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党员杜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喻越

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于实践第六天线上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优秀校友杜娟,听她讲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和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杜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毕业生,现任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她于2011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党龄十年。十年的时光里,她投身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在教育行业的第一线,为培育祖国的花朵贡献力量。

不忘初心,梦想起航

记者了解到杜娟是在2007年金秋时节初入安徽师范大学,十余年走过,她仍不忘初心坚守在高中语文教育行业的第一线上。谈及刚入校时对师大的印象,杜娟告诉记者:“不怕你们笑话,我那时刚从农村来到大学,觉得大学真的很大,感到很新奇。”怀着对大学校园的好奇,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杜娟开启了她的大学生活。在谈到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时,她提到了辅导员张敬老师,他是一个年轻有朝气的老师,在他的教导下,杜娟在大学生活伊始就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更好的适应了大学生。

在校期间,杜娟曾去乡镇的辅导机构带过课,这也成为了她以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契机之一。杜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她在乡镇的辅导机构里见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在带课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这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她当时就非常希望可以尽心尽力教好每一个孩子,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投身教育行业的梦想在这里开始发芽,杜娟表示希望在这个平凡岗位上有所坚持,有所成就,有所作为,这是她作为人民教师的初心,也成为了她在今后岗位上的前进方向,在高中语文教育行业付出良多。

增强使命,砥砺前行

走出校园,投身工作,杜娟一直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而党员的身份也让她在面对学生时的责任感更加深刻。

杜娟在校期间经常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她于2011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员身份有着深深的认同感,在采访时她告诉记者:“加入党组织,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没有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能成为一名党员,我倍感荣幸。”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她始终坚持用用行动践行入党承诺,在岗位上积极发挥党员作用,如她从去年开始连着带了两届高三,在巨大的压力下也咬牙坚持,最终带着高考的孩子们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在2020年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党员,这对她的付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杜娟谈到希望自己能够响应时代召唤,继续在平凡岗位做好平凡事情,保持好自己的初心、爱心、耐心。

榜样力量,引领前行

采访最后当谈及到如今正就读的师大学子,杜娟充满了期盼,她希望师大学子们在校时能够多阅读以提升素养,而她更希望师大学子们能够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她向记者表示在现在的物质条件之下吃苦耐劳不是让生活如何艰苦,而是大家必须要学习的一种精神,“你得有这种精神,能经受的住生活中的风雨,让你长成参天大树,即使不能遮一方风雨,至少也能护住身后的幼苗,生活中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坦然。”这也是她在教师行业一直坚守着的精神,师大让她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了一棵能够“护住身后幼苗”的人民教师,在成长路上经历的风风雨雨也让她更加坚定初心使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短短十六字不仅仅是师大给予她的宝贵精神食粮,更是她砥砺前行的人生追求。有人努力成长为风雨中的参天大树,只为守护身后的幼苗,成就未来的希望。这是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的人,杜娟用她的亲身经历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而这也正是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寻访的初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问卷调查及街头采访前期准备

2018年7月22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成员很早便赶至化工大楼召开会议。……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英才辈出——东山书院

2018年7月21日,红色精神调研团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湘乡市东山书院展开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戎马一生——探访陈赓故居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两点,顶着炎炎烈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抵达了位于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的陈赓故居进行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探访齐白石纪念馆

(通讯员 陈学飞 蔡智慧)2018年7月20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探寻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及伟大人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其生平事迹。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从小……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7月19日上午,烈日当空,红色精神调研团一行来到湘潭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付出才会有回报——调查问卷发放

7月19日清晨,迎着朝阳,红色精神调研团踏上了第二次调研之途,来到了湘潭市白石公园。……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总结中前进——第三次会议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8日上午九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聚集于生食工楼召开团队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先由队员对赴湘潭市博物馆调研活动进行反馈,随后队长……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7日上午,红色精神调研团奔赴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一行人直赴三楼湘潭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访了“觉醒”、“革命”、……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党员杨穆龙:九秩传承师大精神,青春接续中文情怀
九秩传承师大精神,青春接续中文情怀。2021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校友寻访队邀请到了2006级中文专业的杨穆龙学长进行线下采访,听他讲述以青春奉献师大建设、传承中文情怀的动人…
走进现代田园,助力乡村发展
2021年的暑假,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共11名同学自发组成琅琊调研团,到达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社会实践。我们以朱家林为核心走访了当地的多家企业及农场,并采访村民、村委、…
论朱家林内生式发展
从风景到人,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改变之大、之广。朱家林作为中国80%农村的典型案例,我们开始思考,这样的齐鲁样板是否可以推广复制,助力更多的乡村发展。相别,恋恋不舍通过走…
我与朱家林的故事
每一次的社会实践都为我们提供近距离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每一次的社会实践都会学习到在学校书本中无法汲取的社会经验;每一次的社会实践都是我们走向社会的良好方式。这个暑期,我与另外10名同学一共…
你好,朱家林
你好,朱家林2021-09-0813:02:47来源:山东理工大学琅琊调研团作者:禚静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调研团各位成员对朱家林村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我们时常会分组去做调查问卷。这个环节是我感触最深的,在与爷爷奶奶的交…
助力内生式乡村振兴,山理学子在行动
这个暑假我与另外九名同学于7月13日,前往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探究朱家林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内的农村、农民、农业如何进行内生式发展以及企业的三产融合模式,更好地实现乡村振…
暑期三下乡,你我共进步
我们到达朱家林后,不久困难也接踵而至,可是大家没有抱怨,反而是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由于团队人员较多、所要走访的园区较远,出行问题成为我们的首要难题。起初,我…
安徽师大2006级中文系陈骁:站上巨人肩膀,双手创造未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都应该身体力行的12个字”安徽师范大学现任团委副书记陈骁在采访中重点强调。2021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社会…
【红色寻访】2009级校友唐振:初心不改 征途漫漫
牢记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2021年7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前往合肥,采访了如今正在安徽师范大学读博的2009级校友唐振。展开了一场温情的对话。在采访之…
【红色寻访】文学院院长项念东:书海无涯,勤学深思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7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在文学院行政楼四楼,采访了文学院院长项念东。在与项念东院长的这次谈话中,队员们受益匪浅,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