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耳聆听那些事,只叹一切尽是不易
——“古村新迹”实地调研朱家峪之行 (上)
我们团队于7月15日赴往朱家峪村实地调研。朱家裕村现在分为旅游区与搬迁出来的村民实际居住的村落,我们首先去了居民现在居住的村庄,在那里我们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听他们讲述那些悠久的历史,听他们发出内心的声音,的确了解到很多我们之前在网络上,在书本上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的情况。
村民们离开之前的老家不是因为他们的老家要被开发为旅游区,而是为了“种地更方便”。居民们最初的外迁是在七十年代就开始了,由于在原来的老村交通太不便,妨碍了他们的农耕,他们便开始自发的逐渐的迁到外面,而原来的老房子便没人再使用了,直到后来,2004年在他们的老村建成了景区。
朱家峪村成为旅游景点其实并未给村民们带来很多经济效益。那里的村民们和普通村的村民们一样,也是大部分是老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赚钱。而朱家峪成为旅游景点,我们之前以为这会给村民们带来一大笔经济收入,但其实只有那些景区内被修整的要用来观赏的老房子的主人才会收到来自承包商的报酬。还有一些老人会选择在景区内卖一些特产古玩。而其他居民只是老房子在景区内而已,景区的开发似乎并未影响到他们。
居民们对自己之前的老房子并没有所谓的“情怀”,也并不会重回自己的老家寻根。真的是知识水平决定精神境界,居民们当被问到“像朱家峪这样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您觉得有没有价值?”时,他们大都回答“没啥价值”。就算我们团队又给他们列举了保留古村落的好处时,他们也只是说,那些老房子他们早习惯了,感觉没有什么特别的。就算是没有被开发成景点,那些房子塌了,倒了,也不会有人管。只能说居民自身的保护意识太差,如果没有人来修理,如今闻名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可就不存在了啊!
通过对居民们的采访,我们真实了解到,朱家峪旅游景点与村民们脱节太大了,而村民们对于这个宝贵的传统村落价值也并未体会到。希望我们的走访与介绍能使村民们的想法有所改观,能让他们理解,朱家峪······不再只是他们的老房子,而是文明的传承,精神的寄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垃圾分类符合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唯有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才能让市民更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一支旨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翁荣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实践调研团今天集体出动,去湖州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分别进行了义卖和宣讲活动。雨后的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些……
康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俞今天是7.14号,对于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队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团队即将在东柿社区和翰林世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及相关活动,展示我们……
俞凯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湖州市在几日暴雨的冲刷下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伴随着一缕缕的阳光我们在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举办了我们的义卖宣讲活动。在几天忙绿的前期准备下,我们终于在今天上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
李伊妮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随着上海最严垃圾分类的来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调研实践团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东郡红树湾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小区里的大妈大爷、阿姨叔叔、小朋友们……
徐徐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6号,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随着垃圾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饱受垃圾污染之苦,因而垃圾的分类、处理、排放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
韩丽洁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为了响应湖州市首创的“三站三定二进楼”分类制度体系,形成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湖州模式”,翰林世家社区特邀请求真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团于2019年7月14日举办“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
王佳颖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暑期实践活动拉开帷幕。为响应新时代垃圾分类的潮流,人文分院成立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此调研团于2019年……
蔡婷婷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