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祖国大地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作者:张帆 张惠

曲阜师范大学学以致用暑期社会实践团带领小朋友们来参观科技馆,向他们介绍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科技振兴贡献出一份力量。

谈及科技,我们总能想到“上天”“入海”或者是我们广泛使用的iphone、ipad等现代通讯工具。事实上,科技的含义远远不止于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活给科学提出了目标,科学照亮了生活的道路。正如巴甫洛夫所言,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命充满快乐和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科学给人自由,它致力于把自然力量的魔杖交到人手中;它使我们的精神摆脱万物的奴役。此行我们踏上了去往泰安市科学技术馆的道路,在出发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了此行的目的——开阔科技视野,锻炼科学思维,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感受科技的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特别是以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我国自建国以来,科学技术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科学在今天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人类精神所发展到的最高阶段。而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及主观条件的影响,诸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我们希望通过此行加深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理解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融合的趋势。

那么,我们本次科技馆之行开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强调,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是国之利器。科技工作者们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国家才能战胜一切困难登上创新创造高峰,才能走向发展高峰。有一支矢志报国、一心为民的科技工作者队伍,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正是有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勇敢地“逆行”,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一线,提出疫情防控的宝贵意见正确措施,才在第一时间为全国人民撑起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科技“保护伞”。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广大科技工作者们仍夜以继日坚守在攻关战线上,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科技支撑,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彻底战胜疫情的希望。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优秀科技工作者满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爱,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归国参与祖国建设发展。很多科学家甘愿隐姓埋名数十载,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扎根艰苦边远地区、扎根基层一线。钱学森、邓稼先、于敏等科学家们,他们矢志不渝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终生,他们是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见证者,更是创造者,他们将永远被国家、人民铭记、尊崇,他们身上的“科学家精神”必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一代代传承下去。

“宁爱本乡一捻土,勿恋他国万两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这“大变局”中把握机遇更进一步,让中华民族长久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创新创造是关键,而科技人才就是通向创新创造大门的“金钥匙”。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传承发扬“科学家精神”,不忘科技报国的使命,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让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要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奋斗历程,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把科学研究做在祖国大地、做进人民心坎,让科技之花绽放在祖国每一片土地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创新创造的磅礴伟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85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启航-----宝中在行动

启航——-宝中在行动高考成绩揭晓,有很多高三毕业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太多的毕业生对未来茫然无知,如何根据自己的分数、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作为已经经历…… 顾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查看全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科普电路常识,传承教师精神”暑假社会实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科普电路常识,传承教师精神”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沐光”南航热科普教师精神永传递“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为师者,不问两袖落清风,但求玉壶…… 沐光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叩亮“希望之灯”
中国青年网黄冈7月12日电(通讯员冯梓晶)7月11日上午10点20分,共青团浠水县委,丁司垱镇委,方郭小学协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志愿队共同举办2022年度暑假“希望家园”活动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旨在落实…
童言“同”语 筑梦振兴
8月24日,合肥工业大学“田言觅语”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来到肥西县严店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调研活动。在当地村委会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帮助下,实践队成员分组前往严店社区、劳光社区、西郑岗…
续能空气检测 护航城市蓝天 ——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黎秦处长专访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是城市宜居的有力证明,也是城市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行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有了较为显著的改善。…
魅力诗词,与尔共鉴
2022年7月8日的特色诗词进入了倒数第二次的讲解,我知道自己承担起了“压轴“的重任,因此,在此次的教学方面做出了一些改进。“特色诗词“课程是我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淮北市“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暑期社…
苔花如米小——给孩子们的一节课
今天是我们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童承诗意,红韵相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第三天线上支教,在今天的教学任务中,我负责的部分是10:40~11:20的特色诗词。昨天已经交了稿子和PPT,今天早晨又对着PPT重新练习了两遍…
费亚梅:黄山市最美巾帼战疫人
中国青年网巢湖8月16日电(通讯员费昕桐)2022年7月1日,“回首建团百年,厉奋发新时代”巢湖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访谈调研实践团实践专项团队视频连线采访了多年奋斗在基层一线的黄山市黟县兰湖村党支部书记费亚…
陈玲:池州最美妇联执委
2022年6月28日,巢湖学院赴安徽省基层团支部“回首建团百年,踔厉奋发新时代”优秀共青团干部访谈调研实践团于对池州地区的优秀团干部获得者进行了采访。为了弘扬乐于助人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6月28号,实践团…
广海学子“三下乡”:调研报告分享
一、调研的目的及意义团队将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平邑进行为期5天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举办不仅促进了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帮助和引导了我国大学生们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长成才…
开展安全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为有效做好防溺水工作,助力乡村振兴。近日,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绿色产业”实践团前往洋县铁河街村开展“珍爱生命共防溺水”安全宣传活动。青年志愿者们采取“上门服务”方式,到村民家…
小暑季节,有你相伴
骄阳似火的七月,我们怀揣着热情和希望凝聚在一起。“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燥热的风,无法阻挡志愿者和孩子们的热情,我们早早起床,虽然疫情让我们无法面对面交流,幸而有发达的网络让我们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