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教盈年岁月艰,壮心一片刻青山

来源: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尹素颖

为扩大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将来的更好发展插上梦的翅膀。通过大学生的身体力行来帮助孩子们,暑假我跟随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薪火乡传”团队的脚步来到了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中心幼儿园,让孩子们感受来自于社会的关爱,令孩子们懂得感恩与回报社会。

孩子们就是中国的下一代,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可以成为传播国学经典的良好介质,为复兴国学弘扬传统文化打下优越的基础。通过此次三下乡,我们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自身的策划书写、组织管理、处理问题以及团队协作等各方面能力与素质,同时培养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心,在教授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加深了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为今后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很重要。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作为我们国家的新一代应该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关于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更要引以自豪。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无数的智慧产物。历代人民在劳动之际,创造了丰富的语言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手艺等宝贵文化。我国拥有巨大的文化宝库,其中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宝贵传统文化资源历经多代劳动人民的传承,才得以发扬光大。

现阶段,大多幼儿园都将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幼儿智力方面,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常常处于忽视状态。其次,当代教师和家长学习机会与日俱增,通过外出进修或者网上学习等方式,都可以接触到西方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极易出现“随波逐流”等现象,于是他们的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再有,即使有部分幼儿园组织“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听着孩子们以稚嫩、清甜的的声音读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让人不禁思索着“从小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多重要”。然而,殊不知大多孩子们都在不求甚解的“读”,这种“读”只进嘴、未进脑。即使他们记住了内容,也未曾真正了解中华文明。部分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之时,普遍“照搬”传统文化内容,过度依赖教材、素材,追求传统文化学习上的“原汁原味”,不懂得与现实生活、现代文化创新,无异于严重扼杀了幼儿发学习、探究传统文化的欲望。

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内,聚集着很多的教育素材。通过流传千年的历史故事,可以为现代幼儿教育带来灵感,促使幼儿在历史故事中感受文明礼仪价值,进而学会爱自己、爱同伴、爱长辈、爱师长。从接触传统文化中,使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感随之增加。所以,针对幼儿展开传统文化教育,可谓是任重道远,不容忽视 。

此次活动,丰富了幼儿园孩子们的在园生活,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为我们在工作及学习之余拓展社会接触面,培养了我们的爱心、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通过对支教生活的体验,我们有了新的途径认识社会,找到自己未来的路。同时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支教实习中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通讯员 尹素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6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来自华北电力大学(……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居民生活环境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最新发布

参观日照水库精神记忆馆,感悟乡村振兴之发展历程——乡村振兴青研团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青研团选择在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进行实地调研。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一同参观了日照水库精神记忆馆,听工作人员介绍日照水库建设历…
读化州红色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追梦赤子心”队员对化州的红色历史展开学习,了解到很多关于化州的红色革命历史。在革命战争时期,化州曾一度是南路革命活动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道路中心。化州不仅位置特殊,化州人民更是出彩。化州人…
网络安全进社区,齐心共筑“安全网”
社会实践|网络安全进社区,齐心共筑“安全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网络爆炸性发展使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开放,网络安全事件与日俱增,这也…
初入福岭传党史
7月7日早上,岭南师范学院“追梦赤子心”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出征至化州市中垌镇兰山福岭学校以及福岭村党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地考察调研以及党史宣传。“追梦赤子心”社会实践队队长叶浩彬,副队…
科普课堂,助力梦想——“爱佑童心”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启动
为培养青少年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孩子们走近科学、探索科学、热爱科学,2022年7月11日,西南石油大学“爱佑童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新都区公益社区,为当地的学生开展了以“趣味实验激发头脑风暴…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永跟党走,逐光而行
2022年的夏天蝉声响亮阳光透彻,微风吹起少年们的发梢和衣角,也唤醒了那一颗颗炙热跳动的心激活了青春里流淌的热血和志向走进乡村,奉献爱心。农村教育观念、素质普遍落后等农村问题仍是党和全国在相当长的…
“追梦赤子心”社会实践队召开三下乡总结大会
岭南师范学院“追梦赤子心“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活动临近结束,7月12日晚,为了总结三下乡工作情况和各组组长汇报前期工作情况,岭南师范学院“追梦赤子心”社会实践队在化州市中垌镇兰山村召开了三下乡总结大…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知识改变命运,感情沟通心灵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在一朵花中看到生命的生生不息,才能在一片叶子中窥到整个春天。”为了带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暑假生活,我们在服务中成才、在实践中成长,用自己…
追梦青年与党史携手并进
于07月04日至07月13日,“追梦赤子心”社会实践队进行了返乡的“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内容是围绕着党史宣传教育,实践队的特色是学习并调研乡下红色革命文化,走进基层了解革命历史,并且利用党史大学…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三下乡:绵薄之力献爱心,拳拳之情系乡村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