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留得住的乡音”暑期社会实践团访谈方言艺术专家

来源:苏州大学 作者:何冰雁

2022年7月20日,苏州大学文学院“留得住的乡音——方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扬州市曲艺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领域的杰出人才、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副所长于海老师进行了访谈,访谈围绕扬州评话及扬州方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展开。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地方方言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衰落,慢慢被人遗忘在了一隅角落。然而方言俨然是不可缺失的,那充满温情的乡音无论何时都是人们彼此联结的精神依托和情感共鸣。为此,苏州大学“留得住的乡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针对扬州、淮安两地方言的传承与推广进行实践调研,旨在通过此次实践探寻扬州、淮安两地的方言之美及其传承与推广的新思路。

在前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曲艺是方言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承载了方言的独特韵味。不同曲种“说唱”表演的特殊美感包括语言叙述和唱腔曲调,都是从形成地及流布地的方言土语中提炼升华、创造生成的。方言是曲艺所生成和依托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历史“文脉”。

访谈当天,团队扬州地区成员带着提前拟好的访谈提纲前往于海老师所在的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进行采访。团队成员对于海老师分别从方言文化面临的挑战、流行文化与方言结合的文化现象以及方言文化的传承方式三个不同的维度展开了访谈提问,于海老师也对此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回答。

在被问及方言文化面临的挑战时,于海老师认为词语“危机”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状。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所谓危机,即危中有机。方言文化的发展确实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其中也必然会有一定的机遇。例如,有些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方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设立奖项基金以促其发展。同时,国家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方言文化进行保护。通过这样一种文化的挖掘,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也是底气所在。

对于流行文化与方言文化结合的这样一个文化现象,于海老师提出这是一种艺术的探索与创新。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果融合巧妙,将会有极大的冲击力与火花的碰撞。但是这样的结合不宜以博人眼球、吸引流量为目的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在方言文化的传承方面,于海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希望方言文化能与校园进行有机联动,利用校园广播,传播扬州评话、弹词、清曲、扬剧等方言文化。将家乡话根植于孩子们当中,这既是对方言文化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孩子们德育、美育的一种提升。让孩子们浸润在家乡方言的熏陶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促进方言俚语的推广和普及。

访谈结束后,于海老师慷慨赠送了团队成员有关扬州评话的书籍《皮五辣子》、《“康派”三国》,并且还赠送了运河风情扬州曲艺专场的门票,勉励大家继续探索,为方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做贡献。

通过此次与于海老师的访谈交流,团队成员们都受益匪浅,本次访谈也为团队后续的方言实践调研奠定了基石。团队成员将继续秉持初心,探寻扬、淮两地的方言之美,为传承与推广两地的方言文化寻找新思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2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问卷调查及街头采访前期准备

2018年7月22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成员很早便赶至化工大楼召开会议。……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英才辈出——东山书院

2018年7月21日,红色精神调研团经过两小时的车程抵达了湘乡市东山书院展开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戎马一生——探访陈赓故居

2018年7月21日下午两点,顶着炎炎烈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抵达了位于湘乡县龙洞乡泉湖村杨吉湾的陈赓故居进行调研。……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探访齐白石纪念馆

(通讯员 陈学飞 蔡智慧)2018年7月20日,红色精神调研团来到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探寻白石老人的艺术造诣及伟大人格,队员们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其生平事迹。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从小……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

7月19日上午,烈日当空,红色精神调研团一行来到湘潭市烈士陵园开展调研活动。……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付出才会有回报——调查问卷发放

7月19日清晨,迎着朝阳,红色精神调研团踏上了第二次调研之途,来到了湘潭市白石公园。…… 陈学飞 蔡智慧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在总结中前进——第三次会议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8日上午九点,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聚集于生食工楼召开团队第三次会议。本次会议先由队员对赴湘潭市博物馆调研活动进行反馈,随后队长……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

(通讯员:陈学飞)2018年7月17日上午,红色精神调研团奔赴调研第一站——湘潭市博物馆。一行人直赴三楼湘潭党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访了“觉醒”、“革命”、…… 陈学飞 大学生网报 湘潭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三下乡活动:萤火之行,绽放青春
中国青年网济南8月12日电(通讯员孔雯雯)自7月1日开始,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子“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受疫情影响,这是一场特殊的支教活动,分为泰州地支教、家乡地支教以…
社区核酸志愿者心得
社区志愿者心得“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我很荣幸能参与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此次志愿服务主要是负责各小区人员摸排情况,在此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有些积极配合,…
奔赴山海,携手同行,共助孩子成长
奔赴山海,携手同行,共助孩子成长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缺少教育资源,他们缺乏父母关爱,他们期盼打开禁锢理想的大门,放飞梦想的翅膀。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7月27日,12名来自北京科技大学薪…
做大做强实践队暑期开展反诈防骗宣传活动
为切实提高青少年反诈防骗意识,提升防诈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做大做强实践队于8月5日至15日展开反诈防骗宣传活动。实践队经过讨论,最终确定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
河科大学子返家乡:科普健康知识 青年正在行动
为了更好地支持国家2030健康规划纲要的实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河南科技大学“爱心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与实践”团成员在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医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
守得花儿开-找寻石川记忆深处的辣椒
“一方辣椒养一方人“,衢州的辣椒举国闻名。都说四川人、重庆人和湖南人爱吃辣,其实在浙江这个金衢盆地中的衢州,也是一个辣味飘香的地方。究其原因,是衢州的地理位置与她承载的文化。衢州地处浙皖闽赣四…
探评话之韵,觅扬语之音 ——“留得住的乡音”暑期社会实践团访谈方言艺术专家
2022年7月20日,苏州大学文学院“留得住的乡音——方言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扬州市曲艺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领域的杰出人才、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副所长于海老师进行了访谈,访谈围绕…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虞山长情寄一中”返校宣讲团赴江阴一中开展宣讲活动
8月4日,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虞山长情寄一中”返校宣讲团走进江阴一中,借鉴校团委何利娜老师的意见,向江阴一中高二学生介绍常熟理工学院,并着重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与新高考政策的联系。在宣讲过程中,团…
江苏三下乡活动:萤火之行,陪伴暑期
中国青年网济南8月12日电(通讯员孔雯雯)夏天,在七月的暖风中,如期而至。自7月1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志愿者团队在各家乡地开展活动,为丰富小朋友的暑假生活,开展了各项公益课…
深入基层助成长,走进社区话乡音 ——“留得住的乡音”实践团开展方言小课堂活动
人们常说“乡音难改”,方言是烙印在游子身上抹也抹不开的印记,浓缩着人们有关家乡的全部情感记忆。然而近些年随着普通话的广泛推广,方言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日常对话里,很多孩子甚至因此成为了方言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