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人物专访: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杨佳玲

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为契机,南京医科大学校友工作者协会组建“致敬平凡英雄,寻找最美南医人”暑期社会实践团,旨在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学习优秀党员精神,夯实爱党信仰根基,激发青年担当力量。实践小组于8月31日对在党47年的优秀党员校友王国林进行了线上采访。习总书记说过,人民英雄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一起跟随平凡英雄的人生足迹,共同聆听有情怀、有深度的党员故事。

王国林,1956年生,1974年入党,1977年入学南京新医学院医学系,1986年考入天津医科大学麻醉专业,1995年12月,赴美进修学习1年。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危重症抢救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兼任中华麻醉学会中青年委员,天津市麻醉学会委员,天津市麻醉质控中心委员。发表论著2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收录40篇,2013年5月主持成立了天津市麻醉学研究所。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

在采访员关于求学之路坎坷艰辛的提问后,王国林教授追忆起那段峥嵘岁月,感慨万千地讲述了年轻时求学的经历。

在特殊年代的限制下,王国林教授高中毕业后便回乡务农,期间他担任过两年的生产队长,带领原来生产力垫底的队伍达到全大队的前两名。务农期间,繁忙的农活从未消磨他的学习热情,年少的他心中充满对知识的渴望。他曾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学院,但因种种原因终未成行。祸兮福所倚,他也因此在一年后,圆梦大学。

1977年,高考恢复。他是全乡最后一个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在身边人争先报名并开始复习的时候,由于当时生产任务还没有完成,他仍忙碌在阡陌田垄。县党委书记认为他考上大学的几率渺茫,因为当时距离高考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而他斩钉截铁地说,作为年轻人,要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仅仅高中毕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大学继续深造。讲述至此,他的眼中再度浮现了青年时意气风发的光芒。

南京新医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的录取,印证了他的承诺与践行。当年王教授年轻时敢闯敢拼的模样,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实践队员的眼前。时代的刀斧凿刻了他坎坷曲折的求学经历,同时也给予了他百般的磨砺与锤炼。

鞠躬尽瘁,术业专攻

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力量,而对于王国林教授而言,知识不只是关乎个人命运,还关系到国家麻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采访从求学过渡到他的工作经历,他的爱国与术业之心,令人动容。

1995年12月,已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任医师的王国林教授经校长推荐并通过美国导师的临床考察后,赴美Rutgers university进修学习。关于自己留学的原因,他说当时国内的设备条件、医疗水平、技术规范,对比国外,内心深感差距。强烈的求索心,促使他一定要出去看看,去更高的平台学习自己领域最先进的一些医疗技术。

一年的学习期满后,美国实验室希望他能留下继续发展。在最初,他的内心有过些许动摇,但他在得知祖国的需要和思及自己身为党员的责任与使命,毅然决然选择回到了中国,将自己在美国留学时所用的一些资料、所学到的技术悉数带回祖国。他告诉实践队员后来自己与留在国外的同事交流被问及是否后悔的问题,他说对于自己的抉择,感到的从来不是后悔,而是心安。回国后,王教授从担任麻醉科科长再到副院长,他以自己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为中国麻醉领域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力量。

而正如他所言,时间是一个常数,在王国林教授将自己的时间更多地分配给工作与事业时,家庭关怀与照顾的缺失成为他心中深深的伤痕。他神色低落地讲述了自己对于家庭三个饱含愧意的故事:妻子生产时,因心系学校的授课而未能去到身旁;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只参加过一次他的家长会;母亲身在远方,无法照顾与看望,患病后接到身旁,不久后子欲养亲已不在……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愧疚,可肩上承担着的远远超出家庭的责任,让他只能继续地负重前行。

党心所向,民即理想

随着采访的深入,实践团了解了王教授在党的经历。1974年王教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生产队队长后,身为共产党员的他每天以身作则,早晨第一个来到田埂,劳作结束最后一个回家。第一年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大队的领导包括当地政府,都对这个年轻小伙的评价很高。他以幽默的口吻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趣事:“那时候晒得很黑,我也不爱戴帽子,更没有防晒霜。夏天过去,我父亲都认不出我来了”。

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最为骄傲的时刻,就是将所学致于所用,为护佑人民奉献自我。2003年,边境的非典疫情爆发。当时急需一位麻醉医生前往红区,参与危重症抢救。当时的医疗设备还十分匮乏和落后,气管插管需要直面气管泌物,十分危险。4月30号下午王国林教授收到院长的电话,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第一个去!”而院长指出了他肩上更重要的任务,要统筹整个麻醉科,务必做好前线指挥。

在采访的尾声,有着近五十年党龄的王国林教授这样分享他对于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党员的看法:入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入党以后,对自己的高标准高要求。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个党员,这是对一个优秀党员的基本要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8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循环利用社区传 垃圾分类万户走

垃圾分类符合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唯有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才能让市民更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一支旨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翁荣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传垃圾分类,开展社区活动

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实践调研团今天集体出动,去湖州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分别进行了义卖和宣讲活动。雨后的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些…… 康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实践团队进社区,垃圾分类入人心

俞今天是7.14号,对于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队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团队即将在东柿社区和翰林世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及相关活动,展示我们…… 俞凯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讲传文明,义卖送真情

湖州市在几日暴雨的冲刷下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伴随着一缕缕的阳光我们在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举办了我们的义卖宣讲活动。在几天忙绿的前期准备下,我们终于在今天上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 李伊妮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走进东郡红树湾,共创绿色新社区

随着上海最严垃圾分类的来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调研实践团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东郡红树湾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小区里的大妈大爷、阿姨叔叔、小朋友们…… 徐徐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爱暖人心,义起同行

2019年7月6号,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随着垃圾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饱受垃圾污染之苦,因而垃圾的分类、处理、排放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 韩丽洁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翰林世家迎入垃圾分类新时尚

为了响应湖州市首创的“三站三定二进楼”分类制度体系,形成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湖州模式”,翰林世家社区特邀请求真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团于2019年7月14日举办“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 王佳颖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湖师院学生开展社区活动,宣传垃圾分类

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暑期实践活动拉开帷幕。为响应新时代垃圾分类的潮流,人文分院成立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此调研团于2019年…… 蔡婷婷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法学院“文旅再道”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开展调研
2021年8月15日,“文旅再道”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再一次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淄博市地区的调研。本次活动主要以参观蒲松龄故居及其周边地区,以及走访、询问当地居民为活动形…
山东大学法学院“文旅再道”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再一次开展调
2021年8月15日,“文旅再道”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再一次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淄博市地区的调研。本次活动主要以参观蒲松龄故居及其周边地区,以及走访、询问当地居民为活动形…
新能源学院扑通的队实践队开展汇聚家乡风采活动
为宣传各个地域文化的魅力、体验文化的多样性、了解并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8月10日起,扑通的队实践队各个队员进行了汇聚家乡优秀文化的实地调研活动,汇总来自吉林白山、海南三亚、山东德州、山东临沂、新疆…
“三下乡”人物专访:双脚丈量国的疆域,初心践行爱的担当
为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学习优秀党员精神,夯实爱党信仰根基,由南京医科大学校友工作者协会组建的“致敬平凡英雄,寻找最美南医人”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19日对优秀的党员校友陈文森进行了线上采访活动。跟随…
大学生网报+发展现代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2021年6月27日,塔里木大学“生态振兴,绿色发展”调研团前往224团展开调研,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王连长为我们介绍了他种植的大棚,当我们进入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葡…
我心向儿童,实践挽童年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善待,每一个家庭都值得被挽救。儿童,是社会的希望,但同时也是家庭暴力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受害者,可往往他们却无力或无法发声、寻求帮助。“治愈童年”调研团致力于家庭暴力环境下目睹儿…
守护金色童年,山大学子在路上
大学生网报济南9月12日电(通讯员高铭)8月10日至8月25日,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治愈童年”调研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市遭遇家暴儿童的现状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旨在通过问卷、访…
塔大学子三下乡“传科技之种,引花朵逐梦”支教活动
7月3号至7月23号,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传科技之种,引花朵逐梦”队赴巴州和硕县苏哈特村进行了三下乡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活动受到当地村干部赞扬本次支教以拓展课外知识,培养兴趣爱好为主。对此,…
一心向党,爱心支教——塔大学子三下乡
暑期支教回来数十天了,但每每看到几日的照片,心里总还是留恋与欣喜。尽管只是短短的二十多天支教,但那群孩子给我的却是一生的回忆。支教地点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苏哈特乡苏哈特村,尽管当地很…
关注留守儿童——塔大学子支教故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新疆塔里木大学“传科技之种,引花朵逐梦”小队于2021年7月3日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苏哈特乡苏哈特村的村委会举办“红领巾小课堂”的支教活动。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