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2021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红色家书传播实践团赴佛山南海显纲村参观学习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作者:韩丹 刘雅莉 邱瑞

7月18日下午,显纲村红色家书传播实践团跟随指导老师韩丹来到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显纲村进行调研活动。队伍成员抵达本次调研的第一站——佛山南海革命史展厅。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广州市南海区狮山镇显纲村。活动旨在进一步探索张云峰绝笔家书在显纲村的传播现状,以及红色乡村发展下张云峰绝笔家书可优化的传播模式,通过以大学生视角进行走访调查、宣讲实践等,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此次三下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工作模式,线下调研队伍主要负责对佛山南海革命史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调查显纲村现有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并以张云峰的绝笔家书为题在当地举办红色宣讲会;线上研究队伍则主要负责在线上宣传显纲村的红色文化、三下乡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团队的调研成果。

7月18日当天,来到显纲村的第一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显纲村红色家书传播实践团的成员们参观了中共南海县委旧址。在老党员达叔的带领和讲解下,张云峰烈士所处的南海革命时期的相关历史如幻灯片般一幕一幕在实践团成员们面前展开。

张云峰出生在南海县黄鼎司大圃堡显纲村(今属狮山镇显纲社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在村中开设一间闲杂小店帮补家计。自小聪颖的张云峰在村中读私塾。好学上进,写得一手好字。17岁左右,张云峰离开家乡投奔在广西经商的伯父。在伯父的商店里,他一边当伙计,一边学习文化知识。由于看不惯伯父的经商作风,在店里干了两三年之后,张云峰离开广西返回家乡。当时,村中正在筹办显纲小学,一时未找到工作的张云峰便在村中积极协助办学校,希望能为培养更多知书识墨的人才出点力。1925年,张云峰作为佛山工人代表会执行委员和秘书,兼任佛山工农商学联合会书记,回到显纲村协助开展农民运动,并在村中农民协会会址对面墙上写下“努力奋斗”四个大字,以鼓舞农民为革命努力奋斗。在一批批革命先辈的影响下,显纲村的人民群众纷纷支持和庇护共产党,1927年,显纲村成为了中共南海县委机关的所在地。而隐匿在深巷中的南海县委旧址,也仿佛是对历史的隐喻: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挑战多么严峻,共产党人总会找到并走出一条路!

在达叔的热情讲解下,实践团的成员们了解了相关的革命历史,这无疑为他们进行接下来的调研活动做了充足的铺垫。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其他地区的党员干部来显纲村学习,显纲村的红色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党史并不是冷冰冰的文库资料,而是拥有温度的鲜活生命。在此次显纲村之旅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各种红色文化传播模式都离不开“接地气”这三个字。

1.身处民房的展馆

显纲村的五个展厅是当地政府租赁五间民房打造的。展厅穿插在当地村民的房屋之间,虽然经过翻新,也依然显得古色古香别有韵味。在民房里的展厅让我们一行人很快就将自己代入了那个革命年代当中,而路上回家的村民和居民楼又让展馆“烟火气”十足。一切的一切,令展馆不再是冷冰冰的展柜的存放地,而是村民和游客能共情的雅室。

2.年轻力量的加入

多年前的展馆,你能看到的只有一位老党员达叔在孜孜不倦地为大家讲解党史;而如今越来越多当地的年轻人自愿加入了达叔的队伍,专业的讲解和达叔嘹亮的声音互为呼应,让这个小巷子里的展馆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时代的变化也让展馆的设备变得更加先进,多维度的展示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到了真实的党史。

年轻的志愿者和新设备,让展馆呈现出无穷的活力,更能适应现代人的需求;不变的,是达叔仍在展馆里忙活的声音和健步如飞的步态。

3.钱花在了刀刃上

据达叔说:今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和乡村振兴热潮,当地政府修整了村容村貌,又建设起了新的展馆,未来还会建起一座真正的博物馆。

相较其他地方用大价钱进行无尽的宣发,显纲村在这方面却如佛山这座城一样有内涵却低调,选择把钱花在为村民谋福利上。村容村貌的变化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让村民自发扮演了向导角色,也吸引了更多外地朋友来观看展览。

与其说显纲村有一个展览馆,不如说显纲村整个村子都是一个展馆——一个新时代乡村的缩影,这里不仅有革命岁月的光辉,更有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党史传播绝不应该是被束之高阁的,而是应该能“接地气“地走进寻常百姓家的。

参观结束之后,他们对老党员达叔进行了采访。达叔讲述了与张云峰烈士相关的故事。令人动容的是,讲到张云峰遗孀叶浣娥一直将丈夫的绝笔家书带在身边,并为牺牲的丈夫守寡至死时,达叔的眼睛泛有泪光。由此我们知道,这一段动人故事至今仍然为后人所传诵,并且张云峰绝笔家书中所包含的这种“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显纲村红色家书传播实践团这次当地的考察收获颇丰,加深对中共南海党史和张云峰烈士红色家书故事的了解,为接下来深入探索并提出红色文化可行化传播模式拉开帷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6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日志之榜样的力量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永流传,喜迎二十大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南街村的崛起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淇县大石岩红馆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伟人刘少奇的故居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甘将热血洒中华——赵一曼烈士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暑期室内装潢社会实践
为了扩宽自己的视野,锻炼自身意志,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于7月15日至8月5日在所在地区一家室内装潢设计单位进行个人社会实践。由于本人父亲是做室内装潢设计的,所以对此方面比较感兴趣想要了解父亲的工作。…
长安大学学生聂泽龙参加江林社区大学生志愿实践活动
按照学校暑期社会实践要求,结合大学生番加乡参与基层治理主题,作为长安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家乡社会发展和需求,树立明确的学习和努力方向,全方位提升自我,回到家乡后我投入到临河区金川街道…
在三下乡中回忆美好
2021年这个暑假,我们的队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是,相对于往年,这个暑假显得尤为忙碌,但我们不得不说,它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因为每一个人的位置对于整个队伍的工作…
室内装潢设计社会实践
为了扩宽自己的视野,锻炼自身意志,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于7月15日至8月5日在所在地区一家室内装潢设计单位进行个人社会实践。由于本人父亲是做室内装潢设计的,所以对此方面比较感兴趣想要了解父亲的工作。…
追寻红色记忆,讲好一枝枪故事——新传学子在行动
为迎百年华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江西时关于“推进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要求,7月5日下午,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青队师生通过线下走访红色基地、聆…
武汉大学生走进石首麋鹿保护区,助力野生动物调查与保护
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黄石、武汉、石首、神农架实践队伍来到石首麋鹿保护区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实践队伍便开始了一天的调查工作。上午的天气阴晴不定,沉重的湿气笼罩在农…
探访红色基地,回顾革命往事
牵引红色丝线,探寻革命故里,缅怀革命精神,7月24日下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逐光筑梦队前往普宁市的“八一”纪念馆,流沙人民公园,什石洋村红色文化长廊,进行了以“探访红色基地,回顾革命往事”为主题的红…
千年传承,徽墨留香
盛夏的滚滚热浪来袭,却档不住经管学院实践小分队的脚步,202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如期而至。由孟丹妮、李钰莹、张孟凡、董晓学、焦雨彤、赵美婷六人组成的侠客行小分队就是一例,她们赴安徽黄山,围绕我国非物…
谱写新时代,看青年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0日,山东建筑大学20级一人(牟其东)组成三下乡小分队,在重庆市万州区某乡镇举行三下乡活动,活动期间奔小组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为响应学校对本次社会实践安全要求,本次社会实…
青年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
2021年8月20日,山东建筑大学20级一人(牟其东)组成三下乡小分队,在重庆市万州区某乡镇举行三下乡活动,活动期间奔小组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为响应学校对本次社会实践安全要求,本次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