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南学子三下乡:守护千年古镇,展望光辉未来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何美琴

恰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之际、“古镇游”风潮兴起之期,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和学院的号召之下,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千工水乡文旅队于2021年7月16日来到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昌古镇开展以“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有备之师,风雨无患

首先,为保证社会实践的有序进行,2021年7月16日,实践团队组织成员认真阅读了社会实践的相关书目,如《大学生社会实践导读》《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并联系指导老师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作出相关指导。

其次,实践团队成员在线上商讨并设计了对居民以及对相关工作人员的采访问题,并在讨论结束后通过网络渠道联系了安昌街道办事处的有关人员,与之约定好采访的时间以及地点。

最后,实践团队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以确定相关时间安排以及实践路线,切实做好实践规划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实践团队虽然也遭遇了一些困难,但在每个团队成员的积极参与与互相帮助中,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每个成员也都对社会实践有了更深的认知。

以心丈量,古韵自显

7月17日,在清晨阳光的陪伴下,实践团队成员开始了对安昌古镇的实地参观与考察。以一尊青铜色的人像为起点,它身下停靠的小舟昭示了古镇最显眼的风景,那是一条并不宽广,甚至可以说是极为狭长的河水,略显青绿的水流却见证了古镇水乡文化以及许多建筑文化的诞生。

实践团队成员沿着青石板铸就的街道往前走,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而通过那些石牌上的简单介绍,成员们也都对古镇的文化底蕴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穗康钱庄为代表的钱庄文化、以绍兴师爷博物馆为代表的师爷文化、以涂氏青铜雕像为代表的的大禹文化以及以水乡婚礼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不同景观背后蕴藏着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人动容,亦使人深思。

在这次实地考察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不仅用眼、用心去细致了解和体会古镇的文化,而且用图片的方式将这些“活着的文化”记录下来,并在整理后以微信推送的方式将这些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安昌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引起他们对于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思考。

以彼乡音,话尔深情

7月18日,实践团队安排一名来自绍兴的队员按照事先确定的采访问题随即对古镇的居民进行采访工作,并对采访过程进行摄像和录音。

在这次采访中,团队成员听得最多的关于古镇的变化是“人们的生活变好了” 。当问及对于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态度,受访者无一例外,全都表示了自己赞同的态度,而问其原因,大都是因为现在的古镇,他们的家乡,已在政府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好。

上午的采访工作结束之后,实践团队还组织成员走进当地的区图书馆,查找与安昌古镇的发展有关的历史文献,并对所搜集的资料做了认真的整理与记录。此外,实践团队还以分工的形式让各成员将近日收集而来的文字资料编辑成文档的形式,以便于后期推广宣传以及实践总结工作的进行。

烟火有情,创新为翼

7月19日上午,在逐渐升高的气温中,实践团队步行来到安昌街道办事处,在约定好的地点对安昌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杨桦女士进行采访,并以音频和影像的形式对这次采访进行记录。在此次采访中,杨桦女士重点回答了安昌古镇历史文化保护的规划、成功之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三个问题。实践团队成员也因此了解到古镇“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方针以及安昌古镇之所以被称作“活着的古镇”的原因。在杨桦女士的口中,正是因为政府始终秉持承古纳今的理念,并坚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向古镇引入一些创新元素,才使得古镇得以保留几分原汁原味的烟火气。

在这次采访活动的最后,实践团队的成员还与杨桦女士进行了合影留念,在盛夏阳光的照耀下,画面最终定格,以无声的姿态昭示着活动的落幕。

19日下午,在召开了一次团体会议以交流对本次活动的看法和意见之后,实践团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最后的整理和汇总,以此为终点,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线下部分基本结束,成员们各自安排返程工作。

笔墨写意,征程未止

在结束了实践活动的线下部分之后,实践团队还着手创建了以“千工水乡文旅队”为名的QQ账号以及以“寻访千工水乡”为名的微信公众号对此次实践活动进行推广与宣传,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安昌古镇的故事,并进一步推动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落实。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主要以实地考察、采访和新媒体宣传的手段进行社会实践,并结合自身经历以及他人说法来加深对历史文化保护的了解,以此来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各成员在实践中既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使命,也体现了青年人应有的时代风华。

活动终将走向落幕,但团队成员们的征程永不停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7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赴潍坊分队
导语调查课题为农药新管理条例实施后的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情况,调研时间为七月二十日到八月一日,经过为期十三天的调研,调查队伍分工合作,了解目前居住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情况,发现问题…
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学子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动第三弹
本网讯(通讯员高舒杨芯惠李新月/文刘笑萌喻梦月李夏昱/图)近日,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蔓延扩散,我校文学院2019级3班刘笑萌同学、2019级4班喻梦月同学、2019级7班李夏昱同学,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
导语调查课题为农药新管理条例实施后的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情况,调研时间为七月二十日到八月一日,经过为期十三天的调研,调查队伍分工合作,了解目前居住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农业包装废弃物回收情况,发现问题…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情系古建,铸就民族未来
(通讯员张萧萌)为进一步了解古建筑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探索古建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历史故事,提高居民及游客保护古建筑,传承古建文化的意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古建保护”宣讲实践团决定赴李渡口村…
助力新征程 梦回相公村
为深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理解乡村振兴的意义和目的,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你我携手,振乡兴村”社会实践团于2021年7月26日赴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西沟乡相公岭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江苏学子三下乡:共筑云端学习网 ,开创未来新希望
“云端”教学的方式是疫情期间丰富孩子们知识的一个新的实践模式,通过现代共享式科技去给孩子们的学习带去便利,进一步地丰富了孩子们的教育,给孩子们闲暇时光带来了知识的海洋,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成…
探访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临沣寨
(通讯员张萧萌)为了解古建筑现状和人们对古建保护的态度,进一步提高人们保护古建的意识,河南城建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古建保护”宣讲实践团于7月11日到临沣寨进行调研活动。上午8时,建筑与城市规划…
狙击突发疫情,助力复工复产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形式持续向好,为巩固和拓展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及时发现并纠正疫情防控细节问题,补齐市集卫生安全防控短板,助力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华北水利水电…
河南暴雨过后,救灾志愿现场
暑期,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在灾难面前,团结的中国人民齐心聚力,共克时艰。多省送来大量救灾物资,图集为笔者在现场搬运救灾物资。(拍摄 刘梦嘉)…
强化实践意识,在实践中奉献
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标志大概就是“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了,临近放假期间,我就已经想好了关于暑假期间的实践活动,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疫情又在假期肆虐了起来。没有办法按照原来的计划,我只好换了一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