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缅怀英雄之魂,铭记历史丰碑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拾遗”志愿服务

6月2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前往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

“小小红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一首铜锣谣唱出了红安革命的气息,在红安每一寸土地上都流淌着英雄的鲜血,每一块地转下都沉睡着一个烈士的英魂。大多数人都只记得红安县是一个有着两百多位将军的红色故土,感慨红色故乡的上孕育的人杰,但是又有多少人为此献身的,多少烈士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身首异处,潘忠茹誓死不屈,戴克敏满门忠烈,他们为了一个信念无怨无悔,“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命,不要家”。

望着那厚重的纪念碑,心中无比的沉痛,缅怀先烈,祭奠英灵,更让我们感受但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只有握紧手中的钢枪横练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只有加倍呵护,用心享用,把自己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珍惜现有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用他们不朽的精神,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让子孙后代过上更好的生活。

缅怀革命先烈,是告慰那些革命先烈们,今天的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党,为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勋,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用献血和尚命铸就的民族精神,牢记你们矢志不灭的遗愿和追求,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激励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热爱祖国,对党忠诚,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信念,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的意志,坚持理想,制度,道路自信。履行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承载今人的理想和重托,把革命先辈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我们怎样才能不负先烈的期望,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毕业奔赴祖国的高山海岛,荒漠,戈壁,深入基层,扎根各个基层单位,只有练硬本领才能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只有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有所作为,这是祖国考验我们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积极修正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让自己的军旅生涯在奉献中升华。

人民英雄用自己的生命铸造起来的魂,他们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撑起了国家的脊梁,是树立在人们心中不朽的丰碑。是一部凄美雄壮的史诗,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丰碑,筑起了牢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在百废待兴的革命年代,舍小家为大家,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用激情和汗水创造了艰苦奋斗的人间奇迹,还有那些舍己为人的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去别人的生的光芒,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还是我们现在建设具有社会主义国家所需要的,缅怀先烈,就要学习他们的无畏精神,投入到美丽的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去,已实现中国梦。

没有千千万万个革命先烈的奠基,就不会有今日的辉煌,不会有今日的成就,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正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拼搏,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才能以崭新的姿态立于世界东方,缅怀为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告诫后人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用先烈们的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获得开创未来的现实力量,团结奋进,奋勇向前。

我永远无法忘记这段旅程,那些年轻的革命先驱义无反顾的扑到在革命的路途中,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举起手中的武器,黄麻起义震惊全国,多少的先烈埋骨荒野,“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四十八万人参加革命,十四万人马革裹尸,有些甚至尸骨无存,为英灵致敬,当之无愧的将军县。(通讯员 贾一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19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拾遗”志愿服务队2022年“三下乡”新生见面会顺利召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4月23日下午3点,湖北第…
了解盐碱地发展相关背景知识
一:国家政策2008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同意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在不破…
中南学子三下乡:走进岳麓山,重识红色岁月
“一座岳麓山,半部近代史。”2022年8月1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南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献礼二十大、党史宣讲暑期社会实…
手握刻刀,于木版年画中探寻艺术之美
为了更好的保护非遗文化,探寻木版年画中的艺术之美,6月17日至6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前往襄阳市老河口陈义文巷,拜访当地的木版年画传承人陈洪斌老师,向他了解木版年画的相关知识,并…
探索研究盐碱地企业发展的现状
为深入探究以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以及改善盐碱地为工作的企业经营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盐”整待发调研队针对企业的生存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政策扶持等对公司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探索研究盐碱地企业发展现状
为深入探究以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以及改善盐碱地为工作的企业经营情况,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盐”整待发调研队针对企业的生存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政策扶持等对公司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红安绣活守技艺,非遗传承“绣”匠心
6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黄冈市红安县红安绣活传习所学习红安绣活的第三天。经历了前两天红安绣活的解读和针法的初步运用,团队成员们在红安绣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寿仙老…
曲园学子探寻红色物业,党建引领构建和谐山东
#青春三下乡##2022暑期社会实践#【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探寻红色物业,党建引领构建和谐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红管先锋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基层…
湖北二师三下乡: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
2022年6月17日,拾遗社会实践对红安绣活小分队共15名队员共同奔赴红安,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安绣活传习所,展开我们的文化调研实践活动。6月17日在红安绣活传习所刘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红安绣活传…
一刀一刻画民俗,一人一版匠人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响应国家号召,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组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