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 作者:徐欢

“孤坑油伞,名誉天下”。为考察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油布伞生产、销售和传承的基本情况,7月19日上午八时,“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孤峰村国民造伞厂。团队成员采访了国民油布伞造伞厂厂长兼油布伞非遗传承人郑国民先生,郑厂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我们介绍了造伞厂的基本情况。

首先,团队成员在孤峰国民油布伞厂举行活动基地的挂牌仪式,之后我们展开对郑厂长的采访。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郑厂长造伞的技术是祖辈传下来的,到他手里,已经是第六代了,他的父亲在解放前是油布伞的厂长,解放后,由于社会主义改革,他们家的造伞厂成为了生产合作社,但在20世纪80年代,经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洋伞进入中国市场,油布伞的销售受到了严重阻碍,原有的生产合作社也不得不解散。

在那个物质非常困乏的年代,以造伞作为谋生手段的郑厂长一下失去了经济的来源。为此,1991年,郑厂长不得不重新改制,在原有的伞厂的基础上,创立了国民油布伞造伞厂,坚持着制作油布伞。现在看来,郑厂长当年创建国民油布伞造伞厂的决定是正确的,不仅帮助了郑厂长一家人度过了经济难关,而且帮助孤峰保留了当地的造伞工艺。“若不是郑厂长的国民油布伞造伞厂,孤峰当地的造伞工艺就已经遗失了。”昌桥乡团委书记舒刘焕告诉我们。

当问到造伞厂是如何经营的,郑厂长表示,以前我们造伞厂一般都是家族化经营,工人也一般都是家里的亲戚,但如今,油布伞的销售和利润都不太乐观,亲人们也不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大多前往城市打工,追求更好的生活,目前只有一些老人坚持在厂里工作。

2017年,泾县油布伞制作技艺正式被列入第五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孤峰油布伞,油布伞的市场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以前,孤峰制造的油布伞的主要市场是影视行业,一年的销量也很少,但现在,越来越多喜欢古风的人开始注意到油布伞,购买油布伞,国外市场也得到了开拓,现在每年都要有大批油布伞远销到日本和欧美地区,受到国外人们的喜爱。

如今,孤峰国民油布伞造伞厂最多一年能出十万把油布伞,高档伞可以占到约十分之一,中档伞可以占到约三成,营收额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好的时候可以超过400万。而油布伞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从以前的实用品,到如今的工艺品,更多的人购买油布伞是为了收藏。伴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孤峰油布伞也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未来。

“作为非遗传承人,把油布伞传承好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但大部分年轻人对油布伞并不感兴趣,我以前收过几个徒弟,但没有培养起来。年轻人生存压力大,没学几年,他们觉得不赚钱,就走了。我也有个女儿,以前她对油布伞的传承并不感兴趣,但现在她也有些改变,开始对油布伞产生兴趣,我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非遗传承的队伍中。”郑厂长这么说。

通过走访,我们也了解到当地目前正在积极筹建油布伞的博物馆。郑厂长表示,我正在全力地推进建成油布伞博物馆,乡镇政府也是全力地支持,但博物馆的建成需要大量的资金,我们厂里也没有充裕的资金,乡镇政府也是有心无力,我们也期待上级政府能够充分重视非遗的传承,早日建成这个博物馆。

“非遗的传承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我们这些非遗传承人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弘扬油布伞文化,但仅仅依靠我们的工匠和非遗传承人很难达到很好效果,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我们孤峰当地的油布伞,同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帮助企业发展。”郑厂长感慨道。

非遗的传承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绝不是一件要放弃的事。非遗的传承,不仅要靠手工艺人,靠非遗传承人,靠政府部门,但更需要靠我们每个人的支持和努力。也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油布伞肯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徐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3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问卷调查及街头采访前期准备

2018年7月22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成员很早便赶至化工大楼召开会议。……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英才辈出——东山书院

2018年7月21日,红色精神调研团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湘乡市东山书院展开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戎马一生——探访陈赓故居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两点,顶着炎炎烈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抵达了位于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的陈赓故居进行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探访齐白石纪念馆

(通讯员 陈学飞 蔡智慧)2018年7月20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探寻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及伟大人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其生平事迹。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从小……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7月19日上午,烈日当空,红色精神调研团一行来到湘潭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付出才会有回报——调查问卷发放

7月19日清晨,迎着朝阳,红色精神调研团踏上了第二次调研之途,来到了湘潭市白石公园。……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总结中前进——第三次会议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8日上午九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聚集于生食工楼召开团队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先由队员对赴湘潭市博物馆调研活动进行反馈,随后队长……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7日上午,红色精神调研团奔赴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一行人直赴三楼湘潭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访了“觉醒”、“革命”、……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老骥伏枥话王直:知恩感恩,传承大爱
“不忘初心,传承大爱。”7月17日,“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昌桥乡孤峰村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在孤峰这一个小山村里,却有王直老先生这样的伟大精神的传承。“救一个孩子,等…
深刻体会教师责任感,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今天是2022年7月29日,也是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线上支教的第26天。在这26天里,我也体会到了当教师的责任感。在支教中,我认识到作为⼀名教师,首先要爱教育。有敬业爱岗的精神,正确认清和对待教师责任,提…
非遗教育,助力非遗传承
7月18日,“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昌桥中心小学,实地考察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油布伞在校园宣传与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团队成员采访了昌桥中心小学校长张敏和德育处主任程…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2022年暑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进行了针对当地福泉四小和福泉福利院的“黔心以待”心理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的社会实践,团队依托于当地的…
喜讯不断
今天是2022年7月29日,星期五,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在安阳市汤阴县五陵镇大宋村中心小学进行线上教学的第二十六天。今天在群里进行了健康打卡以后,我便开始写稿子,准备在…
喜讯不断,继续前进
今天是2022年7月29日,星期五,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在安阳市汤阴县五陵镇大宋村中心小学进行线上教学的第二十六天。今天在群里进行了健康打卡以后,我便开始写稿子,准备在…
星火永相传,探索乡村振兴与孤峰村发展
2022年7月17日下午两点合肥工业大学“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到达孤峰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孤峰村党委副书记严钧见面。在严书记的带领下,团队先后参观了儿童服务站、书屋等,最后在党支部会议室…
对历下区鞭指巷的调查与研究
对历下区鞭指巷的调查与研究2022年7月28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励行”调研团队高一诺对济南老城鞭指巷及其周边老建筑群展开回访调研,对济南老城居民区中的建筑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经过前期的认真准备筹…
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合阳县教育调研团队在南沟村开展活动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者:余淑敏王仂卉/文贾宁/图联系方式:17326396607为响应国家政策与学校大力号召,7月25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合阳县教育调研团队为振兴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兴,来到了合…
孤峰话雨伞,听听孤峰老人的心里话
2022年7月18日上午9:30合肥工业大学“星火皖南”孤峰村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到达孤峰村,随即在孤峰村进行村民采访。斑驳的黑白陈旧的老墙,不知多少年的黑瓦片中生出了深蓝的瓦草,在烟雨蒙蒙中,一名佳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