科技特派员专家,掌握市场动态,以期促进大下姜产业优化升级,帮助解决大下姜旅游业发展问题。

8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下姜筑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枫树岭镇政府,向余青平副镇长汇报了第一次产业调研结果和红色文化规划。余青平副镇长聆听了团队的汇报之后,充分肯定了团队的大下姜区域乡村振兴和红色旅游思路,他认为团队将文旅学习目标客户定位为年轻人和中小学生是合理的,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加需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随后,余副镇长向团队介绍了大下姜地区的巨大产业优势,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是习总书记对基层党员干部提出争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重要指示的地方,具有独特的红色背景;大下姜地区自然环境优越、产业各具特色、村庄美丽整洁,坚持绿色发展,具有村庄生态优势;这里深刻记录着习总书记的回信、讲话等内容和各级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宝贵经验,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因此也极具影视热点,例如《我和我的家乡》中的《最后一课》,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但是,大下姜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当地的区域和气候条件制约农业种植面积问题、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局限性、农产品生产中的品种和加工技术问题、旅游业的发展瓶颈问题、民宿配套设施优化问题、服务接待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如何避免乡村空心化,将劳动力引流回乡村这个问题也值得深究。最后,余副镇长提出了加快培育市场、打响当地品牌、促进高质量产业发展等需求,团队表示一定将所学知识尽量与产业结合,真正为地方发展做好科技服务。

随后,团队顶着骄阳烈日,来到大下姜远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该企业所种植葛根的品种优势、葛根产品类型、未来规划、品牌营销等方面进行了调研。葛根企业负责人张荣朝带领队员来到葛根基地参观仿野生试验田,并介绍了企业相关发展情况,目前基地种植的粉葛具有长势快、产量高、出粉率高等优势,投入了几百万资金建设葛粉加工厂房,并引进先进设备,日洗粉能力可达1万公斤,同时,研发了葛根系列化妆品,投建了“葛谷”旅游文化园,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有大量技术需求,例如,希望引入抗病虫害强、土地适应性强、能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的扦插苗新品种,希望丰富葛根产品类型及寻求新的研发方向,希望科技专家能协助企业制定生产标准,帮助企业拓宽推广平台和销售渠道等。

“下姜筑梦团”调研的脚步一刻不停。8月5日,伴随着突如其来的山雨,来到了以种植及加工香榧为主的枫树岭镇群聚家庭农场,这是团队对该农场进行的第二次考察。企业负责人廖龙建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香榧种植园,并详细介绍了相关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随着林下经济发展,企业在香榧林下套种了150余亩的黄精和白及,3年后即可采收。在本次考察中,团队了解到香榧种植和加工较为成熟,但是依然存在很多技术需求,例如“象牙榧”等优质品种的种苗珍稀且价格极高,加工程序复杂、后熟过程时间长、机械化生产投入水平有待提高。

调研了新兴产业基地后,团队来到了白马村书记办公室,调研当地的传统产业。吴约木书记介绍,白马村素有“地瓜干之乡”的美称,拥有当地的传统品种、传统种植方式、“三蒸三晒”的传统加工工艺,产品在周边县市名气很大。但是,白马村地瓜干还是希望能进一步提升,从新品种选育、加工工艺改进、人性化包装设计、品牌打造、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改良,研发出一款品质佳、口感优、糖化时间短、生产成本低、受众面广的地瓜干,真正打响“白马地瓜干”品牌。

“下姜筑梦团”认真研究对大下姜地区的企业调研结果和数据,提出以下建议:(1)企业紧密联系政府、科技特派员等,合力攻克技术壁垒;(2)企业可以通过缴纳农业保险以减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疾病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企业平稳且高效发展;(3)企业利用多种信息传播渠道,通过更多的推广平台如小红书、微博、公众号等进行营销;(4)企业应推进网格化营销策略,针对不同客户,从包装设计、产品功能研发、销售渠道、营销手段等方面进行细化研究并改进生产技术。

产业调研结束后,团队来到淳安县科技局,向主管领导汇报前期工作成果并讨论下阶段工作。科技局领导对团队的几日辛勤奔波表达了关怀之情,对团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下姜筑梦团”能够延续下去,持续为淳安提供相关科技服务。团队成员表示,未来会依托“浙江农林大学-大下姜专家工作站”,建立“本-硕-博学生工作室”等联动工作机制,努力将当代大学生的智慧,转化为产业发展中前进动力。

此次大下姜地区产业调研历时二天,团队早出晚归、白天无休,奔波近千公里,针对政府、产业进行考察,从更深层次上与政府、产业、科技专家、市场四位一体联动。团队成员走出学校,打破思维局限,深刻体会到产业技术需求与课堂书本上的知识之间存在差距,只有切切实实把企业的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浙江农林大学“下姜筑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依然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1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伴孩子成长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助梦成长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共筑下姜富裕梦,智汇乡村文化兴:浙农林学子挖掘白马村红色资源
红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化红色记忆,传承精神根脉,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2021年8月5日,浙江农林大学“下姜筑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杭州市淳安县白马村收集红色故事…
寻访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探寻家乡特色文化 感慨今朝发展变化
本网讯(通讯员田梦瑶)8月3日,我院地信2002班朱玛娜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朱玛娜在叔叔的陪同下走访调查,对家乡湖北省咸宁市的特色文化进行了探寻。起初,朱玛娜对家乡特色文化的了解…
筑梦计划三下乡团队:清扫街道与小学,助建绿色幸福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筑梦计划团队于7月29日来到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丁塘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当地村委的指引下,前往登塘小学,通过清扫小学附近的大街与学校内的教室,切身…
走进孙谦故居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对孙谦的名字并不陌生,今年暑假我和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一起拜访了孙谦故居,让我对这位作家又有了别一番的了解。孙谦故居是一座精致的四合小院,古典别致的门楼旁挂着由原中国电影家协…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57年1月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时,党和政府在山西省文水县修建了刘胡兰纪念馆。纪念馆广场上耸立着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纪念碑。纪念馆内陈列着刘胡兰烈士的遗物、文献资料、事迹展览,以及党…
共筑下姜富裕梦,智汇乡村文化兴:各民族同学共同传承红色基因
美丽的小花帽穿梭在下姜村的山间村头。为深入挖掘和传播习近平总书记联系下姜故事、帮扶下姜的实践探索,2021年8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下姜筑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再次来到枫树岭镇进行调研,团队中的新疆…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举行第十六届团委学生会部门表彰大会
本网讯(通讯员田梦瑶)为总结本学年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工作情况,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我院团委学生会的工作水平。8月6日晚,我院学生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团委、学生会、青队表彰大会”于腾讯会…
探索乡镇企业发展之道
走近吕梁文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光耀千古的红色胡兰精神,也看到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水人民拼搏奋斗、勇创辉煌的坚毅精神。披荆斩棘,踏浪而来,文水在转型发展的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功不可没。在几天的调…
《颜氏家训》读后感——批判借鉴“教子”经验
《颜氏家训》读后感——批判借鉴“教子”经验在《颜氏家训》篇章之中,序言一卷之后即是“教子”一文,可见,在这位对中国家庭教育印象深刻的大学者而言,对后代的劝诫最重要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子女的教育,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