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藤县支教乐趣不减,八桂大地百花齐放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作者:范周桐

记我的支教“变形记”

导语:8月1日至14日,我与其他诸位来自广西各地的共9名成员们组成了西北农林支队,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壮苗计划”,赴藤县藤州镇东胜小学进行了为期14天的支教生活。

“老师,我们还会再见面吗?”这是结营前夕,一名五年级学生的问题。

故事开始于2022年的暑假,9名大学生偶遇了60个截然不同的个体,两间教室,一所小学,还有令他们回味良久的支教回忆。作为“壮苗计划”的其中一员,我所能感受到的,是“转变”二字在我心中的分量。

为了方便上课,支队成员就住在学校旁边的小托管里,办公室则是借用学校里的会议室,我们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在城市生活习惯的我起初会对周遭一切感到新奇,尔后农村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渐渐磨平了我的热情,在大通铺发出的噪音中,我难以入眠,想念起家里的饮食起居,内心有苦说不出。然而在14天里,一次次地在雨中护送孩子们回家,我终于知晓村庄的庐山真面目——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空气清新,孩子们跨过一个个小水洼,脚步轻盈地往前走,那样的场景在漫漫长夜里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脑海中重映。相同的生活环境下,眼前却是淳朴的人们,眼下我也不再感到难以适应,而是渐渐融入天然无雕饰的环境中,并留心观察起不同的孩子们。这便是我的第一层“转变”。

要说第二层“转变”则是发生在课堂上。我是壮苗2班的班主任,虽曾有参加过学校里的一对一支教活动,却从未在30个学生面前充当传授知识的教师角色,内心总是有些惴惴不安。开营仪式后,在见到孩子们兴奋而充满朝气的面庞后,心中的不安顿时消退大半。而在尔后的课堂中,我也曾遇到过学生提出的奇怪问题,亦或是孩子们的童言无忌常常是我倍感压力,该如何控制课堂节奏?该如何使课堂氛围更活跃?什么样的内容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该如何告诉他们这个现象的原理?……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也常自问。14天的时间里,我参与设计的课程共7门,即便是讲到孩子们最不感兴趣的英语时,我也能应对自如,与其说是让孩子们适应我,倒不如说在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日常中,我逐渐适应了孩子们。能够做到把握课堂节奏,带动学习氛围,设计深刻内容,树立教师威信,实际上是我仅有14日的教学生涯中最大的“转变”。由此,从三尺讲台出发,我从一个不自信的菜鸟新手,蜕变为不怀疑的熟练老手。

同学们之间的联结也在悄然发生“转变”……班里30个同学,15名都来自三年级,他们是班里音量记录持有者,也是课堂纪律的破坏者,于是,如何治理这群显然没法坐定的孩子们也成了我的日常工作。上课时,他们会对内容表现出挑剔的姿态,若是遇到不想听的便将“无聊”二字砸向任课老师;下了课,他们又有旺盛的精力,一不留神,便一溜烟冲到操场上挥洒汗水;运动会上,他们会集体抗议,自己的想法得不到重视,凭什么要听从老师安排,又凭什么要有为班级奉献的精神…..如此种种,都成了每个老师一天中最焦头烂额的难题。然而在我们设置的每场比赛中,每一个孩子都会投入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为小组乃至班级争取尽可能多的分数,面对同学失利,他们便互相打气;在每一次课外活动时,孩子们总是能天马行空,将自己的想象力落地,成为自己描绘蓝图的小工程师,自由且自信。孩子们终究还是在与同学和老师的朝夕相处中,调整到最佳模式,由放荡不羁向齐心协力“转变”,也让身为老师的我见证了自己由担忧向自豪的“转变”。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对家长们的看法也产生了“转变”。曾去过一个学生的家中调研,在关掉采访录音后,家长开始侃侃而谈,讲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该母亲表示孩子在学校是个优秀学生,然而因为在校完成作业后回到家中并无他事可干,话语里暗含对孩子不勤奋的些许无奈,而孩子的兴趣班只有跆拳道一个,母亲又不禁将自己儿子与县城的孩子对比。于是我便思考起兴趣这方面的事情来,生长在城市中的我曾天真地认为兴趣就是在日积月累中探索出来的,然而其实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让孩子找寻自己兴趣点所在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先让孩子自己摸索还是家长作主为孩子挑选所谓“兴趣班”让孩子在这其中渐渐培养兴趣呢?想必这个问题将会持续萦绕在中国的家长心中,而倘若选择后者,在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同时,则会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倘若选择前者,对于乡村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当然,也有的家长表示自己会让孩子们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不会进行过多的干预,必要的时候会提供支持。几位不同的家长的表述都对兴趣有不同的看法,我惊讶于城中村小学家长们的前瞻性和危机感,竟和城市里的家长们相差无几,甚至有的家长会未雨绸缪地教导孩子要跟上大环境的步伐,也会让孩子们多多接触县城外的世界。中国的教育除了教师,还有千千万万个家长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倘若能让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形成一定的观念,我想在家校联动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未来可期,乡村教育的未来可期,中国教育的未来可期。

在2022的暑假里,我也许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偶遇了60位学生,在两周的时间里尽自己的一份力带给他们丰富多彩的小城外的世界,但我相信在“壮苗计划”开展的十年里,想必许多八桂大地的孩子们都在大学生老师们的带领下得以放飞梦想、宽阔视野、增长见识;我也相信在未来的乡村教育中,有更多像“壮苗计划”这样的支教项目得以持续地开展,在祖国的大地上播撒智慧的种子,也许,在日后的某一天,那群孩子们也身处大学中,带着自己精心呵护过的树苗,又回到他们徜徉的绿水青山里,回到生养他们的小镇,再次将种子播撒。此谓“教育”,正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尤其是注入大学生的青年力量,让中国教育得以薪火相传,能够奔走在这之中,我感到无比荣幸与自豪!

时代各有相同,青春一脉相承。我想,总有一天我会回答上那个问题,是的,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或许是在未来的大学里,你能寻找到我的影子,又或许是在未来的课堂上,当你选择了回到家乡,我们便相见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1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开展滞销农产品销售调研

在此次疫情“大考”下,农产品经济迎来迄今为止最为特殊的一年,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不懈努力下,进出口经济贸易得到不断推动和持续复苏的同时,国内的农产品经济同样开始呈…… 辛伟 王雯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潍坊市南门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销

近期,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在我国疫情影响下,农产品销售受到巨大影响,大量农产品由于种种原因滞销,为了进一步了解农产品滞销的原因,改善农产品滞销状况,保证农户及农产品种植基地的…… 徐伊涵 汤迎新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潍坊市诸城市蔬菜种植大棚开展滞销农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农产品出现滞销问题。为切实了解疫情下农户商户在滞销农产品销售方面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建议,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山东理工…… 张琳 张宇昕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潍坊盛安农产品种植基地开展滞销农产

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推动农产品优势区域品牌打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积极孕育丰富多样的优质农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根本上提升农民收益。故为了保障农户及农产品种植基地基础…… 江楠 汤迎新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潍坊市南下河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疫情突袭,居家隔离,交通封锁,直接冲击了农产品销售,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在疫情的冲击下无法进行。故为了在配合防疫的基础上为滞销农产品开辟新的销售路径…… 张琳 韩琰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烟台市南尧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销

农业问题是党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受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农业问题更是受到党中央的密切关注。故为了响应党中央保民生的经济政策,同时调研“疫情大考”下农产品…… 汤迎新 徐伊涵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烟台市小纪镇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

据悉,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收期短、不耐储藏的应时农产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滞销现象。故为了了解疫情之下农产品滞销现状,配合防疫的基础上为滞销农产品开辟新的销售路径,山…… 张宇昕 徐伊涵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农百优实践团赴烟台市中汇农贸市场开展滞销农产品销

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和推进“三农问题”献出绵薄之力,切实了解疫情下农户商户在滞销农产品销售方面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性建议,山东理工大学经…… 徐伊涵 王雯 农百优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红色文化传心间,青年大学生参观学习先辈足迹
2022年6月,新一轮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如期开展为丰富广大青年学生对党史、团史的了解,厚植中国共青团爱党爱国情怀,6月上旬,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积极开展了“追溯红色记忆,体验红色文化“党史学习教育…
赴鲁迅故里,感文人风骨————柯桥纺织城调研实践团
7月10日,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赴柯桥纺织城调研实践团趁周末闲暇之际来到绍兴鲁迅故居进行参观,趁此机会,来追寻先生留下的痕迹,以陶冶情操。鲁迅先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缅怀革命先辈 绽放革命光芒
导语: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小分队于2022年6月9日前往兰州市榆中县兴隆路张一悟纪念馆进行学…
走进红色兰州,重温往昔峥嵘岁月
身为中国共青团员,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和革命事迹永远是红色文化中的灿烂瑰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深刻学习。2022年6月7日,是西北民族大学赴兰州市党史学…
“爱心走进敬老院,志愿服务暖人心”活动报道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积极践行。8月1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爱心走进敬老院,志愿服务暖…
助力乡村振兴: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团百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青衿致远”实践团于7月7日…
健康呼吸,预防慢阻肺,新乡医学院在路上
为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精髓,培养学子们“医者仁心”的情怀和勇于科学探索的精神,7月5日,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组织9名优秀…
2022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总结
青苗队三下乡活动实践感想艺体板块罗雅元在此次暑期当中,作为华师三下乡活动中青苗队的一员,同河南省商丘市南平小学的学生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从我负责的手势舞课程的前期准备到中期实践,再到后期总结的…
五日下乡时虽短,感悟如潮奔袭来
作为一名大学生,特别是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不仅仅需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在社会中还有许多有意义的活动等待我去体验,比如三下乡。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倍感荣幸,从中学习到的知识、体会到的感悟,不是的…
暑期三下乡实践总结
实践活动感想文教组王诗媛本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最初是出于丰富暑假生活,填补暑期时间空白的目的,但出乎意料的,在这次“三下乡”之旅,我还收获了一次历练、一次挑战、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收获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