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色底韵存萍乡 奉献为人驻心中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经管系 作者:李嘉璇

为了深情触摸红色历史、深刻感知红色文化、深挚礼赞革命先烈,以爱国主义情怀和青春豪情肩负起时代责任,在新时代把安源故事讲下去、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萍乡,这个红色精神浓厚的城市。

秋收起义,红色萍乡。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迎着朝阳,实践队来到的第一站是秋收起义广场。秋收起义广场原名昭萍广场,高耸入云的秋收起义纪念碑矗立在蓝天下,在碑前实践队满怀崇敬之情重温入党入团誓词,听着刘思聪老师对这一段历史番详细的讲解,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豪情满怀,秋收起义的光辉历史,是革命先辈用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清晨的广场不乏有居民散步、打太极,广场与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这样的幸福生活让人不由得心生感慨,当代青年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没有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继,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此我们亲身感受着萍乡激荡灵魂的红色基因,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红色安源,工运旗帜。

紧接着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们来到了萍乡第二站——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萍乡是工运摇篮,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共产党人在安源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沿着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牛形岭拾级而上,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出现在半山腰。阳光辉映下,楼体两侧主梁镶嵌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8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在纪念馆内实践队队员们逐一参观了“路矿规模工业重镇”、“开创工运建立团体”、“罢工斗争成功范例”、“硕果仅存坚持发展”、“工农联合支援北伐”以及“秋收暴动武装割据”等六大展厅。其中里面还有一座仿当年矿井场景的展览,叫做总平巷。进入矿井口,刚开始有点黑漆漆的,旁边是一座座雕塑,展示的是当时矿工在矿井下劳作的场景。当时,资本家强迫安源路矿工人每天进行12个小时以上的繁重劳动,却只发放微薄的工资。不仅如此,资本家还常常借故拖欠工人工资,榨取工人利益。在参观中看到那惨不忍睹的刑具,令人毛骨悚然,眼含泪花的看完了一个个被压迫的悲惨事件。

在一件件文物及雕塑的展现中,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无声地述说着那不曾忘记的历史。回望这历史,实践队队员们被工人们不畏强权,敢于反对压迫,团结一致、坚决果敢进行斗争的精神所震撼,并感受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参观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纷纷在留言簿上留下了慷慨激昂地青春誓言。青年奋斗,青春无悔!

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

之后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来到了萍乡第三站——秋收起义烈士陵园。一片土地寄予深情,一抔热土告慰英雄。实践队队员们怀揣一颗虔诚的心,一行人到达了山口岩秋收起义烈士陵园。登上一步步的台阶上,赫然展现出一座庄严肃穆的秋收起义烈士纪念碑。我们转身进入馆内,毛泽东与卢德铭雕像威严地展面大门,在馆内我们一路参观老照片、老物件以及还原当年场景的塑像,回望历史,刻骨铭心。

陵园内设有卢德铭烈士纪念馆,实践队在此了解烈士生平,其舍己为国、英勇奋斗精神深受感触,参观途中我们还一同观看了一小段秋收起义纪录片,在影片中追寻先驱者们的足迹。时间转瞬,这一小段历史的回望结束,在陵园内实践队怀着敬畏缅怀先烈,心生无限感慨,先烈们的大无畏、无私奉献精神造就了现在的美好生活,乘凉不忘栽树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将红色精神缅怀于心,向先辈们致敬!

寻梦芦溪田园风光,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历史的学习稍缓,实践队秉着学习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走进了山口岩村,在村口,靠右手边便可以看到醒目的大字——卢德铭小学,基础设施整体一眼望去非常不错,笔直的柏油路布满了整个村子,可见脱贫攻坚战非常有效,祖国的繁荣富强有目共睹!在村里召集小朋友后,实践队带着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在山口岩村口的一间教室里开展着普通话推广的支教活动,以正话反说游戏、“翰墨飘香”书法体验、诗词朗诵以及歌唱红歌等活动进行着,在互动中收获欢笑,在掌声中收获成长,就这样,在欢笑声中,本次支教活动也落入尾声,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与我们合照,在结束中充满着不舍。

在此萍乡站的行程告一段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们讴歌青春的赞歌,敬畏英勇的先辈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发扬大无畏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5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超越自我——探究农村生态文明第三弹
时代背景:绿色农业,势在必行一方面,随着我国新发展时代的到来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普及,农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广泛重视,国家及各级政府纷纷强调农业绿色发展,且安徽省到2020年已…
泾县-——传递爱的地方,助老跨鸿沟
现如今,在科技网络迅速普及的信息时代,我们享受到了网络时代的红利,但是大多数的老年人却未能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节奏。为使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网络智能时代的便利,帮助他们跨越这道“数字鸿沟”,教会他…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唱响青春乐章,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一般指的是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怀和帮助。今年六月,在烈日炎炎的暑假期间,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百善孝为先,走近农村关爱老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开展关爱空
百善孝为先,尊敬和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继承关爱老年群体的传统,宣传共创幸福家园的理念,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队于7月23日深…
超越自我——探究农村生态文明第二弹
政策背景:推进农业产业革命,建设美丽新农村从古至今,农业在我国的地位便居高不下,“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密切相关,且我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途广,因此解…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百善孝为先,走近农村老年人
百善孝为先,尊敬和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继承关爱老年群体的传统,宣传共创幸福家园的理念,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队于7月23日深…
南泰学子三下乡:走进丝绸之乡,体验缂丝技术
2022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离离原上草”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缂丝技术体验馆,通过实践活动探寻缂丝技术的发展轨迹,品味缂丝的独特魅力。缂丝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
时代鸿沟,陪您一起跨过
为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享受智能时代的便利,帮助他们跨过这道“数字鸿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游刃有余地使用智能产品,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常青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团队成员于2022年7月1…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百善孝为先,走近老人生活
百善孝为先,尊敬和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继承关爱老年群体的传统,宣传共创幸福家园的理念,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队于7月23日深…
南泰学子三下乡:重温侠义故事,感悟处世之道
2022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离离原上草”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山东水泊梁山风景区,了解水浒英雄的侠义之气,朗诵文学经典。“义”是构成梁山文化,初级形态的形上支持和精神旨归,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