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访中原文化故地,传河南红色精神

来源: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王连朝 李安琪

红色,不仅代表着历史上每段革命的峥嵘岁月,更代表着一种信仰,中原大地从来都是一片英雄的土地,在这里诞生的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二七精神等融汇交织成河南的红色基因精神谱系,志愿者在与红色精神的碰撞、交流、感悟中,开启了一段新时代青年的追根铸魂之旅,感受荡气回肠的红色精神、感天动地的爱国深情。

据悉,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党史文化,追寻红色精神,让历史的丰碑光照千秋。平顶山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青春向党,鸿雁永行”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志愿者分别奔赴开封市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信阳市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安阳市红旗渠纪念馆及郑州市二七纪念塔四地进行参观学习。

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做新时代青年

7月12日,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成员林春惠和刘佳慧赴开封市兰考县开展参观调研。志愿者跟随讲解员瞻仰了焦裕禄纪念馆,实地参观感受焦裕禄精神内涵。馆内陈列着一件件简朴破旧的衣服,一把把简陋笨拙的工具和一张张生动真实的图片,连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真实再现了当年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怀。据讲解员介绍,当年,焦裕禄为防治“三害”带头载种的泡桐树,至今泽被后世:20世纪筑起兰考防风固沙的屏障,新世纪成为当地人的“绿色银行”。随后,讲解员带领志愿者来到了焦裕禄同志的墓碑前,墓后屏风式纪念壁上镌刻着毛泽东同志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壁旁上也有习近平同志所作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新时代青年应从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清正廉直、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中汲取红色智慧,传承红色文化。

图为纪念壁上习近平同志所作的词。 林春惠 摄

弘扬大别山精神,牢记初心使命

为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信仰,7月13日,志愿者程羽彤赴信阳市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开展调研活动。据志愿者了解,刘邓大军于1947年8月末进入大别山区,随后刘邓大军克服重重困难于11月下旬完成战略行动。在志愿者和讲解员交谈过程中途径一个长廊,长廊墙壁上正放映着纪录片,纪录片即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过程,“千里跃进,伟大创举”,“抢渡淮河,跨越天险”,“进入大别山,实现伟大转折”。记录片内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实地再现当时的震撼场景。从场馆走出来后志愿者感叹道:“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一次无后方依托,长驱直进插入敌人战略纵深的伟大创举,充分彰显了中共中央及毛泽东主席的非凡智慧和勇气,展现出老一辈革命家的雄才伟略和丰功伟绩,更展示了刘邓大军干里跃进、抢渡淮河、立足大别山、实现大转折的辉煌历史。”当代青年应弘扬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图为志愿者观看挺进大别山路线图。 程羽彤 摄

感悟红旗渠精神,秉承优良传统

为感悟红色精神,秉承优良传统,7月15日,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志愿者张成飞和崔欣欣赴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参观学习。据志愿者走访了解到,红旗渠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林县(现林州市)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修建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在参观学习红旗渠纪念馆的过程中,志愿者了解到林州历史上出现了严重的旱灾。在1959年10月10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苦战十年修建完成了红旗渠。在与讲解员洽谈时,志愿者注意到纪念馆墙壁上记录着周恩来同志的一句话“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为动力,秉承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迎难而上,不懈奋斗。

图为志愿者与游客在红旗渠纪念馆合影。 张成飞 摄

传承二七精神,传递红色薪火

为探寻二七精神,传承红色血脉,7月18日,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成员刘超凡赴郑州市二七纪念馆参观学习。据工作人员介绍,二七纪念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建筑物,省关工委主任赵素萍曾为二七纪念馆颁授“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牌匾。郑州二七纪念馆是第五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让当代青年重温革命故事,学习他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等精神品质。新时代青年理应传承革命先烈用热血铸就的坚定信仰、忠诚为民、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二七精神,在挑战中有所创新,在行动中收获果实,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

图为志愿者在二七纪念塔门前留念。 刘超凡 摄

河南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二七精神四大精神是广大人民奋勇争先、干事创业不竭的精神动力,追寻中原红色地标,追忆河南四大精神,传承河南红色文化是新时代河南大学生应当肩负的责任。当代青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吾辈定当不负先辈之志,奋发图强,为红色故事谱写新篇章。

撰稿人:王连朝 李安琪

2022年7月23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26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日志之榜样的力量

社会实践日志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榜样的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精神永流传,喜迎二十大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进校园的活动,本次进校园活动主题为“红色精神永流传”。宣讲团成员通过向孩子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以提升成长成才的动力。本次活……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南街村的崛起

今天,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之传承红色经典。本次活动参观的红色景点是——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跟随者讲解员的步伐,我们将深度了解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南……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淇县大石岩红馆

实践日志6.23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也是第三次开展活动,今天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的是淇县大石岩红馆。馆内重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以来取得的……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践日志之伟人刘少奇的故居

今天是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第二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少奇故居。在参观时我们看到了刘少奇同志过往的一些照片,以及刘少奇同志的塑像。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七律长征中的长征精神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长征精神永垂不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十年前的今天,由于……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甘将热血洒中华——赵一曼烈士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市)小北门外,传来了一阵低沉沙哑的歌声,随着歌声,人们看到被敌人绑在一辆马车上“游街示众”的赵一曼。马车来到小北门外,赵一曼衣衫褴褛,…… 刘梓晗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南工程“手绘乡村”实践活动顺利进展【中国传统节日】
南京工程学院能动院“手绘乡村”活动顺利进行7月19日,南京工程学院能动院“手绘乡村”暑假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朱寨镇开展第七次墙绘活动-中国传统节日。不知不觉“手绘乡村”团队在朱寨村已…
宇宙浩瀚,向往无穷
2022年7月2日上午九点整,“桃李送教泽,青柚垂华实”——教师教育学院“青柚空间”暑期流动少年宫服务实践团在湖州市吴兴区学士府社区顺利开展了围绕“无穷宇宙多奇妙”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
趣味科技 畅想童年
2020年7月1日上午,湖州师范学院青柚空间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志愿者给吴兴区学士府社区的小朋友们带来一节生动的探索科学奥秘的科普课程,这节课让孩子们的心中埋藏下了对科学探索的种子。活动伊始,志愿者先…
了解防疫知识,做防疫小标兵
2022年7月1日,青柚空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三小队前往东白鱼潭社区进行为期7天的教学课程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防疫小标兵,为孩子们普及防疫大环境下有关疫情的知识和教给孩子们做好日常预防的简单方法…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宣传平舆文化,讲好家乡故事
为观察家乡文化发展建设,讲好家乡故事。7月10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大下乡小队来到了驻马店市平舆县芝麻小镇博物馆进行参观。早上,团队成员们首先在芝麻博物馆的门前广场集合。据了解,这座芝麻…
共筑素质课堂,实践互助同行
2022年7月1日,青柚4队的志愿者成员在准备好游戏方案、厘清物资准备以及完成“青柚空间”课件的制作后,来到陈板桥社区开展科学探索小活动。团队制作的课件紧追时代旋律,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牢牢结合儿童身…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游览平舆芝麻小镇,探索家乡文化建设
为推进家乡文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7月9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大下乡队前往驻马店市平舆县芝麻小镇对家乡的文化建设进行实地探索。实践团队驱车到达芝麻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字:中国白…
“笛梦”三下乡:防疫教育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笛梦”支教团赴合肥市磨店社区开展三下乡…
线上线下齐双下,“知行合一”在路上!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二者缺一不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知行合一”志愿服务团队是由一群师范生组成的队伍,师范生肩负着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重任,承担着培育祖国未来建设者的使命…
低碳生活,保护绿色
7月6日,“青春漾里环保行,柚幼连心共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余家漾社区展开了以低碳减排为主题的小课堂,本次活动响应了国家的大力号召,向小朋友们传递了有关低碳减排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社区的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