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古法造纸 传承千年

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 作者: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中国青年网宁波7月8日电 (通讯员 周悦)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深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认同的力量。

7月7日上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传非遗,守匠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奉化萧王庙镇的棠岙古法造纸中心,探寻古法造纸的秘密。

“棠溪悠悠留古魂”

棠岙,处奉化西部。棠溪穿村而过,村周竹木葱茏,藤蔓缠绕,加之涧水充沛,便于设碓硾捣,为造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明正德九年,棠岙从江西引进竹纸生产技术,开始以竹代藤造纸。至20世30年代,棠岙一地有纸槽300余槽,从业人员达1000人。之后,棠岙纸业时兴时衰,20世纪末期,机制纸兴起,手工纸坊相继歇业,袁家便是那时宁波唯一的手工纸生产者。

“修旧如旧棠岙纸”

修复古籍,如何找到合适的用纸做到“修旧如旧”?这一难题困扰着众多图书馆及博物馆的古籍修复者。直到天一阁博物院的专家们发现袁恒通的造纸作坊,他研制出的苦竹纸在国内很少见,苦竹天生苦涩,虫不食兽不觅,久存不蛀,易存千年。经过南京博物院化验,该纸张细腻柔韧,厚薄均匀,是与古籍纸最接近、品质最理想的纸张!随之,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认定该纸张为古籍修复专用纸。由此,棠岙竹纸走出困境,再度饮誉。2016年,棠岙纸制作技艺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参观造纸作坊”

造纸作坊在体验中心的后方的院子里,左侧是抄纸槽,右侧是打浆房。再往前是纸煏屋。从一堆竹料变成一刀纸,需要经过72道工艺。经过砍料、泼料、腌料、洗料、煮料、捣料、抄纸、晒纸等步骤,才能制作出一张棠岙纸,而过程需要4个月左右。

“棠岙纸制作流程”

走进造纸工坊,队员们观察墙上的制作工艺展示图并参与简单的制作。完整的棠岙纸制作需要经过备料、切料、腌料、洗料等十多道工序,制作过程繁琐且花费时间较长,因而队员们参与的制作只需经过打浆、抄纸,及最后的醒纸和晒纸工作。虽然工序不多,却也是非常重要的几个步骤,如在抄纸过程中或轻或重,或快或慢,都会影响纸最终的质量是否能达到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队员成功完成了“八字形”打浆、抄纸、醒纸,到了最后的晒纸工作,由于非遗传承人结合现代科技创造了一种能够快速烘干纸张的机器,所以只需十几分钟,便可得到一张手工制作的棠岙纸了。

结束了参观及棠岙纸造纸体验后,为了对棠岙纸的制作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棠岙纸造纸非遗传承人袁建增老师,通过他的介绍了解一些相关问题。

1.浙金院国商学子:袁老师,请问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古法造纸的呢?

袁建增:其实我算是从小就开始接触了,爸爸妈妈都是在纸厂工作,我可以说是生在纸作坊里,长在纸作坊里。

2.浙金院国商学子:袁老师,那您认为在棠岙村进行古法造纸有什么优势吗?

袁建增:首先是竹林资源比较丰富,有毛竹、苦竹,其次是这里的水源质量也很好。我们一直选择在棠岙村传承古法造纸是因为人文背景在这里,有很多故事可以口口相传,可以就地取材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3.浙金院国商学子:袁老师,您认为古法造纸的价值在哪里,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袁建增:古法造纸是我们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活化石的存在。纸张的诞生促进了中华人类文明的快速进步。随着工业发展,机器造纸变得广泛,从事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这项非遗濒临危险。我们做这项工作的意义是想把先人的技艺流传下去。

4.浙金院国商学子:袁老师,您觉得应该如何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袁建增:我希望年轻人们以传播为主,以前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我们却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就算有再好的技艺不去宣传外界不知道那也是没有办法传承的。我也希望年轻人们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在实践中学习,去近距离地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它的魅力所在。我们这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为年轻人搭建你们感兴趣的平台去传承这项技艺。有机会我也想向全社会招募对传统手工艺感兴趣的年轻人们加入这项非遗的传承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65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伴孩子成长

2021年7月10日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开展第十四天暑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让孩子们给外出打工的家长写了一封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献爱心、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

2021年7月9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3天,今天下午志愿者们带孩子们进行了课余游戏,三人两足、老鹰捉小鸡、默契大考验等,丰富的课余游戏不仅锻炼……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2021年7月8日下午,上午给孩子进行了对待父母出去打工的正确认知后,下午带孩子们进行玩耍。让孩子们体会到陪伴的快乐,教会孩子们如何与同学们结交朋友。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动画以及图文……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孩子,健康成长

2021年7月8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2天,今天上午向孩子们讲授了一些父母的不易,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父母的爱一直在身边。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

2021年7月7日是我们“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1天,由于我们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想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教会……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2021年7月6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10天,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是……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留守儿童,携手助梦成长

2021年7月5日是我们暖莲城—关爱留守儿童实践队的实践的第9天,今天我们志愿者将去了解孩子们的梦想,通过情景游戏让他们体验一次梦想成真的感觉。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找了一些小纸片,让孩……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

2021年7月4日下午四点钟,暖莲城-“蒲公英“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召开了第二次团小组会议。此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由队长杨苏丹主持。首先队长带领大家重新领读入团誓词,之后队长又带…… Y。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博爱青春|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红色支教团队开展“多彩学科增兴趣,时刻防范守安全”主题活动
为推进志愿事业服务于留守儿童教育发展,通过寓教于行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安全意识。2023年7月3日,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红色支教伴我心,逐梦海洋路同行”团队在夹山小学开展“多彩学科增兴…
福建农大金山学子三下乡:飞扬精彩青春,助力民族团结
为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三明永安市青水畲乡,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
池州学子“三下乡”:池守同安、承艺传遗、以美育人、助力乡村振兴
#承艺传遗服务队——赴池州市乡镇非遗文化与艺术教育实践团#7月7日,池州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赴池州市乡镇非遗文化与艺术教育实践团在丁香镇梓桐村为期五天的支教活动在小朋友的阵阵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农林大学子“三下乡”——“授人以渔”,蜂疗服务大美寿宁
7月7日,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的“红巢暖蜂”志愿服务团带着蜂疗技术来到了寿宁中医院,服务团以寿宁人民的健康为首任,为人民开展蜂疗志愿服务。蜂疗队员们通过详细解答患者们关于蜂疗的疑…
茶园诊疗三下乡,解茶农干旱之渴
7月5日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茶园诊疗实践队于7月5日前往泉州市安溪县虎邱镇和龙涓乡,开展实地调研与茶园抗旱指导工作。实践队在茶学系党支…
四坪“金色耕读”实践队与福建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开展交流合作
七月五日,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践行党的二十大弘扬闽东之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在外国语学院老师余屹凌、翁云星、张有斌的带领下,于中午抵达四坪村,并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与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
吉首大学“数时代”:热衷支教,从未离去
本网讯(通讯员游婉瑶)“原来你从未离去,默默守护在这里,无声无息,如影随形……”吉首大学“数时代”社会实践服务团成员正在教授大兴村小学的学生们歌唱《你从未离去》。7月7日,吉首大学“数时代”社会…
用心浇灌,静待塘中花开
炎炎夏日,炎阳暑期实践团来到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塘渡口镇中学。炎阳暑期实践团隶属于共青团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委员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逛郑州绿博园,采访幸福之家
逛郑州绿博园,采访幸福之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育见未来”城乡差异视角下生育意愿调研实践团为探究三孩背景下郑州市人民生育意愿,2023年7月6日星期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育见未…
余韵绕梁,千古流芳
“唱花鼓,起草台”,花鼓戏文化一直以来是我国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探寻花鼓戏文化处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邵阳学院文学院赴隆回等县区农村文化振兴服务团于2023年7月8日赴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进行…