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扎根坪石 传承先师精神”——地理科学学院青心砺行实践队暑期实践总结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作者:青心砺行实践队

2022年8月15日至8月21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心砺行实践队围绕“扎根坪石 传承先生精神”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推进党史教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教育精神,宣传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先师在坪石的动人事迹。

“砺知荟”系列学习视频

2022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心砺行实践队制作了“砺知荟”系列学习视频。“砺知荟”系列学习视频共三期,第一期的主题为“探寻塘口老坪石,缅怀先辈正当时”,介绍了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旧址、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旧址、《坪石先生》系列雕塑、《杜定友先生》雕塑、定友图书馆、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的旧址和中师剧院等;第二期的主题为“观工学院系旧址,续华南教育薪火”,介绍了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旧址、三星坪码头及相关雕塑和壮士不留亭等;第三期的主题为“传武阳司真理之学,听管埠斗争之音”,介绍了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和师范学院旧址等。

在“砺知荟”系列学习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成员感受到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地方宣传重要历史文化,还能获得新的工作技巧,推动自身的成长。了解华南教育历史才能讲好华南教育历史。成员深入了解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先师在坪石的动人事迹,深刻感受到了坪石精神。同时,衷心希望此系列视频能够服务于华南教育变迁史的传播,以及华南教育烽火精神的宣扬!

“青心说”电台节目

2022年7月至8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心砺行实践队完成了“青心说”电台节目的制作,向大众展现抗战时期华南高校的教育先师艰苦办学、默默耕耘的风采。“青心说”电台是一个以讲述坪石故事的方式,传承坪石先师精神的节目。“青心说”电台一共包括六期节目。第一期节目简单介绍了“坪石先生”们的故事,回顾烽火岁月的抗战历程。第二期节目主要介绍的是《资本论》第一部中文全译本的两位译者——王亚南和郭大力。第三期介绍了近代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的故事。第四期介绍了中国近代民族音乐家——马思聪先生的故事。第五期介绍了何作霖先生始终热爱祖国,将爱国情怀贯彻在求学、治学的过程中的故事。第六期青心说从坪石先生和及其遗迹的现存意义出发,向听众传递“以教育兴邦、以学术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用先生精神鼓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

在“青心说”电台节目第一期至第六期的制作过程中,不同组的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分工完成了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成员深入了解了“坪石先生”们的故事及动人事迹,感受到“坪石先生”身上宝贵的坪石精神,延续了坪石文化,并为传承坪石精神做出自己的努力。

砺行谈讲座活动

2022年8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心砺行实践队开展了“砺行谈”讲座,邀请到华南教育研学专班何昆亮老师带来了主题为“武水山乡烽火弦歌“的抗战时期坪石华南教育历史的分享。活动采用腾讯会议直播,哔哩哔哩转播的形式,主要受众为华师学生、坪石居民以及广大网友。何昆亮老师分别从抗战时坪石基本情况、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中山大学在坪石的科研成就与先师精神、烽火逆行坚守教育阵地的意义四个方面展开讲述。当何老师讲到中山大学在坪石的科研成就的时候,他专门列举了众多地理方面的成就,其中就有岭南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吴尚时先生的论著。

据统计,直播间点击人数最高达260人次,观众反响热烈,直播活动广受好评。“砺行谈”致力于将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专家学者邀请到大家面前,由专家学者诉说那段烽火中坚持抗日、坚守教育、进行学术研究或学习的历史过往,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

“坪石行”专题调研

基于实践地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的实际情况,青心砺行实践队队员通过电话访谈、线上问卷、文献阅读、横向比较、文本分析等方式,对实践地深入挖掘,力求实事求是搞好调查研究。

调研选题关注南粤古驿道历史文化与发展现状、当地地理标志农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产业振兴等多个方面,在调研中了解坪石,走进坪石。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中,队员深入了解坪石的先师故事,并将学习内容外化为实践成果,通过各类实践方式宣传“坪石先生”精神,助力坪石传承红色历史,共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5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青年,正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社区的蜕变贡献着独……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船政学子三下乡:关注国情民情,用青春足迹感悟丝路变化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诠释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2022年7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信息与智慧交通学院“泉心泉意”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前…
三下乡|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学生开展“闪闪红星”延安党史教育学习实践活动
三下乡|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学生开展“闪闪红星”延安党史教育学习实践活动2022年暑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闪闪红星”延安党史学习教育实践队以线上的方式开展了实践调研活动,进行系…
广药大杏林村暖橘井生香民族团结实践团下乡感受
七月流火,广东药科大学“杏林‘村’暖·橘井‘生’香”民族团结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动身前往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回想起三下乡实践的前期筹备,可谓是满满的感慨,撰写活动…
感悟共大精神
蝉声阵阵,正值夏末初秋。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大港林场科技兴农服务团于8月16日正式出发。带着少年志气和科技兴农的决心,队伍开始了本次三下乡的行程。本次行程主要围绕共大精神和科技兴农展…
矿场生态圈
大港林场地处偏僻,但地质条件良好,林场地底有着丰富的矿石资源。因此在大港林场建有采矿基地。服务团出发前从网上了解过采矿基地的相关情况,水土流失,土质改变等情况在大港林场屡见不鲜。因此本次实地考…
大学生三下乡——寿光文化旅游传播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个概念,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简称为文旅,定义是指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
奔赴大港,了解林场经济
1960年2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大港林场”正式成立。大港林场实验基地位于宜春市宜丰县,地处山区,物资有所匮乏,经济发展也不甚理想,当地居民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也有所欠缺。队员们此行也是带着帮…
筑疫情防控屏障,创基层社区新貌
中国青年网枣庄8月26日电(通讯员魏艺鸣刘乐嘉)目前,全国个别地区仍存在因人员流动而引发的局部疫情问题,疫情防控与核酸检测常态化急需推广。为深入理解疫情防控与核酸检测常态化对于国家及公民生活的重要…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1级本科生高岩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2022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在疫情志愿者服务期间,主要社区门口都需要进行设卡排查,工作任务主要是对本社区的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扫码、登记,查看核酸检测情况,并每天按时在社…
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临沂8月24日电(通讯员刘乐嘉)7月29日至30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衿致远实践队成员前往“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沂南县常山庄村实地考察,深入沂蒙红色影视城,沉浸式体验绿色生态。常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