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十九大宗旨,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江正堉

每年春天,堰头村的千亩梨花都会竞相盛开,随微风摇曳的梨花玉骨冰肌,将整片园子装点成花的海洋,犹如春雪、又似洁云,游客在淡淡花香之中驻足拍照,流连忘返。盛夏,黄澄澄 的翠冠梨压弯枝头、清香诱人,游客穿梭在梨树间挑选着心仪的果实,不一会儿就采摘一箩筐,收货的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堰头村以翠冠梨产业为龙头,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将乡村旅游打造成调整农业结构、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翠冠梨成为村民捧在手里的“金元宝”。除了翠冠梨,堰头村的特色农产品还有杨梅、桑葚、红心柚、水蜜桃……2000余亩的果园和月季园、植物园、三潭印月、户外拓展中心等“旅游+”精品景点,再加上梅花山庄、海棠山庄、水师山庄等一批农家乐,使堰头村成为“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世外桃源,游客来了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吃、留得住,村民也从中旺了产业、鼓了腰包、美了日子。

村干部说:“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村庄美了,也让村民们忙起来、富起来了。”

2011年以前,堰头村还是一个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的“三不通”村,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近年来,堰头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现代休闲农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主业,以生态宜居为主线,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村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们村现在年收入达到1千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能分红约40万元。至今,村里14户51名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但我们脱贫不脱政策,贫困户依靠土地流转分红、务工、低保兜底、资金分红等,年均收入达到了3万元以上。”堰头村党支部书记贺光权告诉记者。

从早年交通闭塞、缺水少电、无人问津的小乡村,到如今每年吸引几十万省内外游客、成为人们身心向往的“桃花源”,堰头村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高歌前行,这背后的秘诀就是产业振兴。说起这些年村里的产业发展,贺光权如数家珍,提到未来规划,他更是信心满满,“把基础设施和产业做好了,我们下一步就要发展全域旅游,要打造一个吃、住、游、玩为一体的康养中心,服务社会养老……村子越来越美,村民们的干劲越来越足,幸福的生活就在大家的眼前。”

在堰头村的千亩梨园里,54岁的村民许金玉和69岁的尹朝菊正在给柚子套上水果专用纸袋,早些时候,她们已经完成了给翠冠梨疏果和罩袋的工作。“为了让梨子长势更好,一年要疏两次,第一次是谢花15天前后,第二次是等梨子长到乒乓球大的时候。而给果子罩袋则是为了让它们有更好的品相,我们的水果可是个个都俊得很!”许金玉说。过去家乡没有产业,人们只能外出务工,如今村里上千亩的果园和植物园给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农闲的时候80元一天,忙的时候300元一天,一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还能兼顾家庭,吸引了不少人回到村里。“打牌的都找不到了,连老婆婆都在找事做。” 贺光权兴奋地说。

特色农业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也带来了商机,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们纷纷回到故乡,从“打工族”转型成了“老板”。村民邓洪涛返乡后,将自家猪圈拆除,改建成90平米的餐厅,开起了农家乐。如今一到周末,他的农家小院早早就被预订一空,搭配一些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一年能多出10多万元收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可以陪伴父母,又能辅导孩子学习,邓洪涛认为这就是他的小康生活。

游客说:“以前流汗是为了生活,现在流汗是为了享受。”

在堰头村的水蜜桃采摘园,我们遇见了一群来自常德的游客,他们早上开车4小时来这里体验采摘乐趣和堰头村水蜜桃的独特风味,还要在园区里的民宿住上一晚。当被问到如何理解小康生活时,游客赵昌武说,“过去的小康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人们追求的是高品质的生活,不仅是吃的享受、体验的享受,还有对环境欣赏的享受,开车4小时,就是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堰头村依山傍水,土壤养分含量高,所以果实饱满、香甜可口,还因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而远近闻名,1至2月的丑橘、4月的桑葚、5月的杨梅、6月的水蜜桃、7月的翠冠梨、8月的脆枣和葡萄、9至10月的柚子,总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收购采摘。再加上1至2月的海棠、3月的梅花和梨花、4至11月的月季花……堰头村四季不断的花果,让游客饱了眼福、享了口福,让村庄增了人气、有了财气,实现了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发展,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45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紧跟电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济南华不注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传承发展好华山文化,促进青年群体对华山文化的了解,助力乡村振兴,我积极参与到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兴火相传,村译盎然实践队并和同伴来到华…
旅游产业促振兴,电商平台促发展
为更好了解济南华不注山周围村庄的经济建设、文旅事业、政治政策,本实践队在华不注山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通过采访居民、村庄党员干部、文旅事业工作者,我们更切实的感悟到了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
苏州学子三下乡:探小微企业,求青年发展
苏州学子三下乡:探小微企业,求青年发展2022年7月18日,苏州科技大学“筑梦启航”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访苏州新区“新宇汽车销售维修有限公司”以及“苏州杰信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两所小微…
网络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假期,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兴火相传,村译盎然”实践队伍来到了华山区乡村,进行了记忆深刻且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虎牙千仞立巉巉,峻拔遥临济水南。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曾巩…
宣扬国家政策,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同志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假期,我跟随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兴火相传,村译盎然”实践队伍来到了美丽的华不注山脚下,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实践。自古以来,华不注山深得文人墨客的钟爱。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说:“单…
实践专栏-青春飞扬,爱心志愿启航
青春飞扬,爱心志愿启航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都需要快乐与幸福,况且在疫情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更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即使我们的能力有…
南京学子三下乡:永远跟党走 一起向未来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精心设计开展紧跟时事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2022年7月4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三下乡…
枞阳团县委一行慰问千方爱心支教团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城乡教育发展,激励支教志愿者的初心使命,7月7日下午,枞阳县团县委书记王文妹一行前往枞阳县金山路小学开展慰问活动,实地…
苏州学子三下乡:老旧菜场摇变网红打卡点,探索双塔市集备受Z世代喜欢的秘密!
苏州学子三下乡:老旧菜场摇变网红打卡点,探索双塔市集备受Z世代喜欢的秘密!7月28日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筑梦启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了新晋网红打卡点双塔市集,深入了解Z世代青年人喜欢新型市集的原因,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