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疆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碰撞”会擦出这样的火花

来源:中青网 作者:“体悟非遗之美,助力非遗传承”社会实践团

新疆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碰撞”会擦出这样的火花

器物之美,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活态文化基因,传承中华文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更好地学习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推动文化润疆工程,了解民族乐器,7月9日,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三下乡“体悟非遗之美,助力非遗传承”实践团赴喀什地区文化馆参加民族乐器培训班,与小学员们一起上课,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

我们在文化馆老师艾则孜·吐乎提一对一的现场授课、指导交流、实际操作下学习了几种民族乐器,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我积极学习并向艾老师咨询与非遗文化有关的问题,在一番了解之后,我们知道了喀什作为南疆非遗文化发源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且各式各类的非遗传承人都在喀什各地散布。通过对非遗乐器传承人艾则孜·吐乎提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了民族乐器源远流长的历史所面临的困境,更看见了传承人对民族乐器的坚守与热爱。艾则孜·吐乎提表示非遗文化的宣传和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力量和与现代实际的融合。我们看到了艾老师对这些乐器的热爱,我们看到了他眼中焕发的激情,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人对自己坚守的事物可以热爱到这种地步,他对乐器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培训形式也是很有创意,正好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而且这让我们刚加坚信团队宣传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的碰撞是正确的,更让我们团队每个人的心里面都燃起了一团火焰。艾老师的话让我们觉得我们这次是不虚此行,让我们真真正正的认识到了非遗的传承也是需要年轻的力量的,这对于我们接下来的实践活动都给予了我们莫大的肯定与鼓励,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艾老师的话,去把这些文化宣传到更多的地方。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团采访非遗传承人,与他交流民族乐器和现代音乐融合的优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昊 摄

我们还了解到其中一位喜欢艾捷克的小女孩马依热· 阿卜杜艾尼非常喜欢民族乐器,认为艾捷克对自己有独特的魅力,且用民族乐器也可以弹奏出流行音乐。我感受到了小女孩对民族乐器的热爱,并请教小女孩关于艾捷克的知识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小女孩对艾捷克的热爱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她在向我们讲解时眼睛里都仿佛充满了耀眼的光芒,我想正是这些青少年的热爱使得艾老师更加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我们纷纷觉得对自己所实践的内容、所要宣传的非遗有了信心,同时也要像小女孩一样热爱,让非遗到更多的地方发光发热。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维吾尔族小女孩向实践团展示民族乐器。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飘点点摄

对民族乐器的热爱不分年龄,小学员阿卜杜塞米·肉孜更是用热瓦普弹奏出红遍网络的《孤勇者》,演奏结束后,小学员热情的邀请我们与他一起合奏歌曲,我觉得听了民族乐器演奏的《孤勇者》有种非常强的民族自信心,更能激发年轻人对民族乐器的热爱。阿卜杜塞米·肉孜被实践团成员问到,“你所弹奏的这首歌曲也是老师教给你的吗?”“这是我自己自学的,我非常喜欢用热瓦普来弹奏一些流行乐曲。”此刻小学员是自豪的,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民族自信。热爱随弦音飘扬,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热瓦普的魅力。而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碰撞”出的火花必将传承下去。我们实践团成员也学习了一会热瓦普,虽然仅仅是学会了几个音调,但我们感到很自豪,我们在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在了解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碰撞出的火花,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这些音乐的好奇程度,又通过自己的了解与调查,知道了民族乐器可以弹奏的歌曲种类是那么多,让我的心里面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也让我们更加坚定要把了解到的这些带到家乡,带到学校,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熟知的非遗文化。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阿卜杜塞米 ·肉孜用热瓦普为实践团弹奏自学的《孤勇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耀辉 摄

在这短短一天里我们得到了难以得到的东西,团队的精神,工作的经验,坚强的意识,真挚的友谊。我们没有虚度这一天,大家都在用心做事,用心服务,我无不感叹原来时间可以这样度过,生活可以这样充实。我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古典乐器与现代音乐所碰撞出的火花。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喀什地区文化馆老师艾则孜.吐乎提教授各种乐器将近四十年,从2014年至今,他一直坚持开展公益性民族乐器培训班,为开展好全民艺术普及和践行文化润疆工程作出切实贡献。在这里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对古典乐器的热爱,从他们瞳孔里映射着对于乐器的好奇,他们认真投入演奏时的模样,也让我感受到年轻力量可以给非遗带来不同凡响的力量。通过对民族乐器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原来民族乐器是这样的优秀,一首首乐曲在耳边弹奏,我们无一列外的沉醉于其中。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学习和传承中,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民族乐器,让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在这一天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在采访艾老师之前我们以为是一项很简单的活动,没有对采访形式以及对问题有更详细的准备,导致在当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好在我们团队成员一起加油打气,重新分工,将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我想对我来说这也是今天的一大收获,做任何事之前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要有充足的准备,团队之间的分工协作很重要。有了本次活动的经验,我们今后的实践活动一定会更加出彩。

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的融合,这样一个想法能够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时代感焕新非遗之美。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乐器,感受到了民族乐器的魅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更深入的了解了非遗文化,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才干,以后我们一定会利用好所学的知识,积极投身实践,本着坚定不移的心,去看、去思、去行,用努力和汗水圆满完成完成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将非遗文化带到更多的地方发光发热,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之美并自觉加入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行列中去。(通讯员 骆玮)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加完培训班后与培训班成员合影留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耀辉 摄

一审编辑 方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2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循环利用社区传 垃圾分类万户走

垃圾分类符合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唯有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才能让市民更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一支旨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翁荣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传垃圾分类,开展社区活动

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实践调研团今天集体出动,去湖州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分别进行了义卖和宣讲活动。雨后的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些…… 康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实践团队进社区,垃圾分类入人心

俞今天是7.14号,对于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队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团队即将在东柿社区和翰林世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及相关活动,展示我们…… 俞凯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讲传文明,义卖送真情

湖州市在几日暴雨的冲刷下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伴随着一缕缕的阳光我们在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举办了我们的义卖宣讲活动。在几天忙绿的前期准备下,我们终于在今天上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 李伊妮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走进东郡红树湾,共创绿色新社区

随着上海最严垃圾分类的来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调研实践团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东郡红树湾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小区里的大妈大爷、阿姨叔叔、小朋友们…… 徐徐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爱暖人心,义起同行

2019年7月6号,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随着垃圾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饱受垃圾污染之苦,因而垃圾的分类、处理、排放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 韩丽洁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翰林世家迎入垃圾分类新时尚

为了响应湖州市首创的“三站三定二进楼”分类制度体系,形成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湖州模式”,翰林世家社区特邀请求真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团于2019年7月14日举办“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 王佳颖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湖师院学生开展社区活动,宣传垃圾分类

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暑期实践活动拉开帷幕。为响应新时代垃圾分类的潮流,人文分院成立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此调研团于2019年…… 蔡婷婷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赏传承非遗成果,品八方非遗美食
赏传承非遗成果,品八方非遗美食中国青年网阿拉尔8月17日电(通讯员张耀辉吴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社会实践】制作交通模型,提升专业素养
为加深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所学所获,结合实物展现交通专业的特色,2020级交通类百岗行动“薪火”实践队的队员们分为六组进行了交通模型制作,并于8月20日晚九点开展了线上队内交流分享会。各小组制作模型的方…
武理学子三下乡:深入劳动教育,学习劳模精神
为响应今年9月将执行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让学生理解到劳动意义,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赴曾都区府河镇分队于7月27日上午开展“学习劳模精神”劳动教育主题课程。从袁隆平身上学习劳模精神,带…
花开蝉鸣,泉水流淌
邵阳8月24日电(通讯员刘柳)花开蝉鸣,泉水流淌。自是迎来盛夏的步伐,清风徐来,掀起一阵阵涟漪。水中模糊不清的倒影,随着风上下摇摆,我的眼睛逐渐变亮,心头一波波深刻的回忆,一张张可人的笑脸在我脑海…
宣传环保知识,拥抱绿色生活
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南京工程学院"青春环保行"三下乡实践。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学生带领小组团队来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镇开展…
最是人间烟火味
2021年6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城市烟火气一新时代疫情背景下我国夜市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暑期调研活动正式开展。团队成员展开了第一次的线下实地调研。从学校出发,到达南京义务夜市…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铸就未来
昨天的课上,我给小朋友们展示了绘画的魅力。第一节课,除了自我介绍,我更想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绘画,学习绘画以后可以做什么,让孩子们认识到绘画是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课程采用了视频教学与讲授…
“古丽的家”做客,走进麦西来甫
“古丽的家”做客,走进麦西来甫中国青年网喀什8月16日电(通讯员张耀辉乔小凤)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麦西来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兵团学子实际行动落实“文化润…
人间绝味烟火气—南京师范大学暑期调研
夜市、排挡、后备箱集市……这些聚集了“人间烟火气”的地方,让城市的夜晚焕发勃勃生机。虽近年爆发了疫情,但疫情之后夜间经济依然火热。一批批集聚区,一个个新业态、新模式的诞生,令“夜经济”逐步点亮…
“鄃城缘起,怀恩赴企”小微企业调研团前往烟台金华选煤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参观交流活动
8月14日,“鄃城缘起,怀恩赴企”小微企业调研团前往烟台金华选煤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参观交流活动,团队成员王亭婷负责线下活动开展工作。在实地参观之前,王亭婷浏览企业官网,并初步了解了该企业的理念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