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岁亮明灯,祈愿新一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周佳豪

“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新的一年的到来,意味着一个过去篇章的结束,也代表着一个新的开端。在这个辞旧迎新的重要节点,便有了春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亮长明灯守岁。于是,2023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的队员也参与了守岁这个活动,在这次辞旧迎新的时间感悟那浓浓的年味。

在除夕这天很多家庭都会开灯一整夜。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通宵开灯赶跑穷鬼来年就顺顺利利了。而且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

关于除夕夜点亮长明灯和守夜的习俗,同样也是表达了对于来年的美好愿景,在古代,人们更喜欢把这种长明灯叫做“岁火”,把除夕晚上点灯叫做“燃灯岁火”或者“点岁火”,据说这种做法能够赶走一切瘟邪病疫,而且家中所有的房间里都灯火通明也能够照“虚耗”,让家中所有的屋子都亮着,这样来年的时候家里的财富就能够充实,不会有过多的损耗(虚耗)。

而谈起它的来源的话,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

守岁守岁,守得旧岁去,赢得新年来,彻夜悬明灯,以祈愿来年。虽然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春节的习俗,但是也能够让我们体验到那浓浓的年味,体验到中华民族那悠久的历史传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69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青工部持续开展“牵手夕阳红,爱驻老人心”志愿活动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关爱老年群体、缓解其孤独感,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于2025年3月29日——6月7日在三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牵手夕阳红,…… 乔龙巴图·娜木加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青工部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12簇萤火的青春足迹
看,12簇萤火的青春足迹为响应“十四五”提出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理念,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聚连理青春萤火,汇澎湃时代赞歌”实践团12位成员结合专业特长,开展国情民情调查和…
黄河水清调研团—— 阶段性实地访谈总结
2月10日,为进一步调研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的相关情况,山东大学(威海)黄河水清调研团左婕、张子纯、苗艺飞同学分别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水利局、陕西省黄河河务局大荔黄河河务局、甘肃省兰州市生态环境信…
山东大学(威海)黄河水清调研团—— 阶段性实地访谈总结
2月10日,为进一步调研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的相关情况,山东大学(威海)黄河水清调研团左婕、张子纯、苗艺飞同学分别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水利局、陕西省黄河河务局大荔黄河河务局、甘肃省兰州市生态环境信…
团圆吃水饺,兔年迎瑞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片片美丽的烟火中,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而新年中最最不可缺少的一种美食便是水饺了。于是,2023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燃习俗之薪,延传承…
赓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花鼓灯时代风采
为深入了解蚌埠市花鼓灯发展,安徽财经大学花鼓灯小队在队长葛艳玲的带领下于2023年1月27至1月31日在安徽省蚌埠市开展“赓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花鼓灯时代风采”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分别从采访花鼓灯传承人…
红红火火贴对联,欢天喜地过大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的喜庆,体现在了在过年期间的方方面面,贴对联更是。表达喜庆的重要方式,于是,2023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燃习俗之薪,延传承火炬”实践队的队员亲身实践了贴…
访谈了解民俗,感悟传统文化
“人生轮回几开端,当惜岁首元月天。雪泥若想留鸿爪,年年日记始新篇。”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中,春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是家人团圆,辞旧迎新,祈愿新一年的重要日子,而各个地方关于春节的民俗也是…
爆竹声声除旧岁,开开心心迎新年
“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酒吟诗踢踏旋。”新年到,新年到,伴随着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伴随着在夜空中盛开的烟火,我们不知不觉中已经踏入了新的一年。爆竹声声响,代表的是喜庆…
拜年迎祝福,开心过大年
“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奈得华夏将抖擞,仓有余粮库有钱。”在旧一年的时钟停摆,新一年的钟声也已经悄然响起,在过年的时候,拜年这一活动也是在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于是,2023年1月21日,…
追寻红色文化,砥砺青春征程|安财学子寒假社会实践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为了更好地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安徽财经大学“一苇以航”寒假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2月7日赴湖北宜昌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地调研学习,深刻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