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陕理工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争繁荣,美丽村庄入画来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王睿萱

在七月盛夏,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绿色产业”实践团成员王睿萱走进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紫色的花海,800多亩香紫苏迎风摇曳含苞欲放。放眼望去,紫色的花苞在风中摇荡,置身在这片花海中,香紫苏淡雅的香味紧紧环绕着我,低头是遍野的鲜花,抬头是湛蓝的天空,远眺是雄壮的高山,依稀还可以看见远方山峰上常年不会融化的积雪。

除了村头的香紫苏花海,村庄的街巷转角也鲜花盛开,民宿院落更是花团锦簇,就连临街的墙上都画满盛开的玫瑰。“如今朵朵鲜花在村民心头绽放,博格达尔就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博格达尔村村委会主任旦·高娃说。

博格达尔村,碎石铺就的路面干净整洁,两侧院墙粉刷一新,大地色的安居富民房整齐有序,墙面上有精心绘制的图画。丰富的卡伦文化和美丽的农家庭院,吸引了不少疆内外游客前来打卡、观景、品美食。

据扎勒木特乡包村领导、人大常委主席别尔汗介绍,十多年前,博格达尔村还是刚刚建好的牧民定居村。多年来,原定181户村民仅有80余户愿意在村里居住。2021年以来,乡里为博格达尔村争取资金1000万元,村集体投资10万元,以彰显卡伦(清代历史上设立的边防哨所)文化为主,打造卡伦文化主题村落及卡伦文化体验区。经过一年多的经营,博格达尔村的旅游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村民返回村里居住兴业。

习总书记今年七月访疆发表重要讲话中就讲了:“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博格达尔村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多个民族,以260年前西迁戍边的察哈尔部蒙古族后裔为主。当年,他们到新疆后永驻温泉边防,设立了13处卡伦。卡伦是当时对哨所的统称。为了展示察哈尔蒙古族文化和卡伦文化,博格达尔村按照兵营风格命名,分为故里巷、出征巷、远行巷、安居巷、奋斗巷和爱国巷,反映了“草原故里 英勇部落”“招募勇士 背井离乡”“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西出阳关 逐草而居”“屯垦游牧 修渠引水”“浴血奋战 十三卡伦”六大主题,讲述了戍边勇士跋涉万里的行军路以及在此屯垦戍边的故事。

漫步博格达尔村,不时能听到由温泉县戍边乐队、卡龙乐队等组成的本土乌兰牧骑队,使用马头琴、托布秀尔、蒙古大鼓等乐器演奏的蒙古短调。“去年以来,这里的游客逐渐多起来,所以我们乐队经常来这里演出,今天一天就要演出7场,都是提前预约的。为了更好展示我们的文化,我们还编排了反映卡伦文化的舞台剧《边关情缘》用来给游客表演。”戍边乐队的马头琴琴手叶尔肯说。

别尔汗介绍,扎勒木特乡的边境线占温泉县边境线的二分之一。1762年至1763年,察哈尔蒙古族分两批西迁至温泉县戍边。如今,当地以博格达尔村为重点,挖掘出以戍边为主的卡伦文化,将村落改造成卡伦文化主题村落,用独特的戍边文化展示地域历史渊源和人文景观。在彰显文化的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引导村民统一打造特色民俗与农家乐,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2021年建成的海利农家大院占地约2亩,拥有餐厅、舞台、蒙古包等接待设施,主要经营大盘鸡、风干肉、冷水鱼等。“我经营农家乐7年了,但前6年都是在县城,发现这里游客多,有发展的潜力,所以就搬过来了。”海利农家大院主人蒋海利对博格达尔村发展旅游信心十足。为了吸引游客,蒋海利在家里特别建起了舞台,时常有村民在他家参加活动,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或参与。去年以来,海利农家大院营业额已达60万元。今年,蒋海利雇佣了6个村民帮忙,其中一半都是本村村民,每人月工资4000元至7000元。

走进村民汤加热合·伊得热西家,时尚的咖啡厅、简约的民宿一改农家小院风格。“这套房子以前是我们自己住的,现在是民宿客房,已经接待过很多游客,年收入达10万元。”汤加热合说,以前,村民们住的都是土坯房,村里牛羊到处跑,没有水电和厕所,出行都是土路。如今村里大变样,不仅基础设施完善了,村民们还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博格达尔村除了对外的旅游建设之外,也在自己的乡村振兴上面下足了功夫,为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实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博格达尔村不仅修缮了村两委办公室,完善了其内部设施,更好的为村民们服务,也在路边设立了乡村书屋,不仅可以让村民们丰富知识,也能更好的培养乡村的文化氛围。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人文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赋能绿色产业”实践团成员王睿萱先是通过写策划书来规划实践活动,选中了家乡特色乡村——温泉县扎勒木特乡博格达尔村,实践团成员王睿萱先去村两委办公室,找到了一个实践实习的工作岗位,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践体验活动。从实践体验活动中实践团成员王睿萱以大学生的眼光,对博格达尔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崭新的发展思路和营销模式。并重点对文创小店以及民宿的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并且为村民们宣传了实践团成员王睿萱在内地求学时,看到的内地好的旅游发展业态的经验,并且站在可实现的角度上,为村民们提供一些优化建议。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王睿萱深深的感受到了全村上下永不懈怠、奋发进取的劲头越来越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在博格达尔村的蝶变过程中,也生动诠释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生动体现了开拓进取、一往无前、敢为人先的精神。乡村振兴之日,就是民族复兴之时,就是中华腾飞世界时。实践团成员王睿萱的家乡在国家的利好政策和大力扶持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尤其是旅游业更是如火如荼。作为家乡的一份子,实践团成员王睿萱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开拓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促进乡村振兴,努力探寻博达尔村的创新之路、发展之路、成功之路,不断造福群众,促进和谐稳定。

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循环利用社区传 垃圾分类万户走

垃圾分类符合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唯有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理念,才能让市民更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湖师求真学院人文分院一支旨为“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翁荣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传垃圾分类,开展社区活动

为了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实践调研团今天集体出动,去湖州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分别进行了义卖和宣讲活动。雨后的清晨,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些…… 康敏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实践团队进社区,垃圾分类入人心

俞今天是7.14号,对于我们“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队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团队即将在东柿社区和翰林世家进行垃圾分类的宣讲及相关活动,展示我们…… 俞凯琦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宣讲传文明,义卖送真情

湖州市在几日暴雨的冲刷下终于迎来了一个晴天。伴随着一缕缕的阳光我们在东郡红树湾和翰林世家举办了我们的义卖宣讲活动。在几天忙绿的前期准备下,我们终于在今天上午成功地举办了第一…… 李伊妮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走进东郡红树湾,共创绿色新社区

随着上海最严垃圾分类的来临,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调研实践团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今天上午9点,我们来到东郡红树湾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小区里的大妈大爷、阿姨叔叔、小朋友们…… 徐徐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爱暖人心,义起同行

2019年7月6号,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随着垃圾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饱受垃圾污染之苦,因而垃圾的分类、处理、排放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 韩丽洁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翰林世家迎入垃圾分类新时尚

为了响应湖州市首创的“三站三定二进楼”分类制度体系,形成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湖州模式”,翰林世家社区特邀请求真垃圾分类调研实践团于2019年7月14日举办“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 王佳颖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湖师院学生开展社区活动,宣传垃圾分类

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暑期实践活动拉开帷幕。为响应新时代垃圾分类的潮流,人文分院成立以“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共筑绿色菰城梦”调研实践团。为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此调研团于2019年…… 蔡婷婷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新乡六名大学生探索疫情之下的压力及其缓解方法
2022年6月20日开始,新乡学院防疫常态化下的幸福社会实践团以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疫情常态化之下人们的生活幸福展开了调查。自2019年11月17日以来,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让人们手足无措…
社团新气象
烟花三月,万象更新。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季,我院各社团也迎来了新一届的纳新活动。根据学院团委指示,全院社团于教学周第4周隆重拉开纳新帷幕。为使新同学能够深入了解各社团状况,关注社团发展,同时更好地…
红色精神我传承
(通讯员王自力吴国彰)2022年7月6日,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的别山红日暑期社会实践队上午在黄冈红安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红色基因小课堂”活动,两名队员诵读红色故事:晏春山(1893-1933)湖北省黄陂…
社团开展创新创业培训
2022年4月6号,为加大社团发展力度,丰富会员对创业和创意的认知,培养会员的创业知识和创意思想,特在A楼106教室举办了创业与创意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带给会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让更好的知识与思路…
传承博山琉璃文化,领略琉璃艺术之美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是中国琉璃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7月1日至18日,琉光璃彩实践团以博山琉璃为研究切入角度,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性地对琉璃传承保护以及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状况展开实践调…
琉光璃彩实践团赴葡萄孙艺术工作室参观
山东省淄博市是琉璃的起源地,是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为深入了解琉璃制作,保护和传承非遗琉璃文化,7月14日,琉光璃彩实践团前往葡萄孙艺术工作室进行参观,了解如何在创新中传承发展,增添琉风璃韵新活力。…
赓续红色血脉,感悟时代脉搏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精神,感受时代脉搏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7月15日至18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与贸易系星火2022“…
历史革命之参观董必武故居
(通讯员王自力吴国彰)2022年7月6日,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别山红日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董必武故居、重温了这片土地的红色历史,珍贵的文物、感人的照片、震撼内心的历史故事,使大家的…
参观董必武故居
(通讯员王自力吴国彰)2022年7月6日,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别山红日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董必武故居、重温了这片土地的红色历史,珍贵的文物、感人的照片、震撼内心的历史故事,使大家的…
学习历史革命
(通讯员王自力吴国彰)2022年7月6日,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别山红日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董必武故居、重温了这片土地的红色历史,珍贵的文物、感人的照片、震撼内心的历史故事,使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