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三下乡:核上生花,巧手绝妙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ichem-惟石能言队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6日电(通讯员 张泽文)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并探索其新的发展道路。7月11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ichem-惟石能言队”的一份子,我跟随队员王一骁前往拜访山东省淄博市市级非遗核雕传承人崔传芳先生,亲身感受核雕蕴藏的深厚魅力,走在拾遗的路上,让非遗和传统文化传遍每一方土地。

图为根雕摆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骁 摄

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一枚小小的核雕凝聚的是雕刻师傅近月的心血,透露的是他长久地钻研和透彻的心境。崔传芳先生称,核雕不止雕刻的难度,它也需要对桃核精挑细选。老先生带我和王一骁一同观看他的作品,讲到哪些地方该用浮雕,哪些地方该用镂雕。又拿起桃核,讲到怎样利用它的形状、麻纹、质地进行“天然”的雕刻。我好奇地观察桌上的工具,老先生看到自豪地笑道,“这些雕刻的刀子可都是我自己锻打的。”我不禁赞叹,手艺人对工具的细致入微。老先生眼中的核雕已经不单单是摆件、饰品,更像是他注入灵魂和心血的新生命,在传承人崔传芳先生这里看到的核雕让我突然忆起,曾经印在课本上的《核舟记》,那篇奇人故事中描述的“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令我叹为观止,而如今我也真正的见识到了“纵使芥子亦可纳须弥”。

从这些核雕中,你能看到的不只是它自身被雕刻出来的美,更能看到艺术家灵魂的一面。这般想的同时,我也痛心这样的传承人和艺术家越来越少,如今的年轻人更多带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浅显地将其作为赚取利益的途径,却忘了它自身更深层的文化魅力和文化意蕴。在这样的一条路上坚持确实很难,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慢下来更像是一种奢侈,静下来也变得艰难,可是传统文化不是几日速成,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日积月累,是精雕细琢,是继承又创新,而这条路,崔传芳先生已经走了至少五十年之久。一件事情坚持五十年,“十年磨一剑”,即使它不是非遗,不是传承,老先生的精神世界也是足够坚毅的。

其实在大众视野,核雕以老年人群体为主要受众,当我们问起,“站在利于核雕发展传承的角度看,您认为核雕爱好者群体年轻化还有必要吗?”老先生微笑着说:“当然有必要啊。我现在就想培养这样一群真正渴望学习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他们或许看起来年轻,但是他们的存在会为核雕注入新鲜血液。

老先生的一席话让我意识到守护非遗不是固守死板,不是一味守旧。核雕不只是可以雕刻花鸟鱼虫,还可以雕刻专属这个时代的实物,让人赞叹技艺的同时感到耳目一新。同样,它也可以突破摆件、吊坠等使用的局限性,向更广的方向发展,通过网络平台,推动核雕文化进入大众视野,让年轻人不只是感叹它的美,也亲身体验雕刻的艺术。时代是在不停变化的,要在非遗文化中融入时代的变量,同样,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让年轻人去自由的寻找自己的生活态度、文化态度,以包容与积极的心态回归到自己的文化中,使“潮”和“旧”得到更好的平衡。当然,这条路的发展还将面临许多困难,但好在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大力支持,这是对老一辈传承人的认可,也是对新时代传承人的鼓励。

图为“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对传承人进行采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一骁 摄

在这次采访,我不仅看了核雕,也自己尝试了一次雕刻,当我拿着小小的桃核和工具,我仿佛穿越回到过去,许多匠人围在一起讨论新的核雕该有怎样的局部小场景,有怎样的人物叠加,有怎样的错落构图。我手里握的不仅仅是核雕,也是与古人对话的钥匙。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在新一代年轻人的努力下,像核雕这样的非遗文化会不断站上时代舞台,更站上世界舞台,展示受新时代浸润的传统文化,让“妙”之美不断惊喜世人。(通讯员 张泽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37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伴孩子成长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助梦成长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浸润传统,扣人心弦 组图稿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5日电(通讯员袁菲)盘扣是传统服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功能性和装饰性为一体。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盘扣的制作技艺与传承,2022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袁菲…
曲园学子三下乡:浸润传统,扣人心弦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6日电(通讯员袁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
西南石油大学信息学院怎么敢跟我们作队举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策划会议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6月29日,信息学院怎么敢跟我们作队在腾讯会议举行了线上暑期社会活动方案策划会议。会上,队员们主要就科普教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三次课程的内容是否适配小学阶段…
曲园学子三下乡:瞻核雕之艺术魅力,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6日电(通讯员王一骁)为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探索非遗传承发展方向,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队“ichem-惟石能言队”队员王一骁前往淄博市高青县拜访市级非遗核雕传…
寻梦田园风光,情醉美味鲜香
农家菜,是农村人家以传统方法养殖的禽蓄、种植的蔬菜以及当地自然生长的特产为原材料烹制的佳肴菜式。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丹色灯火乡约行,澜景生情振村兴”寻乡梦旅调研服务队于7月20日于济宁市微山县两城…
聚焦媒体魅力 助力乡村旅游
观光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提供观光、休闲、度假服务的生活性功能。7月28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聚焦媒体魅力,助力乡村旅游”活动,以宣传观光农业,丰富市民…
学习架鼓制作 品味非遗文化
临清架鼓是流行于临清市的一种纯打击乐合奏形式,由鼓、点锣和大锣三种乐器组成。7月20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水上古城举办“学习架鼓制作,品味非遗文化”活动,以让更多市民了解临清古架鼓,号召市…
既白志愿者:个人随记(爱的教育)
当我读完《爱的教育》这部小说,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心中好像燃起了一团温暖的火焰,书中那些正义、勇敢、善良、坚韧的形象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善良正义的卡隆,孝顺的波列科西,勤劳…
展望星途梦未来,回顾党史励当下
为普及天文知识、促进党史教育,2022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3日,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引星火明童心梦想”团队在安徽灵璧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实践,借助线上课堂的形式将天文航天精神与发展红色文化教育结合,…
既白志愿者:个人随记(堂吉诃德)
经过几年的挣扎,终于在病毒流行的这几天把《堂吉诃德》读完了。首先,我觉得虽然我读了一遍,却好像我的脑袋里并没有留下什么有用的东西,感觉依然空空如也。但即使如此,我对最后的部分还是有些印象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