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飘色文化调研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孙云迪

一、 调研背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我们选取了我们的调研基地——吴川对其进行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上进行深层的调查研究。吴川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的城市,其中“吴川三绝”之一的吴川飘色艺术,糅合了戏剧、音乐、美术、杂技、造型和力学等多种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受到的冲击在加大,吴川飘色艺术也遭遇传承困难与发展瓶颈。吴川飘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传承、保护和发展吴川飘色艺术迫在眉睫。

二、 调研目的:

(一) 学习吴川飘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吴川飘色艺术,感受吴川飘色艺术的伟大魅力,同时也让岭师学子明确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担当。

(二) 寻找让吴川飘色艺术得到重视的办法,提高人们保护吴川飘色艺术的意识,建立让民间艺术走进公众视野的渠道,加强对吴川飘色艺术的保护和传播。

(三) 通过此次调研,锻炼团队组员吃苦耐劳的实践精神,培养与人交流、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团队组员团结友爱的精神。

三、 调研对象:湛江市吴川市乌坭小学学生、当地居民

四、 调研内容:

(一) 调研飘色文化的特色与历史,向参与过飘色游行的人员学习飘色文化的特色,向镇上有经验的前辈、相关部门学习飘色文化的历史,并调研飘色文化的起源以及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 调研飘色文化的传播情况,在基地周围的居民区,按照年龄的不同调查居民对飘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三) 调研飘色文化面临的问题,走访个户人家,了解飘色文化面临的问题,同时发布网上飘色文化所面临的问题的调查问卷,收集相关资料并且实地考察。

(四) 调研如何保护飘色文化,向相关部门了解飘色文化的保护方式以及途径,了解飘色表演的频率次数,结合实地考察分析如何保护飘色文化。

三、 调研方式:

(一) 问卷调查:

运用统一设计问卷向当地居民、学校学生了解吴川飘色的发展现状和收集居民、学生对吴川飘色未来发展的看法;并通过互联网设计问卷调查不同地区人们对飘色的了解程度。

(二) 实地调查法:

在前期活动的策划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观察获得直接的、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三) 走访调查:

主要针对当地居民、村委会、政府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吴川飘色的发展情况或征询看法意见。

(四) 网络征集: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收集与吴川飘色相关信息、文献,降低调查结果偶然性。

(五) 统计调查法:

通过调研收集的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等方式,分析黄坡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四、 调研可行性分析:

(一) 条件可行性: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二) 部分,现今国家和以及相关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政府对我们的调研给予支持的态度,有利于调研行动的顺利进行。

(三) 人员可行性:大力宣传活动,前期招揽调研人才,打造精品团队。

(四) 安全可行性:前期会明确告知组员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习防暑、急救知识。调研期间保证每位组员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行动。

(五) 时间可行性:有较充足的时间去进行调研活动的安排和实施。

(六) 组织可行性:在调查前,我们会收集充分的资料并认真探讨调研方向,便于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499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内乡油桃沟村特色产业
6月29日上午7点,许昌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调研社会实践队照常召开了线上会议,全体成员都准时参加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我们所调研的乡村。赤眉镇油桃沟村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入推进农业…
烤烟基地调研心得
2022年6月17日,人文传媒学院“乡约一夏,遇践青春”调研组在新圩镇跟随政府相关人员实地考察了当地的烤烟基地。在去往烤烟基地的路上,我们同政府相关人员进行了简单的沟通。通过交谈,我们得知了烤烟的基本…
潮州非遗第一站——潮州木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青行三下乡团队于2022年6月27日前往潮州赖在怀工作室进行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访了木雕大师赖在怀,观摩了工作室师傅雕刻木雕过程,并在赖在怀老师带领下参观了…
共同进退
7月13日-7月26日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曦望”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在板桥中心小学这半个月的三下乡之行,给了我们一个终生难忘的机会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同时给了我们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帮助自己找到…
万人辅导初体验
由于疫情的特殊,我们本来决定线下的三下乡活动改成了线上的三下乡活动,不幸中的幸运是我能够分到支教组来参与其中的活动。我是通过万人辅导平台接到了订单,收获了我的第一个学生。她是一名二年级升三年级…
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党史的重要性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年,是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是坚定信念、不忘宗旨、牢记初心、忠于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要求我们要在学史的过程中忆革命先烈的英勇,念英…
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公益宣讲团协助乡镇政府开展住房安全工作
为了振兴农村发展,规范农镇自建房建设,更好的解决乡村居民住房安全问题。武昌理工学院“灯塔计划”公益宣讲团于2022年6月28日上午应九真镇人民政府要求在九真镇子文村和九真镇社区协助开展乡镇房屋排查工作…
探寻漯河先烈事迹,感召革命信仰力量
6月21日,伴随着“喜迎二十大,青年奏强音”一声声响亮的口号,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暑期社会实践成员正在云参观漯河市烈士陵园。她们聚精会神,倾听先辈事迹。她们坚定理想,感召信仰力量。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
血色山河,以史为鉴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全体成员通过抖音平台云游长桓市赵堤镇小渠惨案纪念馆,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历史不应该是博物馆里的陈设,应该活在我们心头,成为我们记忆…
访刘少奇故居,瞻前辈之风采
1938年,刘少奇同志在赴任中原局书记途中,于同年11月在渑池居住两个月左右,给这片中原土地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如今这处刘少奇故居已成为一处宝贵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先辈之勤俭艰苦作风乃泱泱华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